15.26万亿的城投债券都被谁买走了?银行占比46%
城投公司是地方政府控股的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承担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城投债是指以城投公司作为发行主体的债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准市政债”,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市场化经济的产物。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我国城投债券存续总规模15.26万亿,存续债券20758只。
15.26万亿的城投债券都被谁买走了
1
银行
之前上海陆家嘴金融写过【城投债一直以来都是银行配置的主要资产】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银行理财资金54%投向于债券市场,其中投向城投债券的资金占比46%,我们来计算下银行理财资金投向城投债券的金额是多少?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显示,截止2022年,我国银行理财资金存续规模为27.65万亿,投向债券市场占比54%,也就是14.93万亿,这14.93万亿又有46%是投向于城投债券的,即6.86万亿。
银行理财资金认购了6.86万亿的城投债券,占比城投债券总比重的44%,银行是购买城投债券最多的金融机构。
可以说只要参与银行理财的投资人,基本都间接的认购过了城投债券,所以居民资产早已经和地方政府信用深深的绑定在了一起。
2
保险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数据,截至2022年底,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25.05万亿元,其中,投资银行存款2.83万亿元、债券10.25万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3.18万亿元。
投资债券市场的10.25万亿中43%投向了城投债券,即4.4万亿,其实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双向奔赴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多家地方政府早就开始引进险资参与地方城投融资了。
保险资金认购了4.4万亿的城投债券,占城投债券总比重的29%,是认购城投债券第二大金融机构。
3
其他机构
银行和保险是认购城投债券最多的金融机构,合计占比高达73%,剩余的额度被公募基金、信托公司、私募基金、证券公司等认购。
众所周知,银行和保险是涉众、零售类的金融机构。为什么城投债券不能打破刚性兑付?因为城投债券关联着中国老百姓的钱袋子,也关联着我国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同时也关联着地方政府的信用。
延伸:城投债产生的背景
(一)央地财权与事权的错配
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错配的状况日益严重,地方政府的财权难以匹配其所承担的事权,使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融资,由此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迅速发展起来。地方政府借助平台公司在金融市场融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并缓解地方财政恶化的状况,而城投债就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旧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发债融资
旧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无法通过直接负债来融资。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债券融资受到的外部约束相对较少,城投债券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可行方式,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推动城镇化进程面临资金需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提升城镇化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刺激内需的重要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投入使得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融资需求,而地方财政收入匮乏所造成的资金缺口迫使地方政府寻求外部融资。作为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务工具,城投债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具有融资成本较低、收益水平较高等优势,是地方政府外部融资的最佳渠道。
声明:
本公众号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如有),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版权声明(如有),但本公众号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请注明来源,谢谢配合,如本公众号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与公众号运营沟通(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