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娃走雪》秦腔剧本的故事

2024-06-02 01:53:15 - 兰州日报

《德娃走雪》秦腔剧本的故事

在兰州秦腔博物馆内珍藏着七本《德娃走雪》的剧本。在秦腔博物馆珍藏的众多剧本当中,它们拥有独立的展柜,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那么这七本《德娃走雪》的剧本,到底有何不同?原因有二。

在揭秘原因前,先来了解一下《德娃走雪》这部剧的内容。《德娃走雪》是一部以明朝末年为背景的戏剧,讲述了魏忠贤谋位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天官曹模因不服魏忠贤而被陷害,最终导致家破人亡。曹模的女儿玉莲在逃亡过程中,途经广华山,遭遇大雪,最终到达山西大同的公公李德政官衙。魏忠贤私造圣旨,欲将李德政进京问斩,但最终被揭露,曹模的冤屈得到昭雪,玉莲被封为女状元。所以,这部剧的原名为《曹玉莲走雪》。

《曹玉莲走雪》是该剧中的一折戏,可以单独演出。这部剧因其生动的内容和积极的教育意义颇受当时老百姓的喜爱,在当时同州梆子、西府秦腔等剧种中也有演出,可见《曹玉莲走雪》这部剧的广泛影响力。

历史上曾有多位演员以此剧目成名,如陈雨农、李云亭等。之所以剧目的名称变成了《德娃走雪》,则是因为该剧目的著名演员之一——陈雨农。陈雨农出生于1880年,名嘉训,号雨农,乳名德儿,是当时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导演。在当时的秦腔观众中流传着“快走快走,看德儿的《杀狗》”;“紧走别歇,看德儿的《走雪》”;“快跑快跑,看德儿的《皇姑打朝》”等谚语,充分说明他的戏受群众喜爱的程度。被行内外认为他“名誉之隆,为关中第一”。

1912年易俗社成立时,陈雨农先生受聘加入,他放弃了班主的优越地位,并向易俗社捐赠了价值百金的服装、道具、化妆品等全部戏箱,每月只拿24元的工资。在易俗社期间,他长期担任教练和教练长,除了培养学员外,还担任新排剧目的导演、音乐创作等工作,为秦腔和易俗社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陈雨农先生在易俗社成立之初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将长达三十年的时间和心血献给了易俗社。培养出了刘箴俗、刘迪民、王天民等一大批享誉西北的秦腔旦角演员,导演了《夺锦楼》《三滴血》《软玉屏》《双锦衣》《三回头》《镇台念书》《看女》等300多出新戏,被誉为“秦腔王瑶卿”。

所以,陈雨农的乳名渐渐被作为了这部剧的名字,《曹玉莲走雪》就慢慢变成了《德娃走雪》。用秦腔演员的名字“德娃”与秦腔剧目《曹玉莲走雪》组合而成,这在国内戏曲历史上十分罕见,说明当时陈雨农的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剧目本身,也证明了秦腔发展历史上一段极其鼎盛的时期,这份百年前珍贵历史佐证的发现在中国戏剧界尚属首例。

此为原因一。

历史上,《德娃走雪》有多个版本的折戏本被出版和流传,包括民国年间的木刻本和1956年的出版整理本等。兰州秦腔博物馆珍藏的这七本《德娃走雪》的剧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都是只有巴掌大小的木刻本。

木刻本是清代流行的印刷方式,但在民国后,我国的书籍就开始广泛采用铅印本,木刻印刷制品渐渐消失。经历了上百年历史后,能保留到今天的木刻本更是微乎其微,何况还是记载了珍贵戏曲历史的剧本《德娃走雪》。巴掌大小的剧本,是正常剧本尺寸的三分之一,这种小剧本类似于现今的“口袋书”,是为了便于当时秦腔演员在演出时随身携带使用。只有巴掌大小的剧本,便于藏在宽大的戏服里面,演员在演出间隙可以随时拿取翻阅。

此为原因二。

这七本珍贵的《德娃走雪》木刻本来自榆中县一位老师家中。旧时,其父亲曾在西安经营水烟生意,当时为了打发闲暇时间,无意中购得了这套秦腔剧本,并在回兰后和行李同时搬回家中保留至今,直到2019年被征集到了兰州秦腔博物馆。

秦腔在兰州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

早在清代,兰州就有了秦腔班社活动。早期主要是庙会演出,活动大多赴各个庙会和堂会演出,当时在兰州城乡十分盛行。据不完全统计,演出剧目有2000出之多,经常上演的就有350多出剧目。到了清中后期,兰州秦腔开始出现了“卖戏”,也就是售票演出。大概民国十年以后,卖戏演出成为了主要的演出形式。这一时期,兰州附近郊县的秦腔戏曲演出活动也得到快速发展,如当时的永登县苦水乡、秦王川等,有时这两地的秦腔戏班还在同一庙会唱起了对台戏。永登县城当时还成立了半官方的秦腔剧团。到了1947年前后,兰州的秦腔演出活动达到了兴盛的高潮。1949年后,兰州秦腔的大部分戏班已改为国营剧团。从此,兰州秦腔戏曲事业变得更专业、更职业、更规范了。因而,也印证了兰州自古就是个“戏窝子”的说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戏。从1909年在兰州成立的著名班社“万顺班”,到2005年兰州市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滔滔黄河水见证了兰州百年的秦腔发展历程。

□刘文沥文/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