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唐山师范学院研究基地:构建良好育人环境 筑牢思政教育根基

2024-07-02 04:52:26 - 媒体滚动

转自:光明日报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唐山师范学院研究基地:构建良好育人环境  筑牢思政教育根基

唐山师范学院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河北省地域文化,扎实推进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和思政教育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学院已建立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唐山师范学院研究基地、河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中心等省级科研教研平台。其中,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唐山师范学院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在研究、宣传、育人方面的综合优势,为学院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筑牢思政教育根基作出贡献。

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思政教育正确方向

唐山师范学院研究基地始终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教育方针和路线贯穿于理论研究和思政教育全过程。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确保理论研究和思政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基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思想理论,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指导原则和核心内容,举办专题培训、开展理论研讨、组织学习交流,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基地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地方政府、企业、社区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思政大课堂进校园”等思政教育实践活动;邀请知名学者、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为学生提供开阔学术视野和实践锻炼的机会。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制定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人格正、学问好的中青年教师;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鼓励支持教师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注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合基地和专业实际情况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思政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创新思政教育内容突出时代性和地域性

基地紧密关注国内外思政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以深化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以“两个结合”为指引,深挖河北省红色资源,突出李大钊研究等地方特色研究及其育人功效,形成了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李大钊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关系研究》为代表的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教科研成果。扎实推进党的创新思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融入思政教育,开设“党史”思政课和“李大钊研究”校本课程,积极探索学思结合、学讲结合、学行结合思政课教学模式。

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增强教学育人效果

基地积极推进研究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AI+思政教育”模式,利用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互联网+”等技术拓展思政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平台。基地引入VR头盔和AR眼镜,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革命场景,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从而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构建在线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讨论和交流。

基地注重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通过挑战杯、调研河北等多种集实践调研、学术研究和志愿服务为一体的实践模式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教师教育情怀。

基地通过问题导向、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高阶性学习和研究能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政素养的综合评价,形成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注重学科专业融合完善全面育人体系

基地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近学科的融合建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科基础,构建全面育人体系。

基地加强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丰富思政育人资源。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育人案例库,将学理、道理和情理有机融入教学案例。

基地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通过不同学科的科研合作、集体备课,使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有机统一。

基地注重思政教育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融合,通过共同开设课程、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外,基地还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一步,唐山师范学院研究基地将继续深化研究,不断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青年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宋晓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