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路征程再出发——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观展侧记

2024-07-02 16:04:03 - i自然全媒体

冰路征程再出发——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观展侧记

主展区内考察站模型吸引众多参观者。

南一程,北一程,40年极地考察成就辉煌。

冰一更,雪一更,40年极地人的冰雪荣光。

6月28日,由自然资源部、新华社、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

一件件来自极地的珍贵样品,一艘艘南渡北归的功勋船舶,一页页尘封的冰雪印迹……展示,是为了汲取历史的力量;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走进展厅,40年峥嵘岁月扑面而来。

冰路征程再出发——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观展侧记

一名参观者为孩子讲述极地考察队员的勇敢和坚忍。

一场公众与极地跨越时空的对话

“执行首次南极考察任务的‘向阳红10’号船并不是破冰船,当时队员们是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怀着责任和使命报名的,在当时装备和物资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一次‘探险式’远征……”

来自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的策展人钱秀丽正与同事交流布展情况,无意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聆听。

“快来极地展这边,有人在讲极地故事。”还有参观者打电话呼朋引伴。

“这张图片是考察队员在往南极大陆运送物资。建站是首次南极考察的重点任务。当时,为运送物资上岸,需要临时建码头,由于风浪太大,码头刚建好就被巨浪冲垮。这时,以共产党员为主的20名考察队员组建了突击队,在冰海中搭起人桥,经过3天连续作战,终于建起坚固的码头,保证了建站物资顺利卸运……”钱秀丽索性做了一次义务讲解员,回答询问,指引看点,讲解展品背后鲜为人知的往事。

展览分为“领导关怀”“奋斗历程”“辉煌成就”“冰雪荣光”四个部分,首次系统梳理中国极地考察4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成就,全景展示综合考察保障能力、科学考察成果、极地国际治理和国际合作、极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极地科普文化等内容。

展品涵盖了各类极地考察保障设施、科研装备、珍贵标本、历史见证物等,辅以大量图片、视频资料,首次面向公众集中展出。

冰路征程再出发——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观展侧记

执行过极地考察任务的功勋船舶模型展示。

中心展区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冰原作为展台,依次陈列考察船、考察站和极地考察立体观监测系统。

展览还设置了沉浸体验区,参观者可以从考察队员视角,全景式感受“雪龙”号和“雪龙2”号劈波斩浪、破冰前行,南极大陆凛冽的“地吹雪”和天地浑白的“白化天”,滑行迁徙的企鹅和怡然自乐的海豹,栉风沐雪的内陆队员和紧张有序的吊装作业,还有绚丽的极光和翱翔的“雪鹰601”飞机……与极地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南极是风极、寒极、冰雪极,自然环境极端恶劣,极地工作充满艰辛和挑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刘顺林介绍,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港启航赴南极洲建站并进行科学考察。迄今我国已组织开展40次南极考察、13次北冰洋考察,在南极建立长城、中山、昆仑、泰山和秦岭站,在北极建立黄河站和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全国400余家单位近万人次参加极地考察。

极地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重要区域

开展首日,观者云集。主展区最为引人注目。

南极长城、中山、昆仑、泰山和秦岭站,北极黄河站和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不仅有模型,还有沙盘场景、文字视频。

“向阳红10”号船、“J121”船、“极地”号船、“海洋四号”船、“海洋六号”船、“向阳红01”号船、“天惠”轮、“雪龙”号船、“雪龙2”号船,每一艘船舶都有无数感人事迹,无愧功勋。

“星海1000”号极地探测无人潜器、西风带浮标模型、南极天文望远镜、北极海-冰-气无人自动观测系统、“雪鹰601”固定翼飞机……一件件极地考察装备目不暇接,让人流连忘返。

目前,我国已形成“两船七站一基地”的极地考察格局,考察空间持续拓展,科学认知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开发利用稳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综合保障能力的提升,让极地变得不再遥远。

冰路征程再出发——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观展侧记

参观者在极地考察视频资料前驻足。

“科学考察实践证明,南极地区已不再是游离于人类社会文明之外的神秘冰雪世界,南极地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已成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重要区域。开展海洋和极地考察、探索地球科学奥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名参观者仔细阅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南极仲冬节致慰问电后,认真地说:“这就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去极地。”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南极冷,还是北极冷?”

“陨石是从太空飞来的吗?”

“企鹅标本还能找到它的妈妈吗?”

小朋友们是现场最可爱的存在,一个个充满童真的问题,认识极地保护极地的种子生根发芽。

冰路征程再出发——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观展侧记

小朋友们与“极地动物集锦”大屏互动。

科研成果区的热度出人意料。

“极地冰盖不稳定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天气气候效应”“南大洋环流变化及其全球效应”“南北极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效应”“极地气象-海洋-海冰的观测和预报”“极地科学测绘研究”“极区日-地相互作用与地外物理”……

这些极为专业难懂的研究领域,以琳琅满目的科考设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现场图片、深入浅出的文字,呈现了一场入眼入心的科普盛宴。

冰路征程再出发——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观展侧记

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区沙盘。

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也来到现场参观。他曾担任中国南极第35次考察队船基首席科学家,在南大洋海域现场指挥布放了我国首个西风带环境监测浮标,并提出南大洋“大圆环”计划——环绕西风带投放浮标,为建立新的大洋环流模型、评估极地水团对全球气候影响提供基础资料。

“当前,‘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监控中国海、深入五大洋、和平利用南北极。”据悉,陈大可将参加中国第14次北冰洋考察,出征在即。

极地展将持续至10月21日。其间,自然资源部将组织多场极地科普教育和文化宣传活动,由参与极地考察工作的科学家、考察船长、考察站长、建设者介绍极地考察40年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极地考察老队员、一线考察队员、新闻工作者等分享极地工作生活的经历和感悟。

“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南极秦岭站的贺信,更是对极地工作发出的新的“动员令”。(摄影: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安海燕)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安海燕崔宇晨李天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