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聚合力”工程典型案例③|办好“家门口”的事 解决“一百米”的难

2024-07-02 16:54:54 - 长沙发布

转自:长沙发布

典型案例

办好“家门口”的事

解决“一百米”的难

近年来,长沙市委组织部坚持以“党建聚合力”工程为统揽,把居民小区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通过加强组织覆盖、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基础保障等,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城市小区治理格局,取得明显工作成效,助推长沙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01

实施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由传统的单位院落、生活街区转入集中规范的住宅小区生活,城市住宅小区已成为当前加强社区治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关键领域,成为各级党组织团结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阵地。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特大型城市和“网红”城市,小区治理任务日趋繁重,疫情防控、自建房摸排、安全隐患排查接踵而至,环境整治、文明创建、12345工单办理反复叠加,基层干部时常感到力量捉襟见肘、工作顾此失彼、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办好“家门口”的事、解决“一百米”的难,如何将小区这个社会管理的“末梢神经”激活,让居民拥有更强的幸福感、更好的获得感,是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需要深入探索实践的核心课题。

02

主要做法

(一)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一是建强小区党支部。以发挥作用为原则,根据党员结构和治理实际灵活组建党支部,目前,全市通过单独或联合组建等方式成立小区党支部2465个。暂不具备成立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是推进物业党建联建。市区全部依托住建部门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全市1214家物业服务企业中,党组织覆盖率约80%。对于无物业小区,采取社区组织居民自治等方式,实现了物业服务兜底。

三是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小区党员业主参选业主代表、业主委员会和业主监督委员会委员,目前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中,不少小区实现党支部书记和业主委员会主任“一肩挑”,一批优秀业主委员会党员委员、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被推荐担任社区小区党组织兼职委员。

(二)提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水平

一是强化对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赋予社区小区党组织在业主委员会候选人推荐、物业企业解聘等方面审查把关权,将党支部的领导写入业主大会管理规约和议事规则,明确6类不适宜担任业主委员会候选人情形,切实加强党对业主委员会工作的领导。

二是助推物业管理水平提升。联合业主委员会,每年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每季度发布一次物业服务质量“红黑榜”,建立物业行业信用监管体系。去年全市共有95家物业企业列入“红榜”,27家列入“黑榜”,65家列入“重点监管”范围。

三是推进议事协商。推动2211个小区建立起党支部主导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重大事项,解决了一批电梯加装资金不足、公共区域停车难等问题。一些地方由党支部牵头,通过搭建“居民夜话”等平台,实现了矛盾纠纷在小区的就地化解。

“党建聚合力”工程典型案例③|办好“家门口”的事 解决“一百米”的难

(三)引导各方力量广泛开展服务

一是提供多样化服务。从需求出发,突出特色,打造小区“邻里中心”1515个,为居民群众提供家庭医疗、亲子早教等“家门口”服务。在部分人口较多的小区安装自助办事终端设备,可自助办理社会保障、水电气等高频服务事务。

二是延伸精准化服务。结合推行片组邻“三长制”,引导楼栋(单元)长担任组长,居民代表、志愿者担任邻长,全市15万余名小区邻长积极履行“上传下达、反映诉求、凝聚人心、服务群众”职责,提供政策咨询、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等精准服务,有效延伸了社区工作手臂。

三是发展专业化服务。创新建立“五社联动·幸福邻里”工作机制,率先全省在1128个村(社区)设立发展基金,筹集资金4800多万元,推动9000余名持证社会工作者、5000余个社会组织进入小区,提供育幼康养、助残助困、群防群治等方面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四)强化小区党建工作基础保障

一是强化阵地保障。统筹用好社区办公用房和物业服务用房、小区楼栋架空层、国有企业移交阵地等,明确新开发项目按比例配建并无偿提供社区阵地。目前建成的1515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平均面积达396平方米。

“党建聚合力”工程典型案例③|办好“家门口”的事 解决“一百米”的难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按每人每年400元的标准,拨付社区直管党员教育活动经费。一些区县按每月200-600元不等的标准给小区书记发放交通和通讯补贴。2022年市财政共下拨1500万元对建设达标的小区予以奖励,下拨200万元党费专项支持打造40个小区党建示范样板。

三是充实治理力量。动员各类志愿者、离退休党员,组建2320支小区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组团式服务。结合推进区域化党建,推动2000余家驻区单位、10万余名在职党员到属地报到,通过开展“走找想促”等活动,解决了一批小区老旧房屋修缮、困难群众帮扶等问题。

“党建聚合力”工程典型案例③|办好“家门口”的事 解决“一百米”的难

03

工作成效

通过做实小区党建工作,小区治理成效比较明显。

一是党组织号召力逐渐增强。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统筹引领作用,通过搭建多元共治平台、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把各类组织和各类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改变了过去一些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上相互“踢皮球”,居民之间人心涣散、“一盘散沙”的局面,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现在不少居民表示,小区有了党支部,利益有了“代言人”,治理有了“主心骨”。

二是小区治理成效不断显现。着眼于解决物业矛盾和小区邻里纠纷,由党支部牵头多方会商,小区治理实现从“物业单管”到“多方共治”转变。现在小事找物业、大事找支部已成为居民共识,一些小区党支部还结合党员特长设岗定责、发挥作用,得到居民群众纷纷点赞。12345热线显示,近三年,市级层面收到的小区物业纠纷工单呈逐年递减趋势,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成效逐渐显现。

三是居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紧紧围绕做好服务文章,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通过延伸基本公共服务、深化志愿服务、发展专业服务,让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得到升级。一些小区将闲置的架空层,改成了集议事、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邻里中心”,成为小区居民茶余饭后好去处。不少小区组建的志愿服务队,戴起“红袖章”,专管“麻纱事”,成为小区一道靓丽“风景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