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事件不断发生背后

2024-07-02 22:12:26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应急管理

6月13日晚,辽宁省锦州市两名旅客在火车站广场遭到雷击的消息冲上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入夏以来,安徽省黄山景区和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野长城相继发生的雷击事故,造成多人受伤。接连不断的同类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随着夏日的脚步悄然而至,迎来了雷电频发时节。在这个时期,雷击事件的增多无疑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旨在探讨雷击事故背后的多重影响因素,分析问题,总结教训,以期提升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雷击悲剧警醒出游安全

6月13日晚,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北站火车站广场有人遭到雷击。通过监控视频可以看到,两位行人手持雨伞、携带行李在广场上行走时,突然遭遇雷击。一道强光之后,雷电击中雨伞,两人瞬间倒地。此事件迅速在网络平台发酵,“辽宁两人遭雷击瞬间倒地”这一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吸引超过3325.3万次的阅读关注。

5月18日,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3名大学生夜爬未对外开放的箭扣野长城后露营夜宿。19日清晨,3人不幸被雷电击中,2人受轻微挫伤,另外1人被击中后晕倒,伤势较重。后经消防救援人员和120急救人员合力转移到山下,送往医院救治。

5月25日16时左右,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风景区飞来石区域发生雷击致碎石飞溅事件,导致13名游客受伤。

在微博平台,“3名大学生爬长城被雷击”这一话题的阅读量高达1.1亿次;“黄山景区发生雷击致多人受伤”和“黄山景区发生雷击碎石击伤游客”两个话题的阅读量分别达到4817.8万和705.9万。以上数据,彰显了民众对于旅游安全管理和自然现象应对机制的高度重视与深切忧虑,同时也凸显了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与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的普遍社会诉求。

极端天气带来多重考验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首席、高级工程师杨继国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科普了雷击的成因及其高发的时间和空间。雷电活动源自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生成,伴随闪电和雷鸣,是一种大气中的强烈放电过程。雷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等特征,一旦被击中,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由于水汽输送、热力条件、环流背景和地形等因素与雷电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影响着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所以每年汛期也是雷电的高发时期。据统计,我国雷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月至9月,7月达到峰值,6月至8月是我国雷电灾害高发期,此时雷电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年65%。

世界气象组织(WMO)将一个气象观测站听到雷声的观测日叫做雷暴日,年雷暴日数则用来衡量一个地区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据统计,1961年至2016年,我国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40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北部、西藏中部、四川西部以及沿长江以南地区,云南南部、广东南部以及海南北部年均雷暴日数高达90天以上。

每年雷电活动的强度和频次受当年天气情况影响较大,大气热力条件和水汽输送等影响因子变化对雷电的环境场产生很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区域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趋势。今年的四五月份,我国雷电预警信息发布数量同比增长了40%,其中雷电红色和橙色高级别预警信息数量增长了243%,显示出雷电天气多发、高发、重发态势,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农田、开阔地、水域等环境发生雷击灾害的比例较高,上述区域往往地势平坦,相对而言人体位置较高,人在其中更容易被雷电击中。此外,山区雷暴也较多发,原因是热力条件容易满足,若有冷空气配合,则易于形成对流不稳定结构,再加上山顶距离雷雨云底较近、山顶电荷容易聚集等,会导致雷击事件较为多发。

当前正值雷电频发之季,北京怀柔和安徽黄山相继出现的雷击事件,其背后既有大自然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又有防范措施缺失等人为因素。

据悉,在箭扣野长城雷击事件中,3名大学生未能准确评估天气状况,未注意到夜间可能降临的雷雨风暴,最终酿成了悲剧。未开放区域通常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和管理,风险显著增加。学生们选择在夜间攀登未经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箭扣野长城,不仅违反了景区管理规定,而且触碰了《长城保护条例》与《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的法律红线。尤其在雷雨多发季节,选择在山顶或空旷地带露营,无疑增加了遭遇雷击的风险。在规划和执行户外活动时,对规则的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低估,以及安全准备的不足,都是酿成悲剧的重要因素。

在野外露营时,应具备基本的野外生存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务必遵守法律法规,深化安全意识教育,做足万全准备,紧密追踪天气动态,避免探险精神与规则意识之间的失衡。每一场探险都应基于对环境的敬畏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充分评估。选择合法、安全的途径探索未知,才是真正的探险精神所在。

怀柔区文旅局和相关管理机构也需借此机会加大对野长城保护规定的宣传力度,明确告知公众此类行为的潜在风险及法律后果。同时,考虑到类似事件并非首次发生,相关部门应考虑加强巡逻与监控,特别是在雷雨季节,应采取更加严格的防范措施,防止悲剧重演。

黄山飞来石雷击事件中,尽管自然雷击难以完全避免,但景区管理方的安全措施是否执行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是否有足够的雷电预警系统、游客是否得到及时的疏散指示、危险区域是否有明确的警示标志等。

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黄山风景区投资建设了雷电监测预警系统,运用了区域多站点大气电场分区、分级复合预警技术,并逐步建成了由17台大气电场仪组成的高密度大气电场监测网,及由8台全新三维闪电定位仪组成的闪电定位监测网。2009年5月,黄山丹霞峰景点雷电预警防范工程就通过了验收,标志着黄山风景区雷电预警防范系统试点工程取得成功,黄山也成为全国首创全面实施该项工程的山岳型景区。2018年,曾经有这样一组数据被公布:黄山年均大雾256天,雷暴50天。10年来,黄山风景区实现了雷电预警范围内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无雷击事故。

在此次黄山雷击事件发生的当天13时14分,黄山气象管理处官方微博“黄山旅游气象”发布消息称,黄山旅游气象台2024年5月25日13时12分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信号:目前景区附近有较强回波生成发展,预计未来3小时内可能有雷电和短时强降水发生,请各片、各单位注意防范。“黄山旅游官方平台”微信号也曾在5月19日发布了一条阅读量超10万的推送,在文中提醒游客:“动态了解天气。山岳景区气候多变,建议及时关注天气变化。若因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需临时关闭,请接到相关预警后立即选择就近方向下山。”

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主动发布天气相关的游览提示,显示出景区对于游客安全的高度重视。及时、准确地向广大游客传达至关重要的天气预警信息及应对策略,彰显了景区管理的前瞻性和对游客安全的高度负责。提醒内容既实际又贴心,不仅强调了山岳景区气候变化的不可预测性,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但记者注意到“黄山旅游气象”微博号关注度并不高,此条预警消息没有任何转发、点赞和评论,预警信息很可能没有有效到达目标受众,影响了游客及时获取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能力。预警系统的实际效用受限于信息传播的最后一步——即如何确保关键信息能确实触达并影响到目标群体,需要更有效的传播策略和公众教育。针对这些问题,黄山景区及其他景区单位可以考虑优化预警信息发布策略,比如通过多渠道发布(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体、短信、景区广播等)、着重利用受关注度较高的渠道增加互动性内容吸引关注、与旅游平台和媒体合作扩大传播范围,以及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对天气预警的敏感度和响应速度,从而更好地保障游客安全。

雷击防治的智慧与实践

科技之光

01

自然的力量虽然强大且不可控,但科技进步赋予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的故事曾被广泛报道。这里曾是“雷击村”的代名词,频繁的雷击事件令人闻之色变。自1979年起,10余年间,雷击已夺走11人生命,致伤245人,变压器被击坏20余次,120多台电视遭损,牲畜死伤及房屋、树木和田土的损毁更是无法计算。

转折始于1998年,山背村的防雷减灾行动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专家团队多次实地勘察,最终揭示了雷击频发的谜底:特殊的地理环境为雷暴创造了温床;广阔的水稻梯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加大了地面与云系间的电场,而居民缺乏安全使用电器的意识与避雷装置,让雷电轻易侵入,酿成惨剧。

科技与自然的较量由此展开。防雷专家制定雷灾综合整治方案,涵盖直击雷防护与雷电感应防范。三期工程完工后,一套包括区域防护装置、应急避险亭、民居避雷带、浪涌保护器在内的雷电防御体系建成,共同织成了一张坚韧的防护大网。溆浦县气象局不仅向村民免费发放《防雷安全生产手册》,而且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其有效性。

岁月悠悠,昔日的雷电肆虐之地,如今已绽放新颜。山背村成功转型为湖南省文化和旅游扶贫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这段蜕变过程,生动诠释了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公众教育普及与科学防灾减灾的深刻价值,为雷击灾害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启示——以科技为翼,教育为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同构建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岁月流转,各地在防雷领域勇于探索与实践,依据其独特的地理与环境特点,创新实施多元策略,构建起贴合实际需求的防雷屏障。

八达岭长城,这处文化瑰宝、历史遗迹,同样面临着雷电的威胁。为保护这一珍贵遗产,特别设计了高度约15米的“自然伪装者”——实为先进避雷设施的仿真松树。这些设计严格遵循“长城墙体上既不能打钉,也不能凿洞”的前提下,提供有效防护。每根避雷针采用中空钢体构造,形态模仿松树栩栩如生,其长度约摸15米,被恰到好处地安放于距离长城台基大约2米之处,与周遭的自然风貌浑然一体,既展现了匠心独运的隐蔽性,又彰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尊重。

广州塔身高454米,天线桅杆添高146米,总耸立至600米。作为雷电高发区的地标,其建设巧妙融入防雷设计。塔顶至塔底,通过天线接闪装置、避雷网格与塔身钢构、接地网络,构筑高效导电通路,确保雷电流安全导入地层,保护塔体免受雷击之害。此外,塔侧栏杆、门窗及幕墙等皆与主防雷系统紧密相连,多点固定以防万一,加之雷电预警系统的全天候监测,为广州塔织就一张严密的防雷安全网。

不论是历史悠久的八达岭长城通过引入仿真树等创新方式来保护古迹完整性和游客安全,还是现代建筑广州塔利用高科技防雷技术,两者在设计和维护中都充分考虑了防雷措施的必要性,以保护建筑本体及游客安全。

教育之盾

02

相较于建筑物能够实施固定且持久的防雷保护措施,一些人在户外探险或从事山林劳作时,也会面临着不可预知的雷击风险。对他们而言,采取常规且固定的防雷手段显然难以实现。鉴于此,增强对公众的防雷知识普及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旨在赋能每一个人成为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让安全意识如同随身携带的护盾,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在自然的挑战面前,筑起一道无形而坚固的防线。

以青海省为例,每年的5月至6月,青海省南部地区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雷击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将应对气候变化先行先试、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等应用到虫草采挖季雷电灾害防御及科普宣传中。近期,随着天气回暖,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进入冬虫夏草采挖季。结合前期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青海省气象局制作发布了《青南地区虫草采挖期(5-7月)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致灾危险性研判》专题报告,提出针对性的应对建议。5月11日,青海省气候中心工作人员前往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举办科学防御雷电安全知识培训专题讲座。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主要虫草采挖地区的气象部门气象工作人员前往虫草主产区,在采挖检查点、中小学校等进行宣传讲解,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大力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尤其是雷电灾害防御常识。青海省气象局还制作了藏汉双语雷电灾害防御动画片、科普图解、短视频等,通过地方融媒体平台进行发布,有效扩大了防雷科普宣传面,提升了虫草主产区公众雷电灾害防御能力。

对于如何防范雷击事件,杨继国也给出了如下建议:对于建筑物而言,有针对性地修建防雷设施十分重要,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等对建筑物和设施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我国农村地区居民防雷意识相对薄弱,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雷电风险灾害宣传引导,加强农村房屋等基础建设的防雷减灾管理。另外,油库、气库、化学品仓库,及旅游景点、学校等重点地区要加强雷电防护装置安装部署和巡检。对于个人而言,遇到强对流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不要躲在大树或电线杆下避雨,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更不能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狂奔。建议民众出门前要多收听收看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在炎炎夏日,一定要做好雷电防御。

结语

雷击事故,以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长期以来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持续的威胁与考验。然而不难发现,尽管自然的力量看似不可抗拒,但人类智慧与科技的进步正逐渐揭示出一条清晰的预防之道。每一次对悲剧的回顾,都是对未来的警醒,提醒我们要不断优化防雷设施,提升其效能与覆盖面,确保每一栋建筑、每一个重要设施都能在雷电肆虐之时,成为坚不可摧的庇护所。

同时,防雷知识的普及不应被忽视,它构成了培育全民防雷意识的基石。通过知识普及,我们不仅能教会个体如何在雷暴天气中自我保护,还能激发社会整体对防雷减灾的重视,形成从个人到社区,直至覆盖全社会的有效联动。雷击事件虽难以完全避免,但通过持续的努力与科技创新,我们已能够有效遏制其发生频率,减轻其造成的伤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面对自然界的雷霆万钧,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与抗争的步伐。每一次雷鸣,既是严酷的考验,也是深刻的启示,它告诫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断前行,在科技与教育的双轮驱动下,将雷击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威胁降至最低,共创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作者:本刊记者魏思佳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杂志2024年第6期原标题《科技筑安澜教育固安全——近期雷击事件引发的思考》编辑:陈欣

●编辑:罗爱琦(实习)时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