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牛股的六大特征——跟我学股票投资
中国股市虽然牛短熊长,但每年总会出现一些牛股,即给股市带来了活力,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机会。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018年至2021年期间,中国A股翻倍牛股数量分别是20支、247支、300多支、超过300支,占同期期末A股总数比例分别为0.58%、6.76%、7.95%、7.41%。2022年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年跌幅分别超过15%、25%、29%,剔除上市新股,全年翻倍股数量也锐减至49支。近五年来(2018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A股最大涨幅10倍以上的股票共有107只,占A股总数2.13%。涨幅最高的是卓胜微,区间最大涨幅达到40.89倍。涨幅靠前的还有锦浪科技、阳光电源、万泰生物、斯达半导、立昂微等。这些股票涨幅均超过30倍。综合起来看,这些牛股在六个方面特征显著。
(1)牛股的赛道特征。“赛道”就是细分的行业。好和新赛道意味着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容易成为市场投资炒作的热点,也就最容易出现牛股。在近五年中国A股市场入围的牛股数量中,排名前三的赛道分别是新能源、医药生物、电子信息,牛股合计占比超五成。其中30支入围的电力设备股票主要是新能源赛道中的光伏、风电、储能、锂电等,而不是传统的电力设备。新能源赛道的龙头公司如宁德时代、隆基绿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亿纬锂能等都是涨幅10倍的大牛股。宁德时代的市值更是由2018年6月上市那天的近800亿,跻身万亿市值行列。2022年的牛股绿康生化、新华制药、ST实达等也是医药生物、电子信息赛道股。
(2)牛股的地域特征。中国A股市场出现的牛股主要聚集在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区域。近五年来这些地区合计有58股入围,占比达到54.21%。原因可能在于这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营商环境好,公司管理比较规范,管理人员素质高。这绝对不是搞地域歧视,而是客观现实。
(3)牛股的股本和市值特征。上市公司的股本包括总股本(含暂时不能流通的股本)和流通股本。相应地,上市公司的市值包括总市值和流通股市值。流通股市值是流通股和股价的乘积。牛股在崛起之前,一般都具有流通盘小,股价低,市值比较低的特点(流通股市值一般低于50亿元)。小盘股成长性比较大,炒作所需资金不多,容易成为牛股。总股本越小的个股越容易被重组成为题材股,流通市值越小的个股越便于主力控盘,其短线行情涨幅也就可能越大。
(4)牛股的股价特征。股价越低,上涨的空间就越大。低价股也更容易得到资金的青睐。近五年中国A股市场出现的牛股在崛起之前,股价普遍偏低,大多数都在20元以下,其中不少股价不足5元,如中毅达、江特电机、联创股份、湖北宜化、抚顺特钢、福莱特等。同时,股票价格高,存在的风险也大,而价格下跌带来的机会可能更多。
(5)牛股的公司产权属性特征。上市公司虽然都是公众公司(公众持股),但根据持股比例可以将上市公司分为国家控股或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包括中资和外资控股的民企)。近五年中国A股市场出现的牛股中,民营企业数量占绝大多数,占比达到73.83%。如新能源赛道的隆基绿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晶澳科技、亿纬锂能、赣锋锂业均等。这些民营企业在各自领域均处于全球或国内领先地位。相对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在一般竞争性行业、在科技创新和运营方面、在对外投资和出口等方面都存在优势。其次是龙头性地方国有企业,如山西汾酒、北方华创、德赛西威等。可能的原因是龙头性地方国有企业既是市场化主体,又能得到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支持。
(6)牛股的财务特征。公司财务状况好,业绩稳定增长或业绩暴增都是股票炒作的保障,业绩好的股票抗跌性也更强。牛股一般都具有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公积金高,业绩尚可,持续盈利能力强等特点。2018年至2022年期间,10倍牛股各年度盈利的数量占比均超过九成;各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数量占比都超过七成;47股过去五年营收实现了持续增长,占比超过四成。典型的股票有弘元绿能、北京君正、宁德时代、中矿资源、亿纬锂能等。
总之,股票投资比较简单而又较好的操作方法是,善于提前挖掘并埋伏那些赛道好、市值低、股价低、业绩佳的股票,在L型K线图右侧买入(坐上桥),然后耐心持有,等待后市拉升(别人抬桥)。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A股市场具有牛短熊长的特点,股价常常出现大起大落,牛股也不例外。很多牛股在市场炒作下涨得快,跌得也非常快,常常是从哪里来很快地回到哪里去。据数据宝统计,上述10倍牛股中,截至今年7月13日收盘,最新价较五年来高点平均回撤55.06%。回撤幅度最大的股票分别是英科医疗、康华生物、胜华新材、永太科技。这几支股票回撤幅度都超过80%,还有15支个股回撤幅度超过70%。所以散户要么不要追高,要么追高后赚了就跑,快进快出,卖股不要贪婪,真正做到“投资进,投机出”(参考资料:证券时报:10倍牛股揭秘:六大特征鲜明业绩稳者耐力更强)。
(张鑫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研究员,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