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锋和他的“乡亲”故事

2024-08-02 07:00:19 - 媒体滚动

转自:南湖晚报

徐华锋和他的“乡亲”故事

徐华锋和他的“乡亲”故事

N通讯员徐飞燕

徐华锋,桐乡市公安局梧桐派出所副所长,自2008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就一直扎根社区。他常说,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可要处理好各种家长里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深耕社区警务10余载,他慢慢摸索到了一条新路子——吸收热心调解、有一定经验、综合素质良好的新居民组建“乡亲走访团”,用老乡身份让新居民敞开心门,用亲切熟悉的乡音解决一桩桩杂事、难事。如今,“乡亲走访团”成为快速接收民情、处理矛盾纠纷、保障新居民权益的强大力量,也成为了桐乡公安社会治理的一张金名片。

在一次次调解中找到“新”思路

刚开始接触社区警务,徐华锋也感觉有点无从下手。当时他的片区在城东村和东方红村,5万多实有人口中新居民占比超过八成,每年3000多起的新居民矛盾纠纷,成了这里最大的治安隐患。“我和同事整天忙于矛盾纠纷化解,有时候刚刚调解完的纠纷,没过几天又出现了反复。”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一次调解时,徐华锋叫上了新居民调解员老陈。四川老乡一见到老陈就像见到了自家人,有说不完的话、倒不完的苦水,跟对待民警上门时的拘束感完全不一样。而在这发泄式的倾诉中,老陈找到了“症结”。原来,要从根源上解决新居民之间的矛盾,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信任,而老乡间语言接近、情感相通,几句家乡话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讲乡音、聊乡情,到最后都成了乡里乡亲,徐华锋一下子找到了解题思路。

徐华锋认真分析了矛盾纠纷多发的人群、地区,并从这些地区寻找为人正直、热心助人又具有较高威望的新居民。在询问意见时,他们也很乐意,认为能帮派出所和新居民做点事,不仅“有面子”,更有归属感。很快,一支由“山东好汉”“江西老表”“四川辣妹子”等新居民组成的“乡亲走访团”成立了,他们也成为了徐华锋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的“耳朵”和“眼睛”。

城盛小区位于整个片区的中心位置,一到傍晚时分,新居民便占用小区道路违规摆摊,300多个摊位导致整个小区的交通彻底瘫痪。每年400多起的矛盾纠纷,让这里成了治安乱点,但这样的乱点不好治。“涉及300多个新居民家庭吃饭问题,既是一道治安难题,也是一道民生难题。”为此,徐华锋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好不容易解决了集中摆摊点的问题,可就在他们认为可以顺利解决时,摊主们却不愿意了。

这时,乡亲队员们行动了起来,他们上门对摆摊的老乡做起劝导工作。一回两回,一趟两趟,老乡们终于明白了政府整治的用心,也了解了正规夜市有政策保障,可以放心入驻经营。甚至曾经执法中遇到的摆摊“钉子户”,也通过大家的努力做通了工作。堵了好几年的道路畅通了,小区恢复了良好的秩序。

“乡亲走访”为平安注入新动力

老百姓心中都有杆秤,治安好了,生活更安心了,“乡亲走访团”自然得到了更多的支持,队伍也从一开始的30多人发展到了100多人。

城新小区一对夫妻因感情纠纷多次报警,民警几次上门调解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眼看矛盾升级随时有民转刑的可能。“这对夫妻一个来自四川一个来自贵州,我们从乡亲走访小队中挑选了他们各自的老乡,分头开展乡音调解工作。”通过长达3个月的反复交流、耐心沟通,不仅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还让他们成为了走访团的调解员。

这些年来,“乡亲走访团”帮助了1800多个新居民家庭。随着队伍的壮大,徐华锋召集身边的爱心人士成立了“满天星”公益服务中心,加入“乡亲”的大家庭。他们为新居民孩子开办公益兴趣班、过集体生日、开展爱心结对帮扶,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听乡音、聚乡情、走乡亲、解乡愁,一句“老乡”为社会平安注入了新动力。徐华锋说,他也将继续努力,让老乡们感受到,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桐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