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话粮票

2024-08-02 10:01:30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晚报

一言难尽话粮票

一言难尽话粮票

近日,我整理衣柜里的小盒子,几张卷边的粮票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拿起来看了又看,仔细端详着这些“全国通用粮票”、“北京市地方粮票”、“河北省地方粮票”,大到伍市斤,小到五十克,不禁想起它那串串往事,曾经的华年。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这恰是我的初中年代。还记得每逢周日下午,我带上母亲特意为我准备的干粮,大都是些菜窝窝和红薯,和村里几个同学一起,步行十多里去上学。到宿舍后,我小心翼翼地数着,把干粮等分,每顿拿出一份,放到食堂馏过再吃。那时正长身体,一个窝头或一块红薯哪能够吃,只有多喝水,以水充饥,同学们戏称这叫“水饱”。那时候如果有哪位同学用粮票买饭,一定是大干部子弟,简直就是贵族生活。可见那时粮食的紧缺、粮票的金贵。

1960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一年,由于粮食欠收,国家实行“低指标,瓜菜代”,不少人吃不饱,便以野菜树叶充饥,有些老年人和儿童身体浮肿。那时我奶奶已经70多岁,身体虚弱,下肢浮肿,村里给她发了一张“面粉营养券”,我喜出望外,看着上面的“免收粮票,面粉3斤”,别提多高兴了。我骑上自行车,跑了10多里,到了中心粮站,不仅买了免收粮票的面粉,还自作主张,买了二斤用碾碎的棉籽壳和玉米芯熬的淀粉做的点心。晚上我娘给奶奶做了一碗手擀面,让她补补身子,我们姊妹借了个光,每人喝了一碗面汤,吸溜着碗里仅有的几根长短不一的面条,咬着一块块又香又甜的点心,就像吃了一顿美味大餐。

1961年春节后,父亲参加县里“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三干会,一天中午我骑自行车赶到,正值饭点,父亲小声说:“你咋来了,吃饭了没有?”我低着头,喃喃答道,“我没有粮票。”父亲马上说:“我向书记借几两粮票,给你买一份饭。”我傻不拉几等着,一会儿父亲端着多半碗大锅菜,拿着两个黄窝头走来,我眼里浸着泪花,断断续续地说:“爹,这粮票咋比钞票还厉害啊。”这是我的第一感觉,粮票不再是一张纸,而是生活的第一道门坎。有了它,就能生活。没有它,寸步难行。这是刻在我骨子里的记忆。

随着年龄长大,我多少了解了粮票曾经的华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抗美援朝,加上一些没有得到改造的资本家,囤货居奇,哄抬粮价,造成了粮食十分紧缺。这时国家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于1953年对全国城乡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10月,我国正式发行了第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面额分别为肆市两(16两制)、半市斤、壹市斤、叁市斤、伍市斤,共5枚。各省市随之也发行了地方粮票。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票证时代,粮票成为了一种购粮凭证,用于对粮食进行宏观控制和统一调剂。1978年国家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票”,由横版改为竖版,面额最大为拾斤,最小半斤。面额的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那时还发行过吃、穿、用三类票证,吃的有食用油票、肉票、蛋票、糖票,穿的有布票、棉票,用的有香烟票、火柴票,还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票等,各类票证不下一二十种。此外,还实行了粮食供应本、副食品本、煤炭供应本等。在一些大城市还发放了工业品券,1966年我在北京当兵时,就是用工业品券买的毛背心。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国家实行配给制,发行以粮票为主的各类票证,不仅保证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也保障了物价稳定社会安定,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74年我由部队退伍到邯郸工作,开始当工人,每月粮食定量44斤,这在当时是比较高的。从粮食定量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工人的重视和关怀。不久调到上级机关,我和爱人每月定量粮29斤、油4两、猪肉半斤,粮食粗细搭配,其中白面40%,玉米面和高粱米60%。周末半斤猪肉拌馅,一家人吃顿饺子就是改善生活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实行了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市场逐步活跃,各类产品越来越多,到了1983年,大部分商品取消了票证,仅剩粮油两种票证。1985年又取消了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主食减少,副食增多,粮票开始有了结余。

1992年我大女儿考上了重点大学,我在粮店专门为她领取了60斤全国通用粮票,然而学校竟不再收取粮票,我兴奋地意识到粮票时代快要结束了。

1993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全国放开了粮油供应,运行近40年的粮票完成了历史使命。这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它标志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变革,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如今,虽然粮票退出了历史舞台,却成了收藏者的新宠,越是存量稀缺的粮票售价越高,据说有的一张价格高达2000元,这大概就是人们对那个年代最好的怀念。

我们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建设和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家户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一张小小的粮票,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它从侧面记录了国家的发展,见证了我国从物资匮乏发展到物产丰富的过程。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昨天粮票的故事,珍惜今天的饭碗,创造明天的辉煌。

王彦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