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画文物 历史活起来

2024-08-02 08:15:11 - 媒体滚动

转自:安徽新闻网

​童心画文物 历史活起来

​童心画文物 历史活起来

​童心画文物 历史活起来

一场大展,让暑期的孩子们相聚在博物馆里“画文物”。

“目前,我们收集到了众多以青铜器型兽首鼎为内容的美术作品。”为什么孩子们今年聚焦兽首鼎?在安徽博物院社教部副主任王毅看来,该馆近期立足安徽地域性文化特色开展的《融汇四方光耀江淮——群舒文化展》,给孩子们带来了素材与灵感。走进博物馆、做个有心人,面对文物,孩子们落笔为画,又何尝不是铭记于心。

2024年“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正在有序征集画作,2023年的画作成果如何?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度,“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吸引了近万名青少年报送作品参赛,其中还有外籍在皖学生参加。亳州市博物馆呈现了2023年的绘画大展成果,展出的478幅获奖作品中,或写实、或写意,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或童趣涂鸦、或精心刻画,“高冷”的文物跃然纸上,被孩子们赋予了活力和生机,充分展示了我省丰富的文物资源,展示了全省青少年热爱家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安徽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如何更好地激发青少年们的情感共鸣和深入思考?各种创新形式不断出圈。在安徽,孩子们以画笔与文物对话的形式,让“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成果更为丰硕。

孩子们用稚嫩却充满力量的笔触,将青铜器、陶器等文物通过涂鸦的灵动、国画的淡雅、素描的细腻以及水彩的绚丽等呈现在画纸上,每一个孩子笔下的文物都是鲜活且有情感的。孩子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传达着对文物的理解与感知。来自滁州市东坡中学的王雨叶同学分享了她的绘画体验与收获:“绘画青铜文物,不仅仅是把一个青铜器的造型轮廓和颜色按以往的绘画习惯复制下来,而是先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马鞍山市雨山区第八幼儿园的指导老师朱亦宁认为,“我在博物馆画文物”活动通过引导孩子走进博物馆,近距离观察文物,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使文物“活”了起来,成为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一部分。

一堂大课,“画文物”的约定正在升级。

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一级巡视员何长风感触颇深,今年,“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荣获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已成为一张“让文物活起来”的安徽文化名片。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博物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2021年6月,“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其中,“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是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2021年至2023年,全省累计征稿近4万份,评选出获奖作品1300余幅。全省博物馆累计举办画文物作品专题展览近百场,近百万人次观展。

大数据的背后,是全省博物馆系统联合馆、校、研、企多方力量举办活动,形成了以展促教、以教带研、以研扬文、以文拓产的文化品牌赋能社会教育基本模式。

“相较于‘怎么画’的模式化美术教学,博物馆美育更偏重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氛围滋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王毅这样认为。那么,美术老师们怎么理解这堂美育大课呢?淮南青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教学校长秦小兰认为,博物馆作为一所鲜活的“学校”,让学生与历史和文化的对话变得生动。“通过观察和绘画博物馆里的各种精美文物,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绘画技巧,还能获取知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秦小兰说。

一次牵手,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还将继续拓展广阔天地。

据了解,本次大展在亳州市博物馆首展后,将拉开巡展大幕。今年,大展将牵手沪苏浙有关博物馆,让优秀作品到访更多区域,并着重下沉到县区级中小型博物馆,积极打造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博物馆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开展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为推动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助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博物馆作用。

而“我在博物馆画文物”这一创意活动,更是在今年“画”出了自己的专属品牌表情包。据了解,“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品牌表情包,由全省博物馆系统统一策划、统一制作、统一发布。该套表情包融合全省参与活动的博物馆馆藏文物元素,以汉代文化元素设计人物基础形象,巧用网络流行日常用语、城市谐音梗,创新研发出24个动态表情。创意与科技的融合,不断引导青少年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公众了解到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以及文化内涵,让严肃的文物有了温度,拓宽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新视野。

在“画文物”这场活动中,安徽博物馆人的“大手”牵起了孩子们的“小手”,画出了文物认知与保护的“同心圆”,展现了我省博物馆的卓然风采。

■本报记者晋文婧实习生周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