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2024-08-02 13:01:17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夏日的申城,热浪滚滚。

铁路上海站南广场上人来人往,

旅客们拖着行李,急匆匆地赶路。

在这片熙攘之中,

一座不起眼的蓝白色岗亭,

以它独有的方式,

默默传递着城市的温暖与文明,

成为了连接人心、

展现社会正能量的温馨港湾。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风雨无阻

守护每一份需要

上午8时,

志愿者沈志英早早来到

这座不足十平方米的岗亭。

这座岗亭,

是天目西路街道

与上海站管委办共同打造的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您好,需要帮忙吗?”沈志英用温和的声音询问着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旅客。她的桌上摆放着地铁示意图、旅游指南等各类资料,随时准备为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指引。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等咨询高峰期过后,她会坐下来,整理资料,记录下旅客们的诉求,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却是她每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沈志英今年64岁,是岗亭的亭长。她住在附近的蕃瓜弄小区,2021年9月,岗亭建成后需要志愿者,她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3年来,她坚持每天早上8点半开门,下午5点关门,风雨无阻。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作为岗亭的日常管理者,她不仅要负责岗亭的日常运营,还要指导新加入的志愿者、记录考勤、整理台账,每一项工作都做得细致入微。在她看来,这个岗亭早已不仅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她的第二个“家”,是她用爱心和汗水浇灌的一片热土。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我们这里虽小,却五脏俱全。”沈志英笑着说:“微波炉、烧水壶、医药箱、针线包、老花眼镜、饮水供应、消毒用品、充电装置等一应俱全。饭冷了,可以来这里热饭;手机没电了,这儿也可以充电。”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据悉,岗亭的服务内容丰富,包括交通指引、饮水供应、文明宣传、失物招领、紧急医药、手机充电、无障碍服务等。服务人群也很广泛,不仅为来往旅客和附近居民提供方便,还让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环卫工人有了“歇脚处”,他们冷了、累了、渴了,可以随时进来歇一歇。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常在周边跑单的外卖小哥小刘已成了这里的常客,“大热天等订单的时候,在这儿喝点水,吹会儿空调清凉一下,真的太贴心了。”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企业加入

岗亭有了更多“守护人”

志愿服务岗亭的成长与壮大,

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

自岗亭建成以来,

天目西路街道积极发动

区域化党建及“两新”组织党员,

开展多类型、多频次的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截至目前,已有21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常态化开展服务的单位达到15家,累计服务人次近6万。

当旅客不慎摔倒,志愿者提供紧急消毒和救助;当老人如厕找不到厕所,志愿者提供陪送指引;当外来务工人员丢失身份证件,志愿者提供失物招领。瓢泼大雨下,志愿者提供一次性雨披,为路人遮风挡雨;炎炎酷暑中,志愿者提供的清凉大麦茶,消解了旅客的疲惫。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除了常态化志愿服务,这些企事业单位还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为旅客和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职业导向、金融防诈骗、急救复苏、医疗义诊、医药回收等特色服务。

比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的医师团队定期为户外职工和居民提供公益义诊服务;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纠纷解决方案。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在重大节日和特殊时期,志愿服务岗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春节期间,它化身为“温暖回家路”的守护者,为归心似箭的旅客提供交通指引和购票换票服务;进博会期间,它又成为城市服务站点的一环,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志愿服务,为进博助力,为上海喝彩。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走!去铁路上海站找一座蓝白色的“小亭子”!内有“宝藏”~

火车站作为交通枢纽,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志愿服务岗亭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小小的岗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提供便利和帮助,让旅客第一时间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正如沈志英所说:“我这把年纪了,肯定累,尤其是人多的时候,一天下来嗓子都冒烟。但能为社会做点事还是挺充实、快乐的。”

记者:陈洁

图片:陈洁、天目西路街道

编辑:史笑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