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金额超10亿元!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积极加速专利转化运用

2024-08-02 15:36:07 - 媒体滚动

转化金额超10亿元!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积极加速专利转化运用

有效专利1600余件,近五年专利对外转让超460件,转化金额超10亿元……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下称上海硅酸盐所)致力于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尤其是在新能源材料、关键陶瓷及晶体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突破。

从实验室的探索到市场的广泛应用,上海硅酸盐所的科研人员埋头于无机材料的深耕细作,凭借出色的创新能力与对市场动向的敏锐洞察,持续发挥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专利技术的含金量。他们致力于加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使相关专利能更迅速地服务社会,造福公众。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专利加速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推动了产业的进步与繁荣。

盘活存量专利激发创新活力

新材料产业的专利转化面临着“三高三长”的困境,即研发周期长,导致新材料研发投入高;验证周期长,导致新材料产业化难度高;应用周期长,导致新材料产业化门槛高。也就是说,新材料产业不仅短期内较难盈利,且未来也面临着市场不确定和技术方向迭代导致的不明确性问题。

面对1600余件存量专利,如何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破局的第一步便是盘活存量专利,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上海硅酸盐所党委书记王东介绍,专利的高质量布局和管理是引领、支撑和促进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移转化的基石。为此,上海硅酸盐所专门设立了科技产业处及内设机构知识产权办公室,全面负责所里的知识产权布局、运营、保护等管理和服务工作,梳理存量专利,形成可转化的专利库,实施分层分类管理。

提升专利质量的同时,建立知识产权“护城河”。上海硅酸盐所立足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需要,系统整合所内外产学研资源,聚焦新能源、先进医疗器械、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产业,跟踪国内外发展态势,开展专利布局,为后续的专利转化保驾护航。例如,上海硅酸盐所针对我国新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及时梳理现有成果,建立专利库,与中石油、国家核电等龙头企业对接推介,将创新成果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成功地将“沉睡”的专利唤醒,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破解“三高三长”难题,促进了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科技的进步。

聚焦核心难题实现成套转化

长期以来,半导体设备的关键光学材料面临“卡脖子”技术,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芯片制造的质量和效率。上海硅酸盐所瞄准核心难题,攻克了制备技术的瓶颈,将8英寸紫外级氟化钙晶体的成套制备技术推向市场,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华丽转身。

具体来说,在专利转化的不断探索中,上海硅酸盐所将持有的8英寸紫外级氟化钙晶体成套制备技术6件相关专利及其配套技术作价3000万元实现转化,与一家半导体企业共建了氟化物晶体联合实验室,不断提高晶体产品紫外品质。随后,上海硅酸盐所助力相关企业建成生产平台,实现紫外级氟化钙晶体的规模化生产。目前,该平台具备年产量大于25吨毛坯料的生产能力,产品关键性能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光学仪器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背后正是上海硅酸盐所科研人员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聚焦新材料“卡脖子”难题,上海硅酸盐所整合所内外产学研资源,嵌入专利导航跟踪国内外发展态势,培育高价值专利,建立知识产权城墙,将创新成果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最终实现i-line光刻级氟化钙晶体材料的国产替代。

院企牵手合作专利落地生“金”

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被称为电子信息系统的“底盘技术”,其作为实现电子元器件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的关键技术,在雷达、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无线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早在1998年,上海硅酸盐所便开始了该领域的科研工作,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现今,上海硅酸盐所建立起一支攻坚团队,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针对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自主LTCC材料的迫切需求,我们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携手企业合作攻关,共同突破技术难题。”上海硅酸盐所科技产业处处长韩金铎介绍,上海硅酸盐所将LTCC材料制备技术的相关专利转让给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021年,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上百吨LTCC材料生产线正式投运,形成多款自主LTCC材料的量产能力。同年,从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获得数千万元研发经费后,上海硅酸盐所进一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目前,上海硅酸盐所与企业合作研发的LTCC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款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中,并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2021年以来,上海硅酸盐所围绕氧化铝载盘、陶瓷人工骨、氮化硅基板、热电材料等领域服务418家企业,辐射全国8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撑了我国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质量创新成果的供给者。

上海硅酸盐所的成果转化实践不仅展现了以其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也体现了我国科研院所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创新地位。随着更多类似的技术突破不断涌现,上海硅酸盐所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绘就属于自己的创新传奇。“下一步,上海硅酸盐所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组织保障,持续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良性循环,为抢占新材料领域科技制高点提供更多新质生产力,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王东表示。(本报记者叶云彤)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原标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加速专利转化运用,形成新质生产力——做强材料“口粮”端牢产业“饭碗”)

(编辑:晏如责任编辑:吕可珂审校:冯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