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2024-08-02 16:01:05 - 西部网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记者/王佳祯 王靖升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乡村大舞台上,郭家源正唱着昆曲名段《牡丹亭》,唱腔时而婉转,如涓涓细流,时而高亢,似雀鸟啼鸣,十分悦耳,让人不自觉哼唱共鸣。很难想象,这样一位优雅的“角儿”,竟是一名从小患有脑瘫的患者。从吐字不清晰,到复杂的唱段信手拈来,从手脚“不听使唤”,到姿态优美动人,他在台下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酸与汗水。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郭家源出生在陕西西安南郊的小乡村中,“我奶奶说我出生两个月,眼神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小时候很自卑,但是家里没钱,一直到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才去看病。”郭家源说,初中毕业时身体状况已十分糟糕,四肢经常不受控制,左胳膊甚至抬不起来,面部表情也很难控制,话也不会好好说,周围的亲戚朋友都觉得这是个“怪孩子”,直到就诊检查,才确诊了脑瘫。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有一所中学愿意接收他读高中,但必须有一个大人陪读,家里综合考虑,还是没有让他继续念下去。但他出来找工作也四处碰壁,郭家源说:“我在外面找工作,人家都嫌弃我,不要我。”那段昏暗的日子让郭家源患上了抑郁症,他封闭了自己,甚至还做过一些“傻事”。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上天给郭家源关上了一扇窗,又为他打开了通往戏曲的一扇门。郭家源的奶奶是一名戏迷,秦腔、京剧、昆曲样样都听,将小孙子也影响成了小戏迷。2010年,郭家源在电视上看到了梅兰芳的电影《游园惊梦》,让他印象深刻,由此他与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在外碰壁后,郭家源回到村里看守鱼塘,生活重归平静的他决心好好学一学昆曲,于是白天看守鱼塘,晚上就跟着网上的视频自学,但是如何甩袖、做手势,让郭家源犯了难,“我做兰花指就很难,越想做好手越僵硬。”郭家源说,因为四肢不灵活,普通人经过几遍练习能做出来的动作,郭家源需要反复练习上百遍。“我在努力跟身体做对抗!”他说,就像盖房子一样,学戏曲也要把地基打好。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自从学了昆曲,郭家源的心情逐渐好了起来,精神有了寄托,内心封闭很久的他开始想到大众面前,去表演戏曲。2017年,郭家源开始在西安的街头表演,郭家源说,自己很尴尬,很社恐,“有人骂我变态、神经病,把我当成怪物。”郭家源说,那段时间,他见到了很多异样的目光,家人朋友担心他受不了这种刺激,劝他别跳了,但这次郭家源并没有被打倒,他通过这种方式,收获了一些打赏,原来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攒钱,计划去正规学校学戏。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2018年,一条“脑瘫青年自学戏曲养活自己”的视频让郭家源在网上爆火,他的经历被多家媒体报道,收获了许多关注。一时之间,网络上鼓励的话盖过了不和谐之音,许多人主动对他伸出了援手。其中,有志愿者找到他,愿意给他做舞蹈基本功的培训。郭家源说:“陕师大音乐学院的学生免费教我戏曲舞蹈、民族舞,我学得慢他们也很有耐心,非常感谢他们。”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就连李玉刚也听到了他的故事,作为一名积极推广戏曲文化的大明星,李玉刚也曾因男扮女装而遭受网络非议,但他同样没有惧怕外界的声音,毅然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郭家源的故事也让他十分感动。2018年11月,李玉刚邀请郭家源去听他在上海的演唱会。“我在后台见到了李玉刚,特别激动,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他给我签了名,还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这次见面,郭家源为李玉刚展示了自己最高难度的戏曲动作,但胳膊和腿再次“不听使唤”,急得郭家源使劲击打自己的胳膊,李玉刚则在一旁安慰,耐心等待,终于动作完成,李玉刚一眼就认出是戏曲中的经典高难度动作——“卧鱼”。可这一个动作,就让郭家源练习了两年,听至此,李玉刚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希望他继续坚守戏曲道路,勇敢地走下去。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不久后,郭家源就下定决心,去昆曲的故乡——苏州正式拜师学艺。可寻访之路并不顺利,他好不容易攒够了钱到苏州七里山塘街,寻古戏台,寻昆曲,但当他寻到古戏台时,那里却在装修谢客,于是只能败兴而归。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当我身处拙政园,想到了杜丽娘那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就更不愿放弃。”郭家源说,2020年,他攒够了钱又去了苏州一次,这次,他终于寻到了拜师的好机会。在后台,郭家源拜访了昆曲大师冷桂军,“我把我的情况和想学戏的愿望跟师父(冷桂军)一说,师父就说让我回去等消息,他考虑一下,本来以为没戏了,结果第二天师父就打电话给我,让我去报到。”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郭家源十分惊喜,自己终于能系统正式地学习昆曲了。冷桂军认为“有教无类”,善良的他不仅免了郭家源的学费,还给他在苏州租了一间房子落脚,看他身材瘦小,还经常带他出去“开小灶”。“这个手机也是师父给我买的。”郭家源指着手机开心地说,在苏州,他感受到了师门的温暖。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郭家源为自己取过一个艺名——“倾玉”,“倾”意为对昆曲倾心,“玉”寓意玉不琢不成器,这也证明了他学习昆曲不怕苦不怕累的决心。为了不辜负师父的厚望,郭家源十分认真努力。压腿、下腰时经常练到抽筋才起来,为了练习小碎步,他要给膝盖之间夹本书,走起路来书不能掉。下课后回到出租屋,他还经常加练,将一门心思都扑在昆曲上,“再辛苦我都不怕,我觉得对身体的掌控更强了。”郭家源说。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戏曲妆比普通妆容厚重,每次上妆都要一个小时,但这对郭家源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描眉等精细操作前要深吸口气,保持平静,不然眉头会不由自主地皱起来,彩妆就抹不均匀。戏曲需要勒头,显得眉眼高挑有神,郭家源说:“因为左胳膊抬不起来,我勒头时需要周围人的帮助。”郭家源没有因为困难就退缩,坚持勒头,每一步都精益求精,不敢懈怠。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很快,他迎来了自己的“初舞台”——师门一起表演《牡丹亭》,师父让他反串出演主角“杜丽娘”。第一次演出,还是绝对的主角,郭家源生怕自己演砸了,提前练习了很多遍。“大家跟我说不要想太多,就当平时练习就好,当时台下还有个外国人,看的可认真了,我更觉得不能出错,不能丢人丢到外国去了。”郭家源说。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除了表演,他也积极参加昆曲考试,“考一级时,有个考官老师被我的故事感动地哭了,鼓励我好好学昆曲。”郭家源介绍,昆曲分为九级,一级比一级难。2023年,他通过了昆曲三级考试,其中有一段自选唱段、两段必选唱段和知识问答,难度不小,所幸在他的充分准备下,一次就考过了,如今,他正在积极备战四级。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除此之外,他也有了更多的昆曲推广计划。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老师邀请他去为大学生们讲座,“这是我第一次踏入大学校园,我很荣幸,好在同学们反馈很好。”他还在网络上宣传昆曲,拍摄多期视频普及昆曲知识和文化内核,还继续自信优雅地干起了街头表演的老本行。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残疾不是阻碍梦想的理由,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权利。”郭家源认为,命运并非对自己不公,自己遇上了昆曲,便也算是幸运之人,昆曲里的故事教育了他,昆曲里的人物成了他的老朋友,他也在追求昆曲的路上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是昆曲让他重拾自信与对生命的热爱,“治愈”了他。郭家源有一句座右铭:此花不与群花比。他说:“有的人把生活过得很糟糕,有的人把生活过成了一首诗,我更倾向于后者。”如今,他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有自己的事业,也有自己的生活,他或许被困难打倒过,但他从没有被打败过。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我师父建议我写本书,就讲我在西安和苏州之间往返,与昆曲融合链接的历程,我想题目就叫《双城记》。”郭家源说,希望自己的故事也能给更多人前进的力量。“我会怀着这份感恩之心,在昆曲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将昆曲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不辜负每一个曾帮助过我的人。”

脑瘫青年的“昆曲梦”

编辑:韩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