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2024-09-02 07:00:28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日报

“小动物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小动物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本报记者李艳红

“它就喜欢你这样挠它。”8月22日,在位于张家口坝上的康保县野生动物救助站,年近60岁的民间公益人士麻喜荣搂着一只半米多高的小狍子,挠鼻梁、挠脖子,亲昵不已。

康保县野生动物救助站位于康巴诺尔湖西岸的森林公园内,占地近2500平方米。记者看到,救助站设有猛禽区、林鸟区、水鸟区、陆生动物区。

长长的走廊两边是一个个宽大的网棚。每个网棚又分里外“屋”,内棚配置有一两个供动物遮阳避雨的生态小屋。外棚较大,便于动物活动。

这个救助站是麻喜荣于2016年组织发起建立的,后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影响力与日俱增,救助范围辐射周边几百公里,包括张北、沽源以及内蒙古宝昌等地。截至目前,已累计救助各类野生动物2200余只,其中不乏国家珍稀野生动物。

“这一对儿是雕鸮,当时是走失的幼鸟,被人发现后送来的;这是黑翅长脚鹬,是用热心人士捡来的鸟蛋人工孵化的;这一群都是遗鸥,是春天因大风天气受伤的……”麻喜荣对每只动物的救助情况了如指掌。

麻喜荣是康保县的一名外科大夫,在当地有一个自己的外科门诊。2009年,因救治一只受伤的扇尾沙锥,他与野生动物救助结缘。给截肢的遗鸥安装假肢,给翅膀折断的草原雕做内固定手术,给胸部撕裂伤的白天鹅做清创缝合……麻喜荣给小动物们看病丝毫不含糊。

2016年,麻喜荣利用自家闲置的后院设立了野生动物临时救助站,2020年正式在当地相关部门备案。

“现在这个救助站是升级版的新站,去年由省林业和草原局拨付专款建设。”麻喜荣说,从2021年开始,当地政府每年都给救助站一定的人工补贴等费用,还为救助站配建了野生动物手术室。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救助站的发展逐渐走上了正轨,整体救助能力和救助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麻喜荣说:“我们救助野生动物的信心更足了。”

放生的小狍子两个月后回来找“家”;被救助过的草原雕野外觅食后,每天都要回到救助站歇歇脚……救助站里,这样的温情故事有很多。“小动物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麻喜荣自豪地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