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大学之城 生机“博”发

2024-09-02 07:26:00 - 南京日报

67个馆、数十万藏品,南京高校“博物馆”首次集结亮相

大学之城生机“博”发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这届年轻人爱逛博物馆。当南京挖掘出独特资源、举办南京高校“博物馆”联展、举行百场万人线下参观活动作为大学新生“第一课”时,2024级新生们直呼“过瘾”。“没想到南京高校有67个‘博物馆’,还这么有看头!”参观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后,2024级新生王巍桥意犹未尽。

南京高校博物馆“藏龙卧虎”

首届南京高校“博物馆”联展系列视频中,南京大学博物馆展示了它的镇馆之宝之一——“小克鼎”。口沿上竖着两只“耳朵”、三足支撑着胖乎乎的“身体”,由铭文可知其主人名叫“克”。

江苏南京:大学之城 生机“博”发

“它1890年出土于陕西周王朝的王室地区。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克’有八鼎,可见其身份特殊。”南京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赵东升介绍,南大馆藏多件传世珍品,除了西周小克鼎外,还有南唐王齐翰《勘书图》、宋拓《大观帖》等。

南京的高校博物馆可谓“藏龙卧虎”,不只是南京大学,多个高校博物馆都是典藏丰富、特色鲜明。

藏品丰富有特色,与教学科研密不可分

华南虎、白鱀豚、南极企鹅、褐马鸡……走进南京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博物馆,仿佛来到一座“动物大观园”,这里的标本模拟动物自然的动作和神态制成,十分生动,仿佛下一秒就要“活过来”。

江苏南京:大学之城 生机“博”发

“这是江苏省面积最大、馆藏标本最全、数量最多的大型动植物博物馆,光是大型动物标本就有约1万件,有些物种已经灭绝、极危、濒危或近危,所以更为珍贵。” 南京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博物馆馆长戴建华介绍,比如白鱀豚,是一种生活在长江中的珍贵哺乳动物。1989年,江豚与白鱀豚逐浪江面的场景还能见到,但到2002年,随着人工饲养的最后一只白鱀豚死亡,宣告了白鱀豚的灭绝。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白鱀豚的踪迹。目前有资料记载的白鱀豚剥制标本,全世界共39件,南师大就有5件。

南师大拥有这么多极其稀有的白鱀豚标本和该校的生物学科不无关系。1956年,南京渔民误捕一条“怪鱼”,没有人能叫得出这条“鱼”的名字,于是送到当时还是南京师范学院的南师大来。学校生科院教授周开亚查阅了大量文献,仔细研究后才发现这是稀有的淡水豚白鱀豚。“周开亚长期致力于白鱀豚种群的研究和保护,他查明了白鱀豚的分布,建立了白鱀豚科。馆藏的五个白鱀豚标本就是在过去几十年中,他们课题组成员收集到的搁浅、死亡的个体。”戴建华说。

高校博物馆大多围绕教学科研而建,藏品多与学校学术研究领域相关。如江苏警官学院的南京指纹博物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中国药科大学的药学博物馆、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等。

“我们馆内大名鼎鼎的‘南京针灸铜人’,这是1991年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大家邱茂良教授指导铸造的。”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沈劼介绍,在古代医学生考试时,老师在铜人体表涂上蜡盖住穴位,体内注水或水银,学生若能正确刺入穴位,则针入水出,考验学生的针刺水平。

多个“唯一”“第一”,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走进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仿佛打开了我国兵器科学发展的世界。一楼火炮展厅里展有清朝时期的前装滑膛炮、二战时期的“喀秋莎”火箭炮、我国自主研制的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等100多门火炮,其中晋造150毫米榴弹炮被誉为“镇馆之宝”。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馆长姜慧敏解释说,当年,“中原大战”之后,因为倒蒋失败,阎锡山返回太原,决定自己造重炮,以图东山再起。“他当时花了1万大洋从德国的克虏伯炮厂买了几张图纸,又花了50万大洋,从克虏伯炮厂买了全套的造炮设备。”

晋造150毫米榴弹炮属于重榴弹炮,射程在11千米以上,可惜的是,当时只造了两门样炮,还处在试验阶段,日军就打进了山西。“80%的设备都被抢走了。”姜慧敏说,后来一门“晋造150毫米榴弹炮”遗失了,南理工兵器博物馆里的这一门就成了孤品。

南京高校博物馆还有不少藏品是“唯一”“第一”。南京指纹博物馆是全国唯一指纹主题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江苏南京:大学之城 生机“博”发

这些“唯一”“第一”的博物馆同样大有“看头”。南京指纹博物馆内收藏有一本珍贵的《指纹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指纹学术专著,全书13章,20余万字,作者为伍冰壶。伍冰壶是香港警察部门警员,他将国外指纹技术和自己工作经验相结合,于1918年撰写并出版了这部著作。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收藏有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摊煎饼神器”——汉代铁鏊。汉代人将柴火放在锅底加热,然后将和好的面团平摊在上面做成面饼,就像如今街头的摊煎饼一样。“在汉代以前,农业生产者无法将粮食做精加工处理,只能吃煮熟或蒸熟的粮食。到汉代,农业生产者学会了用工具将小麦加工成面粉,大大丰富了人们日常饮食的种类。”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卢勇介绍,这小小的“煎饼锅”,见证了小麦由粒食到面食的过程。

记录专家故事,见证大师精神

“博物馆”的展品镌刻了历史,记录了专家故事,更见证了南京高校大师们胸怀祖国、勇攀高峰、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

位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的南航御风园是一个敞开式的航空航天博物馆,展示了新中国自行生产的第一型飞机初教5、抗美援朝的米格-15战斗机、K-8基础教练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和歼-8Ⅱ歼击机、大型水陆两用飞机AG600静力试验机、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等17架航空航天器。

其中,初教5的成功试制,迈出了新中国制造飞机的第一步。“1954年4月,初教5的试制工作正式展开。中国第一代航空人充分发扬了‘大干一百天,为制造祖国第一架品质优良的飞机而奋斗’的精神,仅仅用了90多天就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御风园志愿讲解团指导教师郑祥明介绍,1954年7月3日17时15分,初教5成功首飞在广袤的蓝天,一个新的时代拉开序幕。

郑祥明说,当年,吴继周、张阿舟、高永寿等众多参与初教5研制的前辈们来到南航,将航空报国的精神也根植在了南航,“如今,他们参与研制的初教5就停放在南航御风园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南航人投身国防,献身航空。”

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内,大礼堂西侧,有一座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居里夫人”、东南大学校友吴健雄先生而建造的吴健雄纪念馆。

“纪念馆展示了吴健雄先生的生平业绩、遗物,1945年8月11日纽约日报载文: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中国女科学家吴健雄,精研物理学,对原子弹的发明作出了贡献,使她的深受战争苦难的祖国得以加速解放。这份张贴在橱窗上的剪报就是吴健雄父亲所收藏的。”东南大学吴健雄纪念馆研究馆员肖太桃介绍,吴健雄纪念馆建成之后成为东大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吴健雄是一位以毅力和能力闻名的科学家,当她在研究上遇到困难时,她会坚持不懈,直到找到答案,并且要确保所有的细节问题也都得到解决。她的传奇故事激励着青年学子不断前行。”

业内人士—— 

高校博物馆,“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储备库”

首届南京高校“博物馆”联展暨大学新生“第一课”活动启动仪式上,“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的成立引起了行业专家们的关注。

据介绍,目前,南京共有备案博物馆80多座,除了综合性博物馆,还有许多自然科学类、主题类的博物馆。

江苏南京:大学之城 生机“博”发

“古都南京,砖瓦上刻着历史,街巷里流淌着时光。”南京大学文史专家胡阿祥教授说,南京博物馆众多,其资源和建设,在全国都是翘楚。如何挖掘更多内涵、建立更完善的体系成了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对一座城市而言,既要有类似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这样的“领头羊”,也要有星罗棋布的中小型博物馆。南京的高校博物馆正属于这样的中小型博物馆。建立高校博物馆联盟,可以把力量汇聚起来,助力各高校博物馆把特色凸显出来,和大型馆错位发展。

江苏南京:大学之城 生机“博”发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沈劼馆长看来,此刻成立高校博物馆联盟“非常及时”。她说,南京各高校博物馆在行业里都有一定的地位,比如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不过,高校博物馆也有局限性,多面向师生服务。联盟成立后,首先可以让大众对高校博物馆有所了解,让高校博物馆走入博物馆大家庭。另外,高校间的互动更多了,可以“取长补短”“互相赋能”,解决高校博物馆共同存在的问题。

南京市文旅局博物馆处处长王为说,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之城”的“储备库”。希望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凝聚各高校博物馆力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品质“博物馆之城”的建设。

2024级大学新生—— 

“这样的第一课,让我对南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开学迎新季,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所高校2024级新生率先参与了大学新生“第一课”活动,他们走进南大地球科学博物馆、东大校史馆,徜徉于文物之间,与历史对话。

江苏南京:大学之城 生机“博”发

8月26日上午,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地球科学博物馆热闹起来,安邦书院的2024级新生代表来到现场。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展厅中央醒目位置的一块大型化石霸气十足,看起来像一条腾飞的巨龙,依然保留着类似爬行动物的强壮四肢,这是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新中国龙,距今已有2.2亿年。据介绍,这是2002年南大老师到贵州采集标本时发现的,因为神似中国神话中的龙,所以取名“新中国龙”。这类化石都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是南大老师研究生命起源、探究早期生物的形态和生态群落特征的珍贵资料。

博物馆内,还有鱼龙和龙鱼两种化石,也是南大老师从贵州发掘而来的,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截然不同。

“没想到高校博物馆里的藏品也这么丰富,而且极具专业性。” 南京大学2024级新生占宁丽说,作为地质大类的新生,参观完博物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学校和南京这座城市,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很多藏品背后都是我们老师兢兢业业的科研故事,非常感人。” 南京大学2024级新生王巍桥说,这样的大学新生“第一课”非常新颖、非常有意义。

学校校史馆是东南大学2024级新生王梦瑶和史睿阳开学报到后的第一站,令两位新生印象最深的是校史馆内陈列的国立东南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的两块地界石,“校史馆老师介绍,这两块地界石都出土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见证了东大办学历程。”

据介绍,大学新生“第一课”后,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将进一步组织面向师生及公众的博物馆开放活动,并组织高校博物馆之间的联合研究项目,为南京高质量打造“博物馆之城”贡献高校博物馆的力量。

记者 谈洁 何洁 李花 王怀艳 姜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