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藏,因他们而闪闪发光

2023-10-12 11:39:22 - 中核集团

地下矿藏,因他们而闪闪发光

以微光见远方

核你相遇

最一线

大事业小故事

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

在每一次日出和日落之间

潜藏着万千种奋斗人生

在这里

让最一线的中核人

被看见被感知被彰显

一句“走出去”的战略部署,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一支“博士找矿队”便攀登到素有“扼塞广韶,橐钥三州”之称的广东佛冈县山峰之巅,正一步一个脚印,贡献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及青春,只为寻找有利的铀矿勘查后备基地,实现新一轮找矿新突破。

佛冈岩体呈近东西向展布,与诸广——贵东岩体近乎平行,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经上级批准,最终确定佛冈岩体琶江地区为突破口。

地下矿藏,因他们而闪闪发光

地下矿藏,因他们而闪闪发光

荒野中寻求突破

2021年3月,胡鹏主动请缨,带领团队攀越新的巅峰。5人的团队,其中2人是博士研究生。

全新的找矿区域,此程一切都是未知。

最新锁定的佛冈琶江地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天气极端炎热,夏季温度最高气温可达40℃,经常让人置身“蒸笼”内。野外密不透风的树林、草与人齐的高山草甸、脚下的野猪夹、灌木丛的马蜂窝等,成为了项目成员们前行的层层障碍。

“地质找矿没有捷径可走,还是需要老老实实出野外、踏踏实实搞调研、扎扎实实上工程,才能求突破。”说起找矿,这个皮肤黝黑的四川小伙眼睛里闪着光芒。

2年的琶江调查评价项目,胡鹏在野外的时间超过了18个月,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穿梭在深山密林里。野外观测露头较差,常常只能挥舞着手上唯一的“武器”——地面伽玛能谱仪一点一点完成勘测。

夜以继日的奔波,一次一次的技术攻关,在项目成员通力合作下,2022年12月,项目组最终突破了找矿思路,成功圈定3处B类找矿靶区,查证和新发现多条具有较好找矿潜力的含矿带,成功将17号带找矿范围延伸至2km,为后续铀矿勘查提供新的方向。

地下矿藏,因他们而闪闪发光

地下矿藏,因他们而闪闪发光

潜心钻研让祖国的矿越来越“富”

作为新开辟的铀矿调查区,项目团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如何将诸多的断裂构造排序、分类,厘清区内的构造格架,寻找最有潜力的含矿带。

项目技术负责刘斌,在硕士研究生求学阶段主要侧重的是地球化学,储备知识对于解决区内构造问题远远不够。为了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他查阅大量相关书籍、文献,同时将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定为断裂构造与铀矿床成因研究。就这样,他开始了构造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

如今的他,只需要通过一块岩石薄片,在显微镜的微观世界中就能看出矿物与成矿之间的微妙关系。3年的项目历练,他总结出一套区分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标准体系,也申请了相应发明专利,有效实现了成果转化,为热液型铀矿找矿提供了坚定基础。

“我希望能为祖国寻找更多的大矿、富矿、经济可开采矿,为强核强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说到梦想,这位憨厚小伙的话语中透露着激动——他的研究让找矿突破的“技术引擎”更强劲有力。

在棋盘山项目中,他紧紧抓住热液铀成矿与构造息息相关的这一重要特征,践行由区域构造背景到含矿构造的研究思路,分析了棋盘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以此为径,团队集智攻坚初步查证了1条呈北北西向长约600m的含矿带,有效拓宽了琶江矿床外围的找矿范围,为实现琶江地区带钻评价奠定基础,这个“博士找矿队”又一次实现了找矿新突破。

地下矿藏,因他们而闪闪发光

随时披上战袍翻山越岭、找矿报国

罗盘,不仅为他们指引了铀矿报国的路标,也成为了他们一往无前的人生导航。近70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从突破技术封锁,到一次次突破自我,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梦想就是让地下矿藏在灿烂的阳光下闪光,如今这梦想正在一个个变为现实。

“我要爬得更高,走得更远。”这支“博士找矿队”的年轻成员傅俊杰在队友的协作下,一路披荆斩棘,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在一座座山峰留下了青春奋斗的足迹。

“在通往梦想的征途上,我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每当此时,我都会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团队队员周航兵每一次发问,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而且越发地坚定、清晰,那就是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他要和众多新时代核工业人一同做好国家战略资源的保障任务。

事实上,面对每一片未知的探索区域,能不能突破自己以及实现找矿突破,是所有地质工作者千百次问自己的问题,但他们心中都有明确的答案:“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们只有在路上和准备在路上两种状态,只要祖国需要,任务需要,我们随时披上战袍翻山越岭、找矿报国!”

追光十年,探索不止。2023年,胡鹏和他的项目成员仍然在佛冈棋盘山地区寻求着新的更大突破。

今年正好是胡鹏大学毕业后工作10年整,在胡鹏看来,“乘风逐日”的地质行业,绝不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而是一种使命、一份责任,值得奋斗终生,尤其新形势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历史重担,对他和队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