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沦为电诈“工具人”的他们

2024-10-12 07:07:39 - 检察日报

挽救沦为电诈“工具人”的他们

【关键词】

遏制电诈犯罪 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人保护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手段也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将黑手伸向未成年人,打着“高薪兼职”的幌子,以金钱为诱饵,使青少年沦为电诈犯罪的“工具人”。2023年4月,公安机关在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某工作室内捣毁了一个利用短视频平台引流实施电诈的窝点,一举抓获17岁的小杰(化名)等多名未成年涉诈人员。

小杰职高毕业后走上社会,由于找不到正式工作,只能靠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2022年3月,小杰在某聊天平台上浏览到一则为某短视频平台引流的兼职信息,对方称“操作简单零门槛、足不出户赚大钱”。为赚快钱,小杰开始充当引流中介,通过在“上游老板”处拿取引流单,再将引流单分发给下游引流人员,从出粉报酬中抽成牟利。

2022年8月,小杰在某兼职群结识“上家”黄某(另案处理),并通过黄某学习了引流的技术。“做引流项目来钱快又轻松,我来提供引流链接,你只负责发布信息,按出粉量结算工资。”在黄某的诱导下,小杰尝试自己从事引流,尝到甜头后又陆续拉拢阮某等5名高中同学参与引流,在短视频平台上大量发布低俗露骨图文及音视频,再加上醒目的联系方式,广撒网引诱网友添加涉诈QQ号和微信号,进而帮助“上家”及同案人实施多起电信网络诈骗。

据了解,该工作室日均“吸粉”可达800余个,直至案发,小杰等人共帮助电诈分子骗取被害人13万余元,其通过引流从中获利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受案后,我院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主动协调司法部门为小杰等人落实了法律援助,并委托司法社工开展社会调查,全面了解其行为习惯、犯罪原因、监护教育、再犯可能性等情况。会同公安机关多次开展案件研讨,结合社会调查报告,对小杰等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社会危险性等进行综合评估,立足未成年人保护角度,就案件定性、法律适用等问题达成共识,凝聚高质效办案合力。

经查,小杰等人受利诱为电诈分子提供推广引流的帮助,我院认定其行为已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但鉴于其有未成年人犯罪、认罪认罚、退赃等从轻处罚情节,遂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6个月的监督考察期。

为了最大限度地挽救迷途少年,考察期间,我院坚持因人施策、精准帮教,持续跟踪和反馈,通过开展谈心谈话,找准教育感化点,积极进行释法说理、法治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实犯罪预防;督促监护人强化家庭教育,促进亲情修复,以司法保护推动家庭保护;定期了解涉罪未成年人的思想动态,助力扫除思想障碍,纠正行为偏差。

今年4月,小杰等人的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满,我院召开了集中不起诉宣告会,承办检察官当场宣读了不起诉决定书,并从法、理、情的角度进行了训诫教育,引领罪错未成年人重回正途,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彰显检察温情,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讲述: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晓红 整理:本报记者张吟丰 通讯员姜锦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