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上海样本|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综合楼改扩建

2024-01-12 09:12:00 - 澎湃新闻

“作为一个坐落在密集的中心城区医院门诊楼更新项目,其实是对原来院区进行的一场‘针灸式治疗’的设计。设计者精准剖析,辨症施治,克服了用地局促等困难,秉持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理念,将场地的空间价值发挥到极致,达成了新旧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实现了医疗功能与建筑空间品质的综合提升。使老院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同时也是一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更新提升的创新实践。”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沈迪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建的第一个中医医疗机构,被誉为“上海名中医的摇篮”。医院学科齐全,集医、教、研三位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是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享誉海内外。医院总部位于虹口区甘河路110号,是上海市北部中心城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疗机构。

作为一个在城市中心城区的更新项目,不仅涉及原有院区整体功能的梳理,且建设用地十分局促,环境限制因素较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多轮比较论证,拆除原有基地内四层门诊楼及二层特需门诊楼,在相应位置建设新的门诊综合楼。新建门诊综合楼的总建筑面积48744平方米,主要包含门诊、医技及住院功能。

城市更新的上海样本|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综合楼改扩建

2023年8月,门诊综合楼正式开始对外接诊营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有效提升了上海市北部中心城区的医疗硬件设施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促进国家中西医结合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更新实践,门诊综合楼改扩建设计本身就像是针对原有院区的一场“治疗”,精准剖析,辨症施治,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让老院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新旧融合

基于用地条件及功能布局的综合考虑,本项目采用简洁的矩形平面,与院区现有的高层建筑有机衔接,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蛋糕”型的通用式平面布局,即将主要疏散楼梯间布置在方形平面的四个角部位置,中间区域可根据功能进行灵活分割,也为院方未来调整平面功能提供了可实施性。

城市更新的上海样本|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综合楼改扩建

由于老院区内的既有建筑为不同年代建造,造型并不统一,立面材质和色彩也纷繁多样。在门诊楼外立面的设计思考上回归本源,从医院以“中医”为亮点的发展特色出发,新建建筑与院区现有建筑展开“形式对话”,采用面向未来、创新引领的姿态,融合现有整体而不拘泥于过去,同时,结合建筑体量,提出“大医精诚、中正鼎立”的设计理念,在立面的划分上采用与中医文化相关的“药匣”作为概念,提升了建筑的文化属性。

高效有序

院区内部交通采用单向循环模式,与城市交通形成“右进右出”的顺时针融入关系,可有效减少拥堵,提高院内外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地下室共设置机动车停车位290辆,可有效缓解院区的停车困难,并可错峰向周边居民开放,实现停车资源的社会共享。同时,设计综合考虑新建建筑与保留建筑及远期规划的衔接,预留地下空间的通道接口,并设置地上二层连廊,实现院区内立体交通运作模式。建筑内部根据洁污分流、医患分流原则分设垂直交通,提高运转效率。

以人为本

本次改扩建在功能提升的同时也改善了院区景观环境。运用绿色生态语言有效柔化建筑形象,消减高密度城市环境带来的拥挤和压迫感。引入地面景观花园、屋顶花园、空中绿色庭院及局部垂直绿化墙面,营造立体丰富的医疗景观环境,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宜人的就医空间和舒适的休憩场所。

门诊楼中心位置设置6层通高的中庭空间,为来访人群提供开阔的空间视野。中庭一侧设置自动扶梯,患者在上下的过程中可以对科室的布局一目了然。住院区域内部南北均设置庭院,极大改善病患走廊的自然采光及通风环境。内外采用一体化无障碍设计,细节处尽显人性化设计思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