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

2024-01-12 11:35:03 - 齐鲁晚报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是一所中小学班级总数达到104个、学生总数5700名、在岗教职工350多人的大规模年轻学校。学校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全面落实国家“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以“四名”引育行动为强大动力,按照“13578”办学策略,坚持立德树人,以人民为中心办适合教育。转作风、提标准,争第一、走在前,致力于加快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创建幸福学校、成就幸福教师、培育幸福学生,展现出充满活力的教育新生态。

适合文化,谱华章

学校文化铸根基。学校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感受到尊严和幸福”为办学思想,以“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为价值追求,秉承“为每一个学生的卓越发展服务”的管理理念,形成“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造就一支“有品味、有境界、有情怀、有信仰”的教师队伍;将学生培养为具备“高尚品德、高超才能、高质体魄、适应未来发展的时代公民”。学校提出适合教育“13578”办学策略,让教师成为学生生命发展中的贵人,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的样子,把教育办成老百姓想要的样子。

党建文化促发展。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四名引育·红心向党”党建品牌和“123456”支部工作法,将党的建设与学校各项工作深入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党员干部带头下沉到教育一线,践行适合教育、研究适合教育、引领适合教育发展。学校荣获滨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滨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滨州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阳信县党建业务融合试点学校。

教学相长,结硕果

强师成果显著。学校实施名校、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四名”引育工程:落实县“五个一”工程事项,组建了7名省级以上专家组成的专家库成员,并重视发挥高级人才引领作用。着力加强和改进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通过青蓝工程、主题教研、送教助研、线上团建等方式,促进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1237n”共同体梯级培养模式为行动主体,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省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3人,齐鲁名校长1人,齐鲁名师1人,市级荣誉称号12人,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21人,县级64人;省专家库成员7人;省培项目参与人员10人;市名师培养提升工程11人。今年,樊雷老师被评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张红梅老师荣获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并成立了齐鲁名师张红梅领航工作室,引领更多老师快速成长。

打造高效“适合”课堂。积极推行“学本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践行“适合课程”理念。细化教学管理,夯实教育教学常规。扎实推进“作业革命”,促“双减”有效落地。进一步完善“三三五一”主题单元式作业设计模式,研制具有一实特色的“增效减负提质赋能”主题单元分层套餐作业本,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落实“学、导、练、展、测、评”的学本理念,不断完善“四案一体”“五学”“六导”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享受学习。

2023年优质课评选中,7位老师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代表阳信县参与滨州市优质课现场比赛并获市一等奖。

实施选课走班、全员导师制。“选课走班”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每名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授课教师和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选课走班经验《让理想在“走动”中践行》在2022年3月《山东教育报》发表。 

探索九年一贯制衔接教育。近年来,学校从小初衔接的教法学法、课堂模式、资源开发、心理适应等方面入手,统筹规划九个年级的衔接教育。不断改进适合课程,重构教研组,打破小初教学隔阂;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课程综合化;教法学法衔接,构建“一课题四阶段一载体六环节(1416)”的新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评价壁垒,建立中小学“学分制”一体化评价体系等。经过近3年的实践探索,小初衔接育人成效显著。改革经验《适合教育,让人生出彩》在《教育家》2023年第5期发表。

最新科研成果:《三步走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初衔接策略研究》以及学科育人市级专项课题2项、名师工作室专项课题3项完成结题鉴定;9个县级课题结题,目前在研市级课题3项,县级课题11项。2023年11月我校申报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两翼”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模式的探索》成功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名单。

学校获评首批滨州市教学管理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特色教育,铸辉煌

积极开展德育一体化实践。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校园、从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乐学、善学,会生活、会做人。德育活动课程化,享受全程陪伴。学校在开学的第一周开展培养习惯的“入学课程”,学期最后一周完成学会感恩的“离校课程”;书香阅读常规化,丰厚文化底蕴。每班一节阅读课,每天阅读1小时,每周一次阅读分享,每学期举办诗词大会、读书节等大型展示活动;学校定期开展“小淑女”“小绅士”“阳光男生”“秀慧女生”评选,以及“六必须”养成教育等活动。有8名学生获阳信县“美德少年”荣誉称号,阳信县红石榴青少年宣讲团成员10人,8名学生获滨州市诗文诵读小名士、感恩小明星、才艺小能手。

落实“双减”,提升素养。实施“1+1+3”培养体系。扎实开展特色社团活动,音乐类社团9个、美术类社团8个、体育类社团15个、创新类社团5个,围绕核心素养,每个学生至少培养一项兴趣特长,艺体素养持续提升。举办校园艺术节、美术作品展,大量优秀艺术作品涌现;900多名小学生表演的大型团体操《扇舞飞扬》登陆《学习强国》,并入选山东省中小学“正能量·大流量”优秀视频;校歌《未来有我》荣获滨州市创作传唱一等奖;开展丰富的体育健康活动、参与多项赛事频频获奖,实现学生健康成长。

落实家校共育,全环境立德树人。搭建多个家校沟通平台,通过学校公众号和班级视频号宣传、教师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形成家校共育、全环境立德树人合力。学校教育集团多次举办专家学者引领的“教育强国—校家社协同育人促发展”论坛,提出了“四全四维十融入”家校社共育一体化模式。助力学生健康发展;注重师生心理健康,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开设班班“心语信箱”、开放“学雷锋驿站”,打通心理疏导、家庭教育,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家校共育纳入发展全局》,被中国教育报报道。

耕读研学,五育融合。建成现代劳动教育基地“萌园”,加入全国“行知行”实践教育课程联盟,开发五育融合十大类实践教育课程,组建了以劳树德品格美、以劳增智思维美、以劳健体体质美、以劳修身习惯美、以劳养性勤劳美、以劳传承匠心美、以劳创造创新美、以劳助人奉献美,以劳体验敬业美的“五育十美”实践教育课程群。借助中国科学院和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组委会举办的“太空种子种植”活动开展火星农场项目学习活动,打造以“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为主的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学生的多篇研究论文、创新成果在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在各级创新活动中获奖,激励学生努力成为未来需要的人才。

服务民生,勇担当

创建更适合的学习环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建1000千伏变压器一套、教室安装空调200多台;建设高标准劳动教育基地,种植中草药、航空种子植物、五谷等作物40多种。建有芙蕖园、农耕文化展示园、无土栽培示范园等,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劳动场所,开展劳动研学活动近百次;实施防水、亮化改造工程:对教学楼、综合楼等进行屋面防水施工作业、学校整体亮化改造工程;协调县城投集团投资100多万元为学校重建综合楼前广场。

学校建立了领导值班、教师执勤、保安值守“立体式”护学岗,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学校食堂,严把食品质量关,用心、精心、暖心,为学校师生服务。先后被授予滨州市“清洁厨房示范单位”“山东省中小学校星级食堂”称号。

回首耕耘路,展望新征程。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承载着梨乡的深厚文化,传承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与梦想,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不断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努力办一所大气的学校,一所有正气、有底气、有名气的学校,一所让全体师生都感受到尊严和幸福的学校。为擦亮教育名片,续写教育辉煌,建设现代化幸福阳信,跑好第一步、跑赢新征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