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开辟文化繁荣发展新路径

2024-11-12 07:02:06 - 媒体滚动

转自:前线理论圈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根本目的就是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重新规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技术路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在新赛道上健康繁荣发展。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开辟文化繁荣发展新路径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技术基础被颠覆,以往的技术路线、建设路径已经不再适应,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是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都面临重构、再造的艰巨任务。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根本目的就是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重新规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技术路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在新赛道上健康繁荣发展。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重申:“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2024年3月,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在主要目标中提出,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技术性、专业性都很强,可以用“两侧四端”来描述其框架,两侧分别是供给侧、需求侧,四端分别是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资源端是收藏或保管文化资源的机构,像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以及文艺中心、考古研究所、艺术院校等高校科研机构,也包括已建数据库(媒资库)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社、出版社等文化生产机构。生产端是文化数据采集、加工生产的机构,资源端和生产端往往是重叠的,但不完全等同。消费端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主要是电视机、户外大屏、手机和移动终端,线下主要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校、新华书店等文化教育设施和旅游服务场所、社区、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云端主要包括依托有线电视网络而形成的文化数据服务中心和依托文化产权交易所而形成的文化数据服务平台。需要注意的是,云端部署在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而形成的国家文化专网,而不是互联网,这是理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技术路线的核心点。云端的功能是链通资源端、生产端和消费端,服务于文化资源数据的存储、传输、交易和文化数字内容分发,为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服务。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开辟文化繁荣发展新路径

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在时间上是继起的。资源端的文化资源进入云端交易;生产端拿到文化资源进行解构、关联、重构,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数据,即二次创作,生产出文化数字内容再进入云端进行交易;通过国家文化专网多网多终端分发,进入消费端。目前,多元主体基于国家文化专网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已开发多项服务,包括数据安全、数据确权、数据交易、数据分发、数据加工、数据资源入表、人工智能、算力等。文化机构只要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就能够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

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旨在构建一套从文化资源到文化生产再到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的全新体系。从供给侧到需求侧,从资源端到生产端再到消费端,从数据采集、解构、关联到重构、呈现、体验,通过国家文化专网真正实现“一网通”,并催生出跨越“数字鸿沟”和贯通“数据孤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依托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优化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覆盖面,推动服务普惠应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到达率、及时性,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也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点任务,具体措施有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推动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演艺等传统业态升级;培育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支持法人机构和公民个人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开设“数据超市”,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推动文化产业与新型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等。

作者:高书生,中共中央宣传部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文章来源:节选自《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前线》杂志2024年第11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王晓方

网络编辑:徐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