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把水烧开再喝,可去除水中84%的微塑料

2024-11-12 07:31:07 - 瞭望东方周刊

转自:瞭望东方周刊

目前,微塑料治理主要处在“筛、评”环节,即摸家底、作评估。

你知道吗,把水烧开再喝,可去除水中84%的微塑料

被不少家庭用来洗碗、擦灶台的清洁海绵(密胺材质),每磨损1克,可释放650万个微塑料颗粒。这是2024年6月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的研究发现。

近年来,国际上有不少关于微塑料颗粒的研究报道。

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委托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人均每周通过饮用水和食物摄入约5克微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的重量。

2024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研究报告称,每升瓶装水中平均含有约24万个可检出的纳米级塑料微粒。

这些科研数据在大众媒体上转载后,引发公众关注和担忧,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

“吃下去的‘银行卡’大部分都会通过粪便排泄出来。尽管有一些纳米级塑料颗粒确实会进入人体血液或组织,具有潜在危害,但目前还缺少足够确切的证据,表明这些塑料颗粒会直接导致某种疾病的发生。”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磊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这一领域,科学界已有一定研究发现,但也一直存在争议。”

认识微塑料

细如尘埃的微塑料,长期广泛存在于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中,通过大自然循环,遍布地球各个角落。

据相关国际学术期刊披露,2022年,科研人员从南极洲最大冰架——罗斯冰架沿线的不同地点采集了19个雪样本,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此前,在南极洲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弹尾虫体内也发现了微量聚苯乙烯碎片,证实微塑料已进入地球上最偏远地区的陆地食物链。

在太平洋底的马里亚纳海沟,部分区域的微塑料含量高达每立方米20万到200万个。2020年初,这里还发现了一种端足类动物,因体内充满塑料垃圾,被命名为“塑料钩虾”。

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曾采集了不同高度(最高海拔8440米)的溪流和降雪样本,发现所有的样本中都含有微塑料,平均每升含有30个微塑料颗粒。

不仅极端自然环境,人体也面临着微塑料暴露的风险,许多科学研究已经在人体血液、母乳、肺、心脏、睾丸甚至胎盘等组织器官中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张铭团队曾在人体颈动脉、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的17个组织样本中,均检测出微塑料,表明微塑料是可能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因素之一,但至于是否为明确危害,还需要临床数据进一步验证。

“微塑料这一议题起源于环境科学,近几年才有生物医学的科研人员参与其中,目前更多的研究聚焦于上游的环境暴露、人体组织检测。”张铭表示。

你知道吗,把水烧开再喝,可去除水中84%的微塑料

什么是微塑料?

狭义的微塑料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

微塑料从哪里来?

其来源大致分为两类:初级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

初级微塑料是指人类活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微塑料,比如化纤衣物洗涤过程中释放的纤维,以及牙膏、洗面奶等洗护用品中添加的塑料微珠等。

你知道吗,把水烧开再喝,可去除水中84%的微塑料

次生微塑料指尺寸较大的塑料废物,如塑料瓶、塑料袋、塑料薄膜等,在环境中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逐渐破裂分解形成的塑料微颗粒。

微塑料进入人体,主要有食物摄入、呼吸吸入、皮肤接触三种方式,食物摄入是目前公认的最主要途径。

“恐惧源于未知,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汪磊表示,对于微塑料,公众无需过分焦虑。同时,可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防范。如用玻璃或陶瓷容器替代塑料器具;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盛装过热食物、油脂性食物,避免将塑料包装的食物长时间冷冻;使用微波炉加热时,尽量不用保鲜膜覆盖食品;经常打扫、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减少微塑料通过灰尘进入人体等。

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教授李战军和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永平团队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只需将水烧开,就能去除水中84%的微塑料。其主要原理是,硬质水在煮沸、冷却后,水中的碳酸钙会变成固态,这些固态碳酸钙颗粒的沉降过程会把水中的微塑料一起“打包带走”。所以,水烧开后可沉淀一段时间再喝。

微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和抗生素,被称为新污染物“四大家族”,但2022年底发布的国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收录的14类物质中,微塑料尚没有被纳入。

“微塑料领域的相关技术储备仍待夯实,因此在国家层面,治理步伐相对谨慎。”汪磊表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的总体工作思路为“筛、评、控”和“禁、减、治”,目前微塑料治理主要处在“筛、评”环节,即摸家底、作评估。

据汪磊介绍,很长时间内,微塑料检测是以显微镜下观察计数颗粒为主,但该方法不适用于亚微米和纳米级别的塑料颗粒,2016年,其团队开发出了基于质谱技术的检测分析方法,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已被众多国际相关机构采用。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于2024年4月发布本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共收录15类物质,前14类与国家清单一致,另新增微塑料为第15类。河南省于7月底发布本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亦在国家清单基础上新增微塑料为第15类。

聚集合力

“国家对塑料微珠的治理成效值得点赞。”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理事、前任总干事刘金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磨砂牙膏、磨砂洗面奶、去角质磨砂膏……这类产品曾经风靡一时,现在已难觅踪迹。部分产品的“磨砂”,就是使用的塑料微珠,它是初级微塑料的一大来源。

2020年1月,我国明确要求: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在某知名化妆品官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看到,网页中有专门针对“什么是微塑料”“微塑料的来源是什么”“解密化妆品中的微塑料”的科普文章,并申明其所有去角质类、冲洗类(如沐浴露、洗发水)等产品,目前均已不再使用微塑料成分。

“国家政策自上而下在完善,消费者通过选择更加绿色的产品自下而上在‘使劲’,处于中间环节的企业就自然会作出相应调整。”刘金梅表示。

汪磊也向《瞭望东方周刊》展示了一个行业资讯网页,大致内容是:2022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首个由100%植物材料制成的可降解塑料瓶;约10年前,该公司曾推出世界首个由30%植物材料制成的塑料瓶。

“由于成本原因,植物基塑料瓶并未大范围应用,但它为解决微塑料风险指出了一个较好的方向。”汪磊表示,“微塑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塑料制品。用生物质制作可降解塑料产品,在节约化石资源的同时,还可从源头削减微塑料污染。”

近几年,“以竹代塑”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环保产业新赛道。

你知道吗,把水烧开再喝,可去除水中84%的微塑料

2024年10月17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以竹代塑:中欧非竹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合作论坛现场。图为用竹子做成的茶具(孟鼎博/摄)

“竹子具有代替塑料的潜力。”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尹刚强表示,“竹子生长迅速,兼具硬度和韧性,竹纤维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尺寸稳定性等,这些特性拓展了竹材加工的方向。”

8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第77期“科学咖啡馆”沙龙活动上,尹刚强作了一场演讲,主题为“神奇的竹子”。他介绍,目前,竹纤维被广泛应用于造纸、餐具、服装、包装等领域,以竹子为材料的产品已超过1万种。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同年,我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发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拥有“中国竹乡”美誉,境内拥有竹林面积约100万亩,现已成为“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当地企业浙江森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的竹纤维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可在6个月内完成自然降解,降解度达到93%以上。从2019年起,安吉县在医院、商超、农贸市场等地推广此类塑料袋超200万只。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中国可降解塑料产业产能已达80万吨,是2019年的3倍以上。

变废为宝

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领奖服延续“冠军龙服”的设计,将“龙鳞”“龙须”等元素与刺绣、拼接等工艺相结合,向世界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领奖服竟是以废旧塑料瓶为原料制作而成。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再生塑料分会执行主任周长赛介绍,巴黎奥运会领奖服使用的是再生涤纶等环保面料,而再生涤纶的原材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饮用水塑料瓶。“这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也是塑料循环利用的一种方式。”

塑料瓶不仅可以制成衣服,还可以制成更加柔软的丝巾。

7月11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展示了一条彩色的丝巾,丝巾上绘有漂亮的热带鱼、珊瑚、水母等图案。这条丝巾由3个废弃塑料瓶制成,瓶子来自广州南沙区的公益净滩行动。

塑料瓶如何“蝶变”成为丝巾?据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副秘书长杜宇燕介绍,塑料瓶先经过清洗、破碎、高温浸洗、多道漂洗、脱水和自动分选等一系列工序,再经熔融、挤压、过滤、造粒等步骤,成为聚酯颗粒;聚酯颗粒经高温拉丝成为纤维,再生成为纱线,经过织布、印染,最后被制作成丝巾。

科技创新让原本被丢弃的塑料瓶得以“重生”,减少了对于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也减少了塑料垃圾对环境的伤害。

“在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方面,期待有更多进展。”汪磊表示,“这对微塑料治理意义重大。”

4月,《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2023年度》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为1900万吨,较2022年增加100万吨;2023年国内再生塑料产量约为1600万吨,较2022年增加50万吨;预计2024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将增长至2100万吨,废塑料回收价值达1100亿元。

为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支撑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我国国家标准《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指南》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将更好地促进塑料制品“变废为宝”,对于塑料污染治理、促进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你知道吗,把水烧开再喝,可去除水中84%的微塑料

2023年11月9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展区某企业展台,工作人员向观众演示环保产品“生物塑料用改性剂”的效果(张建松/摄)

近年来,国内塑料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频频出台。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中,要求进一步完善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到2025年,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在源头减量方面,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00万个。

在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明确提出“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这是“新污染物”第三次、“塑料污染治理”首次出现于《政府工作报告》。

减塑、限塑、治塑早已成为全球共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1950—2017年期间,全球累计生产约92亿吨塑料,其中塑料回收利用率不足10%,约有70亿吨成为塑料垃圾。预计到2040年,全球每年将有约7.1亿吨塑料垃圾被遗弃到自然环境中。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24年世界地球日主题就是“全球战塑”(Planetvs.Plastics)。

世界地球日始于1970年,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之一,每年有190多个国家、超过10亿人参与相关活动。

1972年首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此后,国际上要求就塑料污染问题制定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的呼声日益高涨。

202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通过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议,正式启动首份全球终止塑料污染国际文书的磋商,业界称其为全球塑料公约,也称其为首个全球“限塑令”,对其寄予厚望。

2024年10月,塑料污染治理国际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的100余位代表出席,共同探讨中国及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进展和挑战,分享最佳实践。

研讨会上,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首席科学家肖学智表示:“期待第五次政府间谈判能达成一份有雄心且切实可行的全球塑料公约,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更广泛的塑料污染治理全球共识。”

据悉,在经历了四轮政府间谈判后,2024年11月,全球塑料公约最后一轮谈判将在韩国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