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李文红: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2023-12-12 14:04:00 - 中国经济网

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在近日举办的2023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红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坚持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定位,以财富管理等为发力点,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以首善标准推动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2022年我国资管行业总规模超14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李文红介绍,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拥有完备、优良的金融要素资源,金融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贡献达20%。

李文红表示,北京发展财富管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财富管理需求旺盛。北京是全国的资金汇集地,金融资产总量超20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截至2022年末,在京各类资管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36万亿元,占全国的26%,拥有千万元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居全国第一。

二是行业发展生态完善。北京汇集了门类齐全、经营活跃的各类资管机构,拥有金融产品发行交易和登记结算托管等各类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全国1/4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近一半的保险资管机构、1/4的公募基金均设在北京。

三是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两年来运行平稳,上市公司数量达到开市时近3倍,市场活力逐步释放,近期中国证监会发布了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19条意见,推动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800家,直接融资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基础设施公募REITs规模全国居首。

四是改革开放试点政策集成。金融领域“两区”建设深入推进,北京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2.0方案获批,一批标志性金融机构和改革开放成果落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首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北京绿交所获批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

五是营商环境包容开放。证券、基金、期货国际执业资格认可全部落地,高端境外人才从业便利度显著提升。依托“服务包”机制,为在京金融机构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保障。率先在全国建立PE/VC被投企业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机构在京投资回报和成功率。(经济日报记者马春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