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商业模式 实现产能共享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经过20余年发展,光伏行业在阶段性产能积压背景下出现价格下滑,洗牌速度或将加快。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过40%,电池片和组件价格下滑超过15%。光伏行业整体利润被压缩。一些不具备优势产能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而具备研发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降本增效等方面,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全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晶优光伏集团(以下简称“晶优光伏”)创始人、董事长武飞日前接受中华工商时报采访时表示,晶优光伏致力于成为专业的产能共享者、提供者,其创新的代工模式,作为光伏行业新型商业模式,或将成为化解行业产能积压的创新解决方案,帮助实现全球光伏资源的优化配置,填补行业空白。
记者:光伏是清洁能源,关系到绿色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晶优光伏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应对光伏行业出现的整体性变局?
武飞:国家对光伏行业是非常重视的。2024年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既有建筑屋顶加装光伏系统、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等助推光伏行业发展的7条举措,无疑为光伏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将乘政策东风,努力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也应当客观地分析看待光伏行业当前出现的挑战。2020年是个重要时间节点,那年,得益于技术进步,平价上网得以实现,加上“双碳”战略实施,推动光伏行业进入市场化元年,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行业爆发导致产能扩张。在产业链上游,作为原材料的硅料需求量急剧增加,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急剧上涨,仅一年半时间,硅料价格从5万元/吨上涨到36万元/吨。继而引发光伏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资本(其中既有业内资本也有行业外资本)大量涌入,致使光伏行业整体出现非理性扩张。2023年出现产能大爆发,2024年,不可避免地出现阶段性产能积压、供大于求,致使产品价格下滑。
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光伏行业将整体进入洗牌年。
早在2019年,我和同事们就预判会出现行业性产能积压,并提出“共享产能”概念,预言这是能够化解积压产能的解决方案。
后来的情况印证了当初的判断。由于产能积压导致大量产能被闲置,在产能积压高峰期,许多企业的产能闲置率高达50%,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流通渠道,这些闲置产能无法进行流通,因而造成库存大量积压,资金效率降低。而要化解这一危机,在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
创新涉及技术、产品、商业模式。晶优光伏选择后者——当有的企业都在做组件品牌时,我却放弃品牌路线,而是以“服务全行业,定制全世界”为理念,为行业提供代工服务。这就是我们创新的商业模式。
晶优光伏于2020年成立,2021年8月投产,迄今已成立四年,投产三年,取得了较大发展。2022年、2023年,同比增长均在400%以上,为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提供代工服务。这些都验证了我们这个商业模式存在的可行性。
倚靠代工,越来越多光伏企业发现,产能可以定制,以销定产成为现实,自身可以专心从事研发、品牌和营销。光伏行业需要一个大规模的代工厂,就如同手机行业的富士康、半导体行业的台积电一样。
目前,在光伏行业里,只有晶优光伏一家企业坚决不做品牌,全心全意只做专业代工服务。
记者:请你详细介绍新的商业模式?
武飞:晶优光伏作为一家生产性服务企业,自身没有品牌,但为其他品牌企业提供代工服务。我们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都是应客户要求,依据合同为客户生产的。产品由客户进行验收,合格后就可贴上他们的品牌并发给他们的客户进行安装。
代工模式让创业者或品牌商能专注于核心业务,如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将生产外包给专业代工厂,以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们的代工分为两种模式,OEM和ODM。
在OEM模式下,由品牌方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委托制造商按照品牌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及要求进行生产制造。这种模式下,品牌方拥有对产品的绝对控制权,而制造商更像一个生产车间,按照品牌方的要求进行产品生产。
在ODM模式下,采购方委托制造方提供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后期维护的全部服务。这意味着制造商不仅负责生产,还参与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这种合作模式使得制造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自身设计和生产能力为采购方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代工模式使创业者或品牌商无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生产线、购买设备和原材料,从而避免高昂固定资产投入。通过与专业代工厂商合作,创业者能够更轻松地筹集资金,快速启动项目,并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
随着闲置产能规模日益扩大,光伏行业进入微利时代。晶优光伏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产能、灵活调剂峰谷,实现全球光伏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从根本上为行业提供化解产能积压的方案。
由于在光伏行业,各家企业产品存在同质性,技术标准大抵相当,晶优光伏有能力为行业内大多数企业生产产品——按照客户要求,为客户进行产品定制化生产。而晶优光伏作为代工厂,客户有需求可随时找上门来,我们来满足其需求,甚至提供包括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等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由于我们按照错峰模式进行生产,即这个月为企业甲生产,下个月为企业乙,再下个月为企业丙……发挥行业里削峰填谷的作用。按照这样的模式,产能利用率高,有效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记者:这个模式怎样能够确保实现?如何能够整合产业链各个环节?如何解决可能涉及的标准统一问题?
武飞:我们应用MES系统,即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传递优化,完成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MES系统通过信息传递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生产调度、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等,下达并跟踪车间计划的执行、实时监控所有资源的状态,在发生实时事件时及时作出反应和报告。这就确保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完全置于监控之下。
我们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管理经验都受到了检验。商业模式也被越来越多企业所接受。基于产品同质化、设备同质化前提,目前只进行光伏组件代工服务。光伏组件是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能够通用的。不同企业对技术标准可能存在细微差别,只要对设备进行微调,并将生产时间错开就能满足。
我创办晶优光伏就是为了落地运行这个商业模式。光伏行业里需要有这样一家企业存在。晶优光伏应运而生,填补行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