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智慧之光”在襄阳点亮

2024-12-12 06:36:29 - 湖北日报

2024年湖北“智慧之光”在襄阳点亮

12月11日,2024年“智慧之光”活动在襄阳举行。

2024年湖北“智慧之光”在襄阳点亮

2024年湖北“智慧之光”在襄阳点亮

李德仁(左上)、张清杰(右上)、李培武(左下)、傅正义(右下)四位院士视频寄语。

2024年湖北“智慧之光”在襄阳点亮

2024年湖北“智慧之光”在襄阳点亮

2024年湖北“智慧之光”在襄阳点亮

徐卫林院士现场演讲解读产业发展趋势。

2024年湖北“智慧之光”在襄阳点亮

15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在活动中签约。

2024年湖北“智慧之光”在襄阳点亮

“智慧之光”创新实物展引人入胜。

12月11日,“智慧之光”又一次照亮荆山楚水。

正值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部署,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由湖北省人社厅和襄阳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智慧之光”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古城襄阳火热上演。

怀揣创新的理念、前沿的技术,我省院士、各领域高层次专家、高校、市州人社部门、企业、银行、投资机构代表等320余人齐聚一堂,共赴“智慧之光·智汇襄阳”的年度之约,共襄2024年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专家成果转化的盛事。

从省人社厅了解到,“智慧之光”活动是我省促进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的“金字招牌”,自2018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七届。今年,“智慧之光”活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首次走出省会武汉,在市州举办,旨在推动湖北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加快在地方转化,助力湖北省先进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突破性发展,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全省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入,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智慧之力”。

激活先进制造业升级之路的“智慧火种”

这是一场“智慧之光”与“智慧之城”的深度结缘。

当日上午9时许,省人社厅主要负责人以一段激情洋溢的演讲,拉开了2024年“智慧之光”活动的序幕。

楚人,自古就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楚人的先祖曾生活在襄阳境内的荆山、沮漳河、蛮河一带,赋予了这片土地优秀的创新基因。

襄阳,千百年来贤才辈出,是一座“智慧之城”。“智圣”诸葛亮曾隐居于襄阳,提出传诵千古的隆中对,留下了“功盖三分国”的战略智慧。

唐宋以来,这里是人才汇聚的胜地,李白、王维、孟浩然、米芾等众多名人慕名而来,留下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擦亮蜚声海内的人文底蕴。

新时代的襄阳,是襄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核心引擎,是中部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该市聚力发展“144”产业集群和“6+2”重点产业,奋力打造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工业名城”注入了新动能。

该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我省人社部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一年一度连续开展“智慧之光”活动。“智慧之光”已经成为有效对接专家成果和地方需求的重要平台,累计发布湖北专家成果和市州企业需求2600余项,吸引了1000余位院士、高层次专家参与,100多位专家成果落地转化。

一路走来,“智慧之光”持续点亮高层次专家人才的创新创业梦想,张晓星博士与楚云机电合作的环保绝缘气体开关柜项目落户襄阳,邓亚光博士自主研发的“先知系统”高端医疗项目落户宜昌,全琎博士创办的海亿新能源智能制造基地落户咸宁;聚智聚力,“智慧之光”成为链接创新人才和湖北发展的桥梁纽带,闫大鹏、刘滨磊、桂裕鹏、杨代常等科技领军人才竞相扎根湖北,很多专家在“智慧之光”活动中坦言“湖北是创业的沃土”,直抒看好湖北、深耕湖北的信心与决心。

“希望襄阳能够将这次活动的契机转化为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先机,激活先进制造业升级之路的‘智慧火种’,实现更多‘襄阳制造’到‘襄阳智造’的华丽变身!”该负责人表示,各级人社部门将当好政银企校对接“联络员”、成果收集“侦察兵”、成果转化“经纪人”、专家团队“服务员”,让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效有机衔接,让更多的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更多“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发展之果”。

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热切期盼各位院士专家、企业家朋友关心襄阳、支持襄阳,多到襄阳调研指导、传经送宝,深化与襄阳的务实合作,与我们一道点亮更多智慧之光!”活动中,襄阳市委有关负责人向与会的专家人才发出热情邀约。

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襄阳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构优化“1+7”人才政策体系,大力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人才等各方面人才,深入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襄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湖北隆中实验室、航天42所、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投入使用,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4.2万人,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500多家,成为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创新驱动示范市”。目前,该市正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的重要要求,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高效协同,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围绕重点产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该市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生态、加强创业扶持,用心用情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周期服务,培育科技创新的热土、成就梦想的沃土。

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来到现场,发表主旨演讲,不仅回顾了湖北省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更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前瞻性的眼光,剖析了湖北新材料发展的环境与趋势。徐院士呼吁高层次专家人才与襄阳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探索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路径,并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创新创业中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既要有坐冷板凳的定力,也要有仰望星空的豪情。随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彭智勇,以《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先进制造业》为题作了学术演讲。

场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正义发来寄语视频,对本次活动寄予厚望。“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智慧之光’活动为全省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中小型科技企业产业创新等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对打通科技成果到新质生产力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把自身科研工作跟国家的需求和湖北省产业发展相结合,努力把论文写在荆楚大地上。”院士们的期待与鼓励,如春风化雨,带来阵阵暖意。

一批成果、项目、人才“用”到产业上

发布一批成果,促进一批签约;汇聚一批人才,服务一方产业。

一直以来,务实重效都是“智慧之光”活动最为鲜明的底色。本次活动中,与会各方紧扣汽车装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先进制造业,成功促成15个成果转化签约项目(金额9174万元),10个揭榜领题签约,5个引才企业与博士签约,签约项目涵盖芯片研发、AI大数据运算、节能环保等前沿科技,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转化为热气腾腾的生产力。

在签约的15个项目中,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赵齐乐教授签订了《一体化激光轨检小车项目》。该项目将以亚米级和厘米级的定位精度,适应长轨道的惯性导航系统及精度要求,保证高速运行的列车在隧道群路段的定位需求。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环境地质中心与湖北文理学院城乡环境研究中心马婷婷教授签订了《磷石膏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将研究引进磷石膏大量化应用新技术及成果,提高襄阳市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促进无害化、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在揭榜领题项目中,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陈云峰教授成功揭榜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耐高温绝缘聚硅氧烷改性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该技术计划投入1000万元进行升级攻关,开发对环境友好型的聚硅氧烷基改性材料。

在省市高层次专家创新成果发布环节,武汉纺织大学崔永明副教授、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余锦扬、湖北文理学院吴华伟教授先后登台,发布了《再生微米级粉体材料》《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3.0》《新能源运载装备状态感知与协同控制》三项创新成果,都与襄阳当地产业有较高的关联度,吸引了多家企业及投资机构前来“求合作”。

其中,崔永明副教授所在团队研发的新产品以废弃天然纤维为原料再生纤维和再生微米级粉体材料。再生纤维强度高、可降解,目前已作为纺织品后整理剂和内墙漆涂层使用,在抗异味、色彩、吸湿回潮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性能,还可以用在化妆品、颜料、油墨、3D打印等多个领域。吴华伟教授针对我国商用车座舱产品种类繁多、迭代慢、驾驶状态监测预警技术较单一、视线盲区大、人机交互信息有延时、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与东风电驱动有限公司联合,创新性提出商用车智能座舱域融合辅助驾驶域的通用化智能座舱架构,开发了具有自主产权的商用车智能座舱软件开发工具和自动化测试设备,研发了复杂环境下商用车座舱内外多信息状态感知及预警技术,可推动实现我国商用车座舱系统从“机械电子化”到“智能网联化”的跨越。

活动中,人保省公司和工行省分行也分别发布了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金融新产品,为我省高层次专家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投融资服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