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金陵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南京探索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瑜 邢虹
清晨,冬日的暖阳在南部新城油库公园附近空旷的土地上投下光影,俯瞰,地上有很多坑道,周围进行了标记和保护。在不久前这里引起全国关注——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了三国东吴张昭的家族墓。
与这里的安静相比,位于中华门外的西街遗址一派繁忙景象。继发现3100年前的长干古城后,这里又发现了六朝梁代时期的御道和国门遗址。考古挖掘、资料整理、出土遗物初步修复……考古人员正在为验收工作做准备。
彼时,在距离张昭家族墓不到10公里的地方,南京博物院,等待参观的观众已排起了长队,阳光下,一排整齐的影子。
这里是南京。
从考古发掘的遗址保护现场,到展现中华文明的博物馆,文物古迹粲然可观,文化遗产多姿多彩,古今交融、灿烂辉煌的文化长卷正在绘就。
保护,考古前置让璀璨文明闪耀当代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作为三国东吴重臣,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所以,当南京发现张昭墓的消息传出时,立刻引起全国网友特别是三国迷们的关注,几乎是全网“围观”张昭墓考古发掘。
8座墓葬“一”字排开,墓向基本一致,墓道、墓坑、砖室、排水沟清晰可见……考古发掘现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部负责人陈大海带着同事们做着记录。
“最西头的这个就是张昭墓。”陈大海对这里的每一块泥土都了然于心,这里每一寸土地都经过考古人员手铲的“检阅”。验证张昭身份的两方龟纽金印就是在墓中发现的,阴刻印文非常清晰,分别为“辅吴将军章”和“娄侯之印”。“拥有这两个名号的人,一查就知道是谁,再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墓葬形制结构所体现的年代特征,确定墓主为张昭。”陈大海说。
张昭家族墓的发现,是南京考古前置做法取得的又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典案例。
南京遗存星斗,文脉绵长,如何让藏在地下的璀璨文明映照当代?如何让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1999年,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在全国率先提出“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制度,明确“先考古、后建设”。2016年《南京市地下文物考古工作办法》施行,明确提出“先考古、后出让”。2019年《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进一步强化了“先考古、后用地”制度。
2017年以来,南京市年度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量位列全国第三。近五年,共完成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160个,合计面积1.169亿平方米,完成发掘面积约15.55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标本约22475件。依法应开展的考古项目,出让前完成考古率100%!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如何同频共振?南京答卷这样书写。
探源,3100岁的“老南京”与你“相见”
古长江和古秦淮河环抱,在江河交汇的土地上,城墙与壕沟筑起牢固的防御体系,先民在城内安居乐业,他们举行祭祀仪式,祈祷风调雨顺……
回望3100年前,你将看到长干古城,商周时期的南京。
中华门外的西街遗址,在2023年底因为长干古城的发现而备受瞩目,当时,这里的考古工作已开展近7年。自2017年起,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西街地块开始了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2020年开始转为主动性考古发掘。
陈大海是考古的参与者,也是长干古城被发现的见证者。
长干,南京最早的地名。随着主动性考古发掘进展,遗址地块北部一处台地最先呈现,台地东缘环状壕沟保存较好,多道商周不同时期的环壕出现在考古人员眼前,继而,墙基与门道、水井、猪祭祀坑等相继被发现,陈大海和他的同事们兴奋不已……
“在古代防御设施中,壕的出现比城更早。以城墙与壕沟相配合的防御体系,是古代城池的重要标志。”陈大海说。
西街遗址考古共计发掘面积12000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500余处,出土各类考古标本10000余件,出土文物以商周时期为主,很多出土标本在造型、纹饰等方面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交融、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2023年12月19日,“长干古城——南京西街遗址重要成果专家论证会”上,权威历史考古学者认为:西街遗址发现3100多年前商周时期的“长干古城”,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年。
长干古城现身,3100岁的“老南京”,拂去千年历史尘埃,与今天“相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他指出:“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今天,在长干古城的遗址上,遗址公园、博物馆正在筹建,这正是守护绵长文脉的最佳作答。
赓续,在保护传承中汲取前进力量
深秋初冬,六朝博物馆网红落地窗外,又是另一幅美景——金黄的梧桐是这个季节“最南京”的标志之一。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来到南京,博物馆一定是很多游客必须打卡的地方。
博物馆,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在博物馆之城南京,每每有博物馆“上新”,必然引起一波“围观”,在博物馆,观众遇见历史,展望未来,传承文脉。
今年开学季,南京高校大学新生“第一课”有点不一样——首届南京高校“博物馆”联展让大学新生直呼惊喜。收藏各类文物近十万件(套)的南京大学博物馆、江苏珍稀动植物标本数量最多且种类最全的南京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博物馆、国内唯一以指纹文化为主题的江苏警官学院南京指纹博物馆……26所在宁高校藏着67个“博物馆”,作为新生“第一课”,他们通过高校博物馆这个窗口,了解高校、了解南京,融入南京、爱上南京。
“这本手抄本作为邓中夏亲笔手抄,独一无二并保存完好,讲述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山川地貌等,价值极高。1959年由邓中夏烈士之妻夏明捐赠,是国家一级文物。”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庆前夕,“文言物语”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文物藏品鉴研会举办,包括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30件“红色传家宝”走出文物库房和公众见面。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催人奋进。
2016年起,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发起了抢救性的文物征集活动,并于2019年将其命名为“红星计划”,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赴国内外开展大寻访,越来越多“红色传家宝”跨越千山万水回家。
保护、发掘雨花英烈文物是南京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厘清“红色家底”并保护利用,南京对梳理出的165处红色文化资源点进行了规划编制,2019年制定并公布《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2021年7月1日起,《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施行,标志着南京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作为全国首部具体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点”上的立法实践,2022年4月5日起,《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条例》也正式施行。
南京,在赓续红色血脉中不断汲取前进力量。
创新,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新生
老旧的民居、狭窄的巷道、叫卖烧饼的小贩、骑着电动车的快递员……舞台帷幕徐徐拉开,南京老城南小西湖街区曾经的模样展现在观众眼前。这是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
小西湖街区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风貌区之一,也是南京明清风貌特征保留较为完整的居住型街区之一。2022年,小西湖城市更新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南京市话剧团根据小西湖街区改造真实故事创作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于当年9月首演,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荣获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伴随保护工作而创作的文化产品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小西湖街区改造和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不正是最生动的诠释吗?
今年10月,因朱自清的《背影》而被人们称为最文艺火车站的南京浦口火车站街区开街,迅速成为南京的文旅新地标。
也是10月,作为南京28个历史风貌区之一的宁中里建筑群(宁中里小区),正式启动更新改造工程,这处87岁的建筑群将在还原历史风貌的同时,提升居住的安全性,让居民过上与时俱进的新生活。
“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出。
坚持保护修缮与探源开发并重,将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延续城市文脉,留下城市记忆。在南京,正有越来越多的历史风貌街区,在讲述着这样的故事。
大型城墙光影秀《心印·中华门》带市民游客沉浸式了解城墙历史;暮色降临,夜间的瞻园,光影交织,曲韵动人,南京首台全面沉浸式互动戏曲园林实景演出《金陵·王府往事》融合园林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让游客了解南京历史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坚持人文融通与经济浸润并重,激活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价值。近年来,南京推出“夜之金陵”等夜经济品牌,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给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文化消费与精神富足实现双向奔赴。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
南京,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以尊崇敬畏之心赓续文化血脉、传承民族之魂,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