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赚的每一分超额的钱都是对情绪消耗的补偿

2024-03-12 16:56:54 - 市场资讯

投资如是,工作亦如是。

周末和家人聚会,席间开玩笑说起,理想的工作状态,答曰“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有这样的工作吗?全部满足的可能真的很难有,所谓赚钱别想当官,当官别想赚钱。当然,这里的“官”其实是泛指,比如你也可以将其理解成市场中的甲方和乙方。

越到一定年龄,越会觉得体制内的工作的性价比高;

越到一定阶段,越会觉得投资当中稳稳的幸福也是一种较优的选择。

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赚的每一份超额的钱都是对自己情绪消耗的一种补偿。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我们赚的每一份钱,都是自己认知能力的变现。

如何理解?

因为不管是投资还是工作,都是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在做决策,而面对不确定性绝大多数人之间的认知差异并没有那么显著,真正具备预判能力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且往往事后会看到,这些有所谓预判能力,超额认知的人也多为幸存者偏差的幸运儿而已。假以时日或多次博弈之后,就会原形毕露。

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认知更多的是指三个方面的能力:

1、对自己的基本认知:经历了事之后,对自己的了解,自己是乐观还是悲观,敏捷还是顿感;

2、对人(他人)、事、物的基本认知:更多的是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比如客观自然世界的普遍原理和人文世界的基本常识;

3、在上面两者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认知框架,达成匹配,而后既开放又封闭:开放是可以继续接受外界的声音,多做思考,封闭是不轻易被外界打扰和影响,保持能力圈的敬畏。

为什么又说超额是对情绪消耗的补偿了呢?

其实并不完全,在我们无法享受过程之时,超额就会变成对情绪消耗的补偿。

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在我们获取结果的过程当中,肯定会面临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艰难险阻,并且只要不下牌桌,就会持续面临这种状况,也就是外界这种刺激的频率很高以及强度很大,我们的系统一(快思考)和情绪中心(下丘脑)就在不断的面对刺激做出反应,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由快思考和下丘脑做出的反应往往都是不合时宜和不利于结果获取的,在受挫和获得负反馈之后,我们的系统一(快思考)和系统二(慢思考),我们的情绪中心(下丘脑)和我们的理性中心(前额皮层)就会交替上阵,轮番登场,逐渐的,我们也会获得一些结果,甚至是超额的结果,但是我们体内的两个小人之间的博弈和对抗却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可能终于有一天,你开始累觉不爱,你开始想要“心自在,身自在”,你开始想着“为自己而活”,哪怕这样做,赚的更少,得到的更少,你也在所不惜。。。

当然,还可能你还在世俗的环境当中,已经上有老,下有小,做着房奴,干着”996”的工作,想着“看在钱的份上,也就忍了。。。”

当然,上面我们也说到了一个前提,叫做“无法享受过程”时,超额就变成了一种对情绪消耗的补偿,但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目标——手段——链条”,即做事情不是我们实现任何“目标”的手段,做事情的目标就是做事情本身,也就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说的“无所为而为之”时,此时,超额就变成了对于我们“心力”的一种犒赏了。

而“无所为而为之”,你可以将其理解成一种“无条件的幸福”,即不要因为外界的反馈来决定自己的状态,这当然是极其困难的,所以,绝大多数人都很难进入到这里所说的这种“心力”的状态。

说白了,“心力”更多也是一种天赋,而不是一种后天培养。或者叫做,后天培养也需要先天特性的加持,否则,很难培养出来。有的人天性乐观且顿感,反射弧更长,天然就对挫折和压力没那么敏感,情绪的波动也会小很多,他(她)们就不容易消耗情绪。这种人可能就更适合去做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去做创新的事或是去做创业工作等等。

当然,并不是有先天的特质,就一定能够拥有强大的心力。这之间至少还差着四步,这四步分别叫做:

 1、 直面;       2、 平移;

 3、 诗外;       4、 闭环。

这部分内容,我在之前的文章《投资中,如何拥有强大的心力》中有写,可以移步去看。

对客户来说,赚的超额的钱都来自于对其情绪消耗的补偿。而对于财富管理从业者而言,赚的超额的钱都是来自于其对客户提供的情绪价值的犒赏。

我的新专栏和内刊,都是面对财富管理从业者,围绕的就是从业者如何为投资者提供功能价值和情绪价值上的,目前专栏已完更,内刊即将付印,目前尚在预售阶段,欢迎购买。详细介绍见文章《久等了!应对安抚与助推2.0,我的三大迭代》👇👇👇

2024年注定是复杂的一年,市场博弈加剧,财富管理信任需要重塑,投资者信心需要重建,我们展业的很多思维也要重构。2024年九思年卡,从心法到技法,从思维到框架、从售前开口到售后全流程、从定投到偏债混合、从视频课程到纸质内刊等等,都做了全面更新和升级。如果你现在也有些迷茫和困惑,不妨扫描了解了解,说不定能给您一些启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