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2023-05-12 14:02:00 - 投资界

一方面说明了热度确实高,C端用户对于更低的注册和使用门槛非常买账,下载数据好看之外,收入也高,可以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以比较头部的ChatwithASKAI为例,有接近300万美金的月流水。

但另一方面也是获客压力的对外显现。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能月赚百万美金的AIApp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收入不高,且从广告数据平台收录的情况来看,流量成本不低|图片来源:AppMagic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对于ChatwithAskAI来说,爬到榜单头部之后,会带来比较多的自然流量,处于一种还算舒适的状态。但对于其他中尾部App来讲,大家叫着差不多的名字,有着差不多的功能,竞争非常激烈。

一位同样做这类App的开发者表示,做这类App,主要是两部分成本,一部分是接入和调用GPTAPI的费用,另一部分是获客成本。后者占比更大。“我认为80%的AI聊天App,可能并不赚钱”。

在“新工具时代”,在功能上去针对自己的目标人群之外,更难的在于增长。而最近,2款AI声音App,在未通过头部媒体进行大规模广告投放的情况下,先后爬到了美国iOS下载总榜第2的位置,仅次于一直疯狂烧钱的Temu。而出海开发者其实完全可以从中找到可复制的增长Tips。

跟前辈取经把增长做进产品里,

6天“偷偷”拿下50万用户

*款App,“平平无奇”。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因为测试了这款App之后,我们发现它用了很多之前匿名App都用过的玩法,AIGC的应用在于,将之前的匿名文字回复,用AI生成的名人声音加以改造,添加了趣味性。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不需要注册,进去之后填写Instagram名——开启通知功能——按照提示把问题发到Instagram的快拍里面。

朋友看到快拍之后,可以点击链接,选择一个名人的声音,输入自己的回答,生成语音回复。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开启了通知功能的frfr会在收到回复后提示用户有新消息,用户进入App的底部一级标签inbox(收件箱)查询,一个回复是一个小话筒,听过之后话筒会变成没有颜色的,来区分哪些是未读消息。

点开话筒之后,App会朗读朋友用AI名人声音“包装”的回复,用户也可以选择回复!实际上就是把这段回复再次发到Instagram快拍里面,形成互动。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我在Instagram快拍里面发布的带有frfr链接的问题“我是不是很可爱!”(左),选择“回复”之后朋友用AI声音做的回复也会被发布在Instagram的快拍里面“川普表示你也好意思...”(右)

这是frfr,也是过去几款成功的匿名提问App都在用的增长秘诀之一。不论是匿名AI提问还是回复评论均需要上传到动态中对所有用户可见。这也就将一次次普通的匿名提问变成了一次次难得的“社交炫耀”。

对于提问者而言,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将自己的秘密混在人群中;对于被提问者而言,被提问越多的人,大概率是“有一定媒体、人缘不错”的群体。这也是这些匿名社交App总能在校园的年轻人中快速传播起来的原因。

人到中年,需要比拼的是财富、是资历,是职位,但年轻人更在意受欢迎。

而*的变现点,就是在这两个页面底部一直出现的“WhoSentthese”,查看谁发布的回复。

从上面的产品使用来看,frfr甚至比之前的匿名社交产品都更简单些,产品的设计也都是围绕增长的思路来做的,商业化也采用了之前经过市场验证的模式,和之前的GAS、NGL都很像,创始人也在Twitter上特别感谢了NGL创始人,显然是取过经的。

而“取经”得来的经验,也帮助在2023年4月上线的frfr,取得了美国iOS总榜第二名的*成绩,到昨天也依然是总榜前10。5月9日,创始人也很自豪地在Twitter上分享了团队6天获取50万的好成绩。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创始人自豪分享frfr,作为团队开发的第2款App,拿到了美国总榜第2(还给到了Temu强势占住榜首位置的背景)的成绩|图片来源:Kamberi推文

我们用了广大大、AppGrowing出海观察、以及FacebookAdLibrary,都没查到frfr的投放痕迹。与其他投放占成本大头的App来说,这款App省了不少钱。 

不过当以我们以“frfr”为关键词在Instagram和TikTok进行检索时,发现frfr为增长所做的努力都在暗处。

Instagram·8G冲浪选手

截止发稿frfr的Instagram账户@frfrapp已经发布了13条视频,并成功积累了8000+个粉丝。

除了前四条是以图文的形式介绍frfr的玩法,其他均尝试通过放大“模因”和“名人”两个特点吸引用户。

·情感模因。“当我在frfr上收到一个消息提醒,却不是来自Crush时的表情”“当我听了CrushInstagram回复的一个暧昧提问,我想弄清楚到底是谁时的表情”“太他*牛了,谢谢你,因为frfr,我找到了男朋友”。frfr精准拿捏了“用户最期待收到谁的提问”的需求。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校园模因。“frfr可以帮我们精准找出到底谁才是学校的‘大喇叭’”“当我在frfr上匿名提问时,学校如火山爆发”。

名人声音。frfr一方面根据名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八卦和人设,进行提问设计;另一方面,设立*名人声音排行榜。

“罗纳尔多问你谁是我*的粉丝”“特朗普问你从哪里找到合适的发型师”“Drake问辣椒”。

显然,frfr与广告用户一起冲在吃瓜*线。

TikTok·金钱鼓励大师

frfr在另一官方账户@frfrapp-partner上发出TikTok合作伙伴招募。

当用户在TokTok上发布一条与frfr有关的视频,并获得超过1万次观看时,联系官方即可获得100美元奖励。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截止目前,#frfrapp相关话题在TikTok上获得了大约150万次播放,其中观看量最多的一条视频获得了超过110万次播放,而发布该视频的是一位有将近50万粉丝的晒车爱好者兼音乐人。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虽然没有凭证,但是这个体量的创作者以硬广的形式宣传frfr大概率是商务合作,不过不知为何目前@balkeloganx已经关闭该条视频的评论。

另外,疑似frfr团队成员的博主也发布多条视频宣传frfr,除了鼓励用户下载体验还亲自下场@一些与frfr产品定位的Influencer表示“如果能有你宣传,将会非常了不起”。

大方撒钱、放下脸面,frfr正想办法获得更多用户。

当然,单从产品设计来看跟过几次美国匿名社交选题的编辑部,看到这款产品的*反应是“就这”?但编辑部的LISA同学,在玩了之后,确实和“失联”多年的海外同学重新建交,;编辑部的Xenia同学,也与一位在其他社交团建上认识的巴基斯坦摄影师再次取得联系。

而相较于之前NGL、GAS那波的互吹彩虹屁,AI声音给到了更多的趣味性,不少用户都在@官方增加自己喜欢的明星或者偶像的声音选择。

同时开放式的问题与回答,让用户可以结合里面的一些关键词来破案,而Instagram快拍的浏览记录也会帮用户锁定“嫌疑人”。

而当我们纠结于这只能是短暂的一波玩法时,去回看NGL,我们也发现,这个充满争议的App,曾经有过月流水200W+美金的辉煌时期,当我们都以为这款App现在肯定不行了的时候,这款App依然能保证50W+美金月流水的平稳表现,虽然不及*时刻,但自有其受众,起码也让创始人能够有资格晒一晒自己的“财务自由”生活。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NGL创始人最近最近发布的贴文

通过AI对已经经过验证的模式、尤其是自带增长buff的产品形态稍加改造,用户体验得以小幅度升级,团队还是能够轻装上阵的,frfr已经开始每天能够产生几千美金的收入。

背后的德国团队SLAY,本身也不大,之前在年初互吹彩虹屁的匿名社交App最火的那段时间,也就是GAS被Discord收购那阵,SLAY也因为做了欧洲版本的GAS(创始人说是家里人因为社交媒体情绪出现问题才想到做一个“正面”社交互动App),获得了Accel250万欧元的投资。Frfr是他们的第二次尝试,但这次开放的问题与回答,不知道会不会让集体想要去掉污名、转型互吹彩虹泡泡的匿名社交App们,又陷入被动。

总之,不论是这次的SLAY、还是之前我们在《新工具时代》里面盘到的Codeway,虽然都有不断追赶热点,但也能够看到他们在热点轮换中,对某些方向的坚持。

而就在今天登陆美国iOS免费总榜第二的产品,更是声音赛道的长跑选手。

凭预注册就冲到榜二的Voice.aiCovers,

十六年的老牌团队被当成了骗子

今天,又有一款关于语音的App冲到了榜单第二名的位置。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怀着好奇的心,我下载了这个App,然后看到了一段非常吸引人的演示视频,之后就再没有然后了....

官方说“因为需求太大,我进入了等待清单”,还顺便恭喜了我...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既然来都来了,我就又加入了Voice.ai的Discord群,这才发现,原来Voice.ai最早上线的是PC端,只有Windows版本,移动端只是预注册,昨日上线,今日明显服务器便承受不住了。

很多用户留下评论,“等了那么多天,就为了上排队清单?”,还有评论表示“这哪里来的App,我不记得自己预注册过”,甚至有读者表示,“这和PC版本完全不一样,苹果应该把这款诈骗App移出应用商店。”

就此,我们也进行各种确认,并询问了专业人士。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对于这是不是一款冒牌App,大概率不是。我们用Discord留下的页面,找到了voice.ai的Mac和iPhone页面。

Mac端确实就是PC端的样子,主打实时把用户的声音转换成任何名人之声,可以是拜登、也可以是Mario。

而iPhone端,就是一个被大家吐槽的“唱歌”App。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这显然,是这个团队对“移动端用户喜好”做了思考过后的答案,想搞病毒式传播。但可能没有料到自己到了美榜第2,一下子超负荷。

而关于“空降”问题,AppStare创始人李竞航告诉我们,“这种情况,用户大概率是点过预约的,现在的预约周期最长能到6个月,很多时候半个月,用户可能就不记得了。”

既然是voice.ai本ai,测不了移动端,我们去就看了PC版本。

今天,我和同事还在聊,做AI的和做Web3的团队有一个明显区别,做AI的很多创业者一个个经验丰富,做web3的很多00后。

Voice.ai团队就是一个典型的经验丰富的团队。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他们在2007年就做了一个基于云的文字转语音软件,2011年做了iSpeechHome,早于一众大厂们的智能音箱,2012年发布了集成声音克隆技术的*C端App,之后尝试过图像识别和Avatar生成,之后又回到了声音技术领域。

Vocie.ai在网上的信息并不多。从网站访问量来看,每个月几百万,应该不算少了,YouTube博主MattVidProAI专门针对Voice.ai出的测评视频,也有36万的观看量和800多条评论,算是自带一些流量,再加上可能有的一些预约广告投放动作,导致Voice.ai在上线当天冲榜了。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先说下PC端的功能。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PC端,有2个模式,Livemode(实时模式)和Recordmode(录音模式)。

实时模式下,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声音来实时转换输出,就像是视频开头的,使用场景就是各种社区、游戏,你可以伪装声音。

录音模式下,AI转换的质量会更高一些,可以用来制作内容,限时最长15s。

这就是产品的主要模式了。说实话,这确实不太适合做成移动App,也能理解为什么voice.ai在移动端变成了唱歌App。

效果上来说,真的还不错,尤其是官方训练的美国总统拜登的声音。我们截取了一段博主从《BreakingBad》老白的声音转换成拜登的声音,还是挺惊艳的。

而对于可选择的声音来说,既可以是官方训练出来的模型,例如Biden,也可以是用户自己训练的,上传到VoiceUniverse版块。

另外训练自己的声音模型也并不简单,用户需要上传一段至少5分钟、至多15分钟的无杂音声音才可。

选择自己费力训练、还是直接选择使用名人的声音都可,但模型的训练与解锁就涉及到了Voice.ai的经济系统,CreditsSystem。

如果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可以获得5000个Credits,如果把自己的计算机“租给”Voice.ai,让他们用你的CPU和GPU来训练模型,也可以获得Credits,这些都可以用来解锁不同的声音。在博主测评时,Voice.ai尚未开通现金购买Credits通道,不过截至发稿,已经推出了4种购买套餐,99.99美元可购20万Credits,单次大约消耗4500Credits,因此大约也只能用45次。

热度仅次于Temu,2款音频App无视流量困境,野蛮增长

鉴于移动端,截止发稿,我们也没有能够测试到产品,就不展开了。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些趋势,例如:

1、这一波AI创业的团队,很多都经验丰富,之前我们写的PhotoRoom、ChatwithASKAI,都是如此;

2、鉴于产品在PC端已经有一些声量,入局移动端的时候可能会自带一些流量,而这样的创业者可能不在少数;

3、如Voice.aiCovers,虽然PC端产品更普适,但是移动端会切一个比较细分的应用场景、或者选择一些有流量效应的应用场景来尝试启动,这和我们观察到的新工具们的操作是一样的。但显然Voice.ai团队有一些准备不足,现在评分已经调到2.4,主要和上面讲到的不能即时使用、已经不记得预约相关,这也证明产品还是要把控好节奏,像是大热的ChatGPT、Midjourney都还在PC端专注迭代。

这两款声音App,一个做匿名社交、一个做泛娱乐场景,前后快速登榜并获取用户。可以看到是继文字和图片之后,创业者们在声音方向上在移动端的最新尝试。虽然不一定成功,但却也探索出了一些问题和方向。而令我们比较意外的是,在这场与AI有关的移动App的变革中,却很少见到出海开发者的身影,我们也期待中国开发者的“产业化基因”能够早日再次显露。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