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产业研究|代糖是生物合成应用的好赛道——生物基材料三

2024-06-12 07:02:06 -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摘要:

长期来看,健康理念推动健康甜味剂市场空间持续扩张。近10年国内食糖销量下滑,全球蔗糖消费量CAGR为0.74%,增长几乎停滞。甜度需求增长由代糖替代,高倍甜味剂是主力,其中阿斯巴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贡献了超过60%的甜度。

化学合成甜味剂提供甜度和性价比。实现相同甜度时,化学合成甜味剂成本不到蔗糖的10%,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安赛蜜的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2024年国内市场价格跌至3.6-3.7万元/吨,成本约为2万元/吨。全球安赛蜜产能高度集中于中国,市场呈金禾实业与醋化股份双寡头垄断格局,各拥有1.5万吨年产能。三氯蔗糖的甜度约为蔗糖的600-650倍,其甜味纯正,甜感持续时间,2024年国内价格跌至11万元/吨。三氯蔗糖产能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集中度高。截至2023年,国内三氯蔗糖名义产能合计2.86万吨,金禾实业、山东康宝、科宏生物CR3=83.92%。

生物基甜味剂提供健康和口感。赤藓糖醇,甜度为蔗糖的70%,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用的是微生物发酵法。由于其“0热量”、纯天然且口味清爽,在饮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赤藓糖醇产能主要集中在国内,三元生物市占率全球第一。2023年仅6家头部生产商可生产的赤藓糖醇总产能就将达到44.5万吨/年,是2021年中国赤藓糖醇总消费量的20倍,供需大幅失衡。2024年国内赤藓糖醇价格跌至1.12万元/吨,贴近成本线。阿洛酮糖的甜度约为蔗糖的70%,热量约为蔗糖的10%,其甜味口感与蔗糖相似,尤其在烘培领域优于其他代糖。阿洛酮糖目前规模化生产中原料成本占比60%,转化率低,还处于产业化的早期,如果未来通过改变菌种或工艺大幅提升转化率,则阿洛酮糖很可能成为具备竞争优势的代糖品种。

2015-2022年中国合成甜味剂产量复合增速9%,未来很可能仍然保持高速成长,生物基甜味剂空间广阔。甜味剂下游应用领域中,饮料、餐桌(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和烘焙食品占比合计达77%。我们按照每100mL饮料的含糖量约为10g,假设未来中国无糖饮料渗透率由目前的3.4%增长至20%,非无糖茶饮占比为55%,则约有164.34万吨甜度空间由代糖来承担。新茶饮品牌客单价较高,更倾向于使用天然甜味剂。按照新式茶饮均价13元的客单价、600mL的平均容量、36g/500mL含糖量,按照代糖渗透率30%,则约有124.45万吨甜度空间由代糖来承担。烘培食品按照添加糖量35g/100g,代糖的渗透率20%计算,则有100万吨甜度空间由代糖来承担。

风险提示:合成生物学技术迭代慢;阿洛酮糖等生物基代糖市场接受度不足或法规许可受限等。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4年6月11日发布的《代糖是生物合成应用的好赛道——生物基材料三》

肖  洁,资格证书编号;S0880513080002

鲍雁辛, 资格证书编号:S0880513070005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