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线上 活跃着一批特殊的乘客

2024-06-12 07:01:37 - 媒体滚动

转自:南湖晚报

城市风景线上 活跃着一批特殊的乘客

城市风景线上 活跃着一批特殊的乘客

城市风景线上 活跃着一批特殊的乘客

城市风景线上 活跃着一批特殊的乘客

城市风景线上 活跃着一批特殊的乘客

N晚报记者王卫国照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公共交通,被形象地称为城市风景线。

如果你经常选择公交出行,那么,在公交车厢、公交站台、水上巴士、有轨电车、城乡公交枢纽站,还有长假期间的嘉兴火车站、嘉兴南站,你可能曾遇到过这样一些人,他们或仔细察看车容车貌,或检视站点附属设施,或随车暗访驾驶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或者变身导乘员,为初到嘉兴的旅客指点路径……

他们是嘉兴市区公交乘客委员会(下称乘委会)的委员。如今,第五届乘委会成员有34名,其中一半以上是60岁至70岁的退休干部职工。近10年来,他们热爱公交、关注公交,作为没有报酬的志愿者,他们是发现问题的“啄木鸟”,又是协商解决难题的“老娘舅”。

2014年10月,由市运管部门发起、民间独立运作的乘委会成立,招聘的委员中有教师、医生、企业退休职工、党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10年中换届5次,每次换届都把一些热爱公交、热心志愿服务的市民吸收到乘委会中来,参与嘉兴公交的发展决策,架起了运管部门与百姓之间联系的桥梁。

乘委会设立了调研组、咨询组和监督组,主要工作职责是监督公交运营服务,收集各方对公交发展的意见建议,对公交线网优化、站点设置等开展调研咨询,为政府与企业决策提供参考;负责有关公交方面市民投诉的解答回复,将民间力量引入公交发展决策,更深入全面地倾听民意,使决策更贴近社会需求,克服公交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存在的“有心无力”的短板。

2015年9月23日,《中国交通报》点赞我市“开门办公交百姓共参与,嘉兴公交呈现多方共赢新局面”。

一枝一叶总关情

监督组组长林伟娟退休前长期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

“10年前加入乘委会也是偶然。当时听到组建乘委会招聘委员的消息,我天天坐公交,条件有利,就第一时间报了名。”说起当时的情况,林伟娟记忆犹新。

林伟娟回忆,10年前公交营运秩序可没有现在这么好,有些驾驶员行车不系安全带,不穿工作服,行车途中接电话,副驾驶前的空间不清理,车厢环境脏乱……

“有的驾驶员,特别是城乡线路,乘客与驾驶员熟悉,一路上聊天是常有的事。偶尔打下招呼、简单聊两句,属于人之常情。可有的驾驶员,从熟悉的乘客上车,一路聊到乘客下车,这会影响行车安全,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悄悄打开手机录音,把整个过程录下来,写入考察表,提交给相关运营公司,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考察中发现,城市线路的站台设施,包括地面和凳子相对比较干净,但在一些城乡线路,本身所处位置灰尘较多,洒水车一过,站台上的广告牌、凳子上常常会溅得满是泥浆,候车的乘客无法坐上去。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我们就与属地管理机构沟通,并形成了可操作性的办法,洒水车通过公交站台时,降低车速,减小洒水量,这样,既清扫了地面,又不弄脏站台设施,后续还建议了属地机构落实公交站台保洁机制。”说起履职中的点点滴滴,林伟娟娓娓道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我是2015年4月加入乘委会的,当时已退居二线,我想,人轻松了,可以为社会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但自己充实了,也有益于社会。”调研组组长戴妹甜曾长期在乡镇、街道担任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说起加入乘委会的初衷,她如是说。

幸福家园公交枢纽站刚建成时,市民很有意见。

幸福家园是一个典型的拆迁安置小区,规模在全市同类小区中数一数二,居民公交出行需求很高,但公交场站设施建设滞后。

说是枢纽站,其实就摆了一个移动集装箱房,不通电,不通水,没有公厕,公交司机到了这个终点站无处“方便”,候车市民没法躲避日晒雨淋。

但要整改,牵涉到运营公司、属地管理的街道社区、施工单位等多个主体。调研组接到反映后,本着为民解难的初衷,多次与电力、街道、业主单位沟通协商,首先促成电力部门特事特办通上了电。没水怎么办?调研组与附近的临时菜场沟通,铺设管道,终于通上了水,附属设施建设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前前后后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彻底解决了难题。

城南四号桥公园附近有个公交站台,当时正值附近的道路改造,候车点原有的花坛拆除后没有恢复,遇到雨天积水严重,即使晴好天气,也是一片泥泞,候车乘客无处落脚,怨声载道。调研组在考察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道路施工方反映,施工方马上作出回应,三天后进行了妥善处理,现场状况极大改观,并承诺道路施工结束后对沿线站点一并修葺。

调研组在考察中了解到,公交驾驶员进出南湖区某镇新建的公交枢纽站时意见纷纷,原来,该枢纽站与一个社会停车场紧邻,由于疏于管理,大量社会车辆挤占枢纽站场地,给进出的公交车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调研组第一时间向当地镇政府反映,镇政府相关领导十分重视,不久即着手整治,如今已秩序井然……

喜看巨变,乐做公交志愿者

1958年出生的周淳,1977年至1980年,曾经到当时的嘉兴郊区栖真公社胜塘大队下乡务农,他清晰地记得,当年根本没有公交,回一趟家,到摆渡口要步行两个多小时。他是城乡交通巨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2018年10月他应聘成为了乘委会的一员。

“我本属交通人(退休前在07省道嘉兴征费管理所工作),自己觉得还不算老,还能为城乡公交事业做点微薄的贡献。随着机制越来越完善,欣喜地感觉到嘉兴公交已领先于全国很多城市,我作为公交志愿者中的一员着实感到荣幸!”周淳说。

作为乘委会咨询组的一员,他更关注平时发现的一些细节瑕疵:“当我们坐公交时,非常希望能听到清晰的报站声。考察中有时发现车辆语音报站声音弱的时候,我会记录下来,由乘委会反映给相关运营公司。前几年去乡村坐公交考察时发现,有的乡村站台配套设施不全,候车亭连个座位也没有,有的村民搬来了自己家废旧的椅子、凳子放在站台上,影响了嘉兴公交的整体形象,我就拍照反映给乘委会。令人欣慰的是,在相关营运公司的统筹下,这类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对此,我感到很欣慰。”

“说实在的,现在坐公交,要‘找茬’还真不容易,车辆美轮美奂,车厢明亮洁净,驾驶员礼让行人、拾金不昧已蔚然成风,给外地乘客热情指点线路、遇老人上下车友情提醒已是公交司乘人员的日常。”周淳侃侃而谈。

弹指一挥间,迈步从头越。

“随着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进一步提高了公交的承载率,让更多的人选择绿色低碳出行。线路更优化,体验更完美,让城市公交这道城市风景更亮丽,相信乘委会今后会有更多的作为!”嘉兴市区公交乘客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