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书摘|先秦诸子眼中古圣帝王不同的人格与政治

2024-06-12 10:00:54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让书香与您常伴

好书·书摘|先秦诸子眼中古圣帝王不同的人格与政治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

丁山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晚周以后,诸子百家竞说上古,由三王上伸至五帝,再由五帝上伸至三皇,以至天地开辟之初,正是根据宗教神话与古代训话“层累而成”。不但三皇五帝完全是天神地祇山川之神,晚周诸子硬将他们编入帝系以冠冕三王之上,即三王五霸之事,也何尝不掺入了若干神话部分搅乱了真实的历史。

已故史学家丁山的巨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从众多古书史料及甲骨文金文入手,以顾颉刚先生《古史辨》的思想为指导,抽丝剥茧地为我们展现古代神话及神仙帝王传说构成的原因。下文选自该书《尧与舜》篇,尝试为读者祛古圣帝王之魅,同时也使人领略到丁山先生长于思辨、勇立异说的特点,更是卖个关子,究竟丁先生探究出的尧舜真面目为何,请读者开卷获知。

好书·书摘|先秦诸子眼中古圣帝王不同的人格与政治

好书·书摘|先秦诸子眼中古圣帝王不同的人格与政治

在《尚书》第一篇《尧典》中,自尧舜的生平家世,叙到执政后政治措施,以至他们殂落;这种具体的叙述,实即《史记》本纪体例的滥觞。可是,顾颉刚先生认为“今本尧典的出现,取事实于秦制,取思想于儒家(禅让)与阴阳家(五行),取材于立政(三宅九德)与吕刑(降三后,绝苗民),决是战国至秦汉间的伪作,与那时诸子学说有相连的关系”(详《古史辨》第一册,四七,《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太史公根据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春秋》《国语》诸书,扩大《尧典》为《五帝本纪》,早认为“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还是折衷于“六艺”,即《左传》《国语》中有关尧舜的事迹,也未能网罗尽致。战国诸子的传说,更是“弟弗深考”了。晋皇甫谧撰《帝王世纪》,述尧舜事,较《五帝本纪》为详尽,考其所用以补苴的史料,不免杂出山海经与谶纬之言,正是太史公因为“其言不雅驯”而有意摒弃的。至宋罗泌作《路史·后纪》,其十卷叙陶唐氏、十一卷叙有虞氏,亏他搜讨经、传、诸子、山海经、谶纬之书,几乎是有闻必录,言无不尽了。仔细加以分析,与《尧典》《五帝本纪》一样的犯了前后思想矛盾之病。居今日而欲清理先秦人所传的尧舜事迹,自非另成专书不可。在此,但将春秋时代士大夫所传述的尧舜事迹,作个简单的归纳:

1.尧复命南正重司天属神,火正黎司地属民。

2.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

3.尧临民以五,其胄裔封于房;舜有臣五人,其胄裔封于遂。

4.尧殛鲧于羽山,舜也殛鲧而举禹。

5.尧有不肖子丹朱,舜也有不肖子裔均。

6.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

7.舜臣尧,流四凶族,将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8.帝舜氏世畜龙。

9.舜无为而治。

10.舜勤民事而野死。

好书·书摘|先秦诸子眼中古圣帝王不同的人格与政治

尧帝

自家庭生活至于政治设施,仅此十端,就给尧舜事业画了一个粗略的轮廓。战国诸子,大半按照这个轮廓,极力渲染,儒家有儒家的观点,墨家有墨家的观点,道家、法家各有道家、法家的观点。大家各假尧舜的故事,以发明自家思想的传说有自。《淮南子·修务》篇说得好,“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为儒墨者自必托之于尧舜而后能入说;尧舜的事迹,便愈演愈繁,愈说愈伟大了。孔子高足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引)自此以后,尧舜便成为儒家所理想的典型人物。兹将孟荀二家有关尧舜的大事归纳起来,约为:

1.尧忧洪水泛滥,举舜敷治之。舜又使禹治之。

2.尧子不肖,乃传天下于舜;舜子也不肖,乃传天下于禹。

3.尧只杀一人,刑二人,而天下太平,舜放四凶而天下不敢抗命。

4.舜相尧二十八载。尧死了,天下人民怀念其功德,为之举三年之丧;禹相舜位十七年,舜死了,百姓也怀念其功德,为之举三年之丧。三年之丧是从尧舜时代发生的。

5.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是受尧之禅让的。

6.舜处在父顽、母嚚、弟傲这种恶劣环境里,能够感化他们“烝烝乂,不格奸”;所以成为大孝子,好哥哥。

7.舜做驸马爷,不曾得到父母的同意。一做驸马,便有牛、羊、仓廩、干戈、琴弤的享受,乃招引他父母兄弟的谋害。

8.尧有九男二女。

9.舜将那位谋财害命的兄弟象封诸有庳,让他去害人民。

10.舜生东夷,死在鸣条。

11.孟子说,“尧舜性之也”,是天生的圣贤,荀子说,舜以为“人情不甚美”,都是天生的恶人,需要教化。朱象不听教化,所以永久称为恶人。

12.孟子说,舜禹之有天下都是受了人民的拥戴;荀子说,尧舜禅让完全是浅陋者的虚言。

好书·书摘|先秦诸子眼中古圣帝王不同的人格与政治

尧舜禅让

墨家是主张节约的生活,加紧的生产,所以他们所想像的尧舜,与儒家所传说的便大不相同了:

1.尧舜住在茅屋里,饮于土塯,啜于土型,完全是石器时代人的生活,自然不会有仓廩、琴弤那类奢侈的私产。

2.因为舜善于耕、稼、陶、渔等种种生产技术,所以尧选举他为天子,以领导人民生产,不是取其俯仰威仪那套虚伪的礼节。

3.尧舜时代的中国疆土,东至“日出之地”,西至“日入之地”,南至交阯,北至八狄,是不限于九州之内。

4.尧舜时代,都是路倒路埋,葬了完事,无所谓三年之丧。

道家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彻底反对统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办法;尤其注重个人的生命,当然不愿以天下之事伤其养生之道,其所传说的尧舜,是:

1.尧不胜劳瘁让位给舜;舜苦不得归休,也让位给禹。他们禅让,不是为天下人民,正是为自己图安逸。

2.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闻而逃走,只有舜的羶行才肯去做卷娄。舜让天下于善卷、子州支父、北人无择、石户之农,他们也都逃入深山或投清冷之渊。只有禹像蚂蚁慕羊羶那样肯做舜的替身,被伯成子高站在上风教训了一顿。

3.尧不胜天下之任,放欢兜,投三苗,流共工。

4.尧攻樷枝胥敖,国为虚厉,身为刑戮。

5.尧舜愁其五脏以为仁义,然而尧杀长子,舜流母弟。

法家是重视法令的效能而不讲人情的,他们所称赞尧舜的,是:

1.尧善明法禁之令,舜使吏治水,虽然“先令,有功”,也是杀之。

2.统治阶级要检查自己的毛病,所以尧有衢室之问,舜有告善之旌。

3.鲧与共工所以被殛杀的原因,都是反对尧传天下于舜。

4.尧生活能节俭,所以四海归心。舜的生活,不用土簋土,而改用木器,流漆其上,天下人民十分之三立刻叛变了。

5.舜执干戚一舞而有苗服。

6.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7.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逃藏于家人,家人藏其皮冠;上虽有禅让之德,下面却盗贼公行了。

8.尧之让位,非其心愿,由于“舜偪”。

好书·书摘|先秦诸子眼中古圣帝王不同的人格与政治

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纵横家只图个人功名富贵,不管天下人民的灾难;杂家也只会投机取巧,藉学术以文其奸,谈不到中心思想的。他们所称赞的尧舜,又是:

1.尧舜都是平民天子,平民当然可以为公卿,代替贵族政权。

2.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统治阶级应该重视公卿大夫。

3.他们认为尧伐骧兜,舜伐三苗,来说明自古以来不能废兵,所以重视战争。

4.尧有十子,舜有九子,都不传子而传贤;应该废止世袭制度。

5.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都肯接受人民的批评,所以天下拥戴他们。

6.周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因为他们都是圣君。

纵横家心目中的尧舜,是平民天子,任贤使能,善于用兵的大政治家。法家心目中的尧舜,是明法禁之令,违令者虽有功必诛的大刑法家。道家心目中的尧舜,是被蚁附的羊羶,想敝屣天下,欲退不能的有道之士。墨家心目中的尧舜,是以耕稼陶渔生产技术领导人民,上下一致刻苦生活的贤君。儒家心目中的尧舜,则是孝悌齐家、忠敬爱民的圣君。总而言之,尧舜的人格与政治,是跟着晚周诸子思想的本体随时变化因人而异其趣的。即以禅让的故事言之,儒家说是为民求贤,道家说是为个人清净养生,法家说是迫于不得已。以死葬的制度言之:儒家说三年之丧是发于人民自然的悲哀情绪;墨家则说他们随死随葬,无所谓三年之丧。从这些矛盾的传说看,自然要引起康有为“托古改制”的结论,更引起顾颉刚否定尧舜是古代人的议论了。

编辑:葛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