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的重要意义

2024-06-12 15:35:32 - 证券市场周刊

本刊特约张瑜/文

“价、量”于经济而言是互相决定、左右手一样的亲密关系,但对当下经济分析与投资决策来说,价比量重要。价格是最有效的传递一切稀缺信息的载体,且它的珍贵之处是足够显性,这意味着其在凝结市场共识上会有独特的力量,当下很多市场争论不休、无法定价的宏观问题,反而“价格”可以很好地回答。

经济供需何时才能均衡并走出低通胀,谁是吹哨人?是煤炭价格。新旧动能转换何时才算走出拖累期?是钢铁价格。贸易摩擦再起波澜,什么是测压仪?是光伏价格。以设备更新为抓手的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从哪个“排头兵”先识别?是化工价格。房地产行业循环重启的开关是什么?是房价。

就价与量的比较来看,需要降低“量”的关注。一是从统计核算角度,基数、口径调整等影响使量的分析难度加大;二是疫情后经济结构分化较大,不同观察视角感受的经济差异较大,量的共识在变弱;三是从宏观状态来看,在当下“价”偏弱的宏观状态下,更需要的是供需走向均衡,而并非是纯粹的“量”的高增。

就“价”对权益资产而言,“价”决定了弹性(增长弹性、盈利弹性、估值弹性)。就当下的内外部不确定性而言,价格可以给予答案。在内部,用以把握地产去库存政策效果显现的时间点;在外部,用以把握出口的景气度能强到什么幅度。

对“价”的分析关键是找到领先信号,我们给出的四个信号分别是:政策性银行贷款的超额投放、企业居民存款增速差、M1和产能利用率。

对于权益,从趋势性投资机会来看,A股利润弹性的修复有待价的领先指标的出现,当下尚难做择时判断。结构方面,相对看好三个方向:红利资产、大盘、港股。

对于债券,波动或加大,曲线或趋陡。经验上看,政府加速发债领先(10年期-1年期)国债息差约半年左右,预计5月至9月政府债发行规模约5.7万亿元,是2018年以来同期最大值。在此情境下,后续利率曲线大概率呈现陡峭走势。

对于汇率,年内美元指数或维持震荡偏强,因此人民币汇率弹性重点看政策的意图。

对于地产,房价上行有待库存的回落。从历史数据看,房地产库存与房价、土地溢价率有较好的反向关系。

对于黄金,年初以来黄金的上涨与过去的驱动因素不一样,可能主要来自秩序、经济、政治、军事等变局。

除了“价”这一主线外,还需要关注一些重要宏观变化的影响:

在金融层面,一是社融与M2的读数可能都会受到压空转的影响。二是关注商业银行的“不可能三角”,可能对信贷带来的一定的供给约束。

在财政层面,融资层面的不足或对支出端形成压力。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0%的假设下,全年两本账合计支出增速可能会与2023年增速接近。

在经济层面,重点关注外需的变化。一方面,在出口量强于价,进口价强于量的背景下,净出口对实际GDP的拉动要强于名义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2024年出口的回暖部分原因来自新兴市场,而对新兴市场的出口以中间品为主,中间品景气可能会有所向好。

在海外方面,重点关注可能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预计去通胀进程“停滞”,但“二次通胀”风险尚不高。2.美国银行业的潜在风险可能不在于盈利,而在于可能的大规模流动性冲击再现。3.美股盈利预期依然向好,可能的风险来自估值偏高。4.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需重点关注TGA余额以及利率走廊是否因为缩表影响而失效。

(作者为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

本文刊于06月08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