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花木像开“盲盒”?李子苗“变身”荔枝苗......

2023-07-12 17:58:38 - 中国消费者报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如今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

网购各种鲜花绿植等花木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

目前花木市场上存在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

消费陷阱

网购花木像开“盲盒”?李子苗“变身”荔枝苗......

“对板吗?”

是消费者网购花木类商品时

提出最多的问题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有59.5%的受访消费者认为花卉电商存在“货不对板”的问题。

北京消费者何女士

在网上购买展枝唐松草,收到的花苗根部已经发臭,上面也仅剩几根枯枝。当和客服反馈情况时,客服却说‘不影响成活’。何女士表示,即使能够成活,但和页面介绍的完全是两回事。花木货不对板的情况并不少见,即使在直播间里购买,收到的花木也可能和主播手里枝叶繁茂的产品相去甚远。

爱好园艺的消费者洪女士

洪女士曾在网店购买过5个荷兰进口重瓣朱顶红种球,本来页面标注发货地为上海,却从其他地方发货,半年后5个种球统一开了红色单瓣大花,也就是俗称的“土朱”。

有网友表示

网购花木就像是开“盲盒”

在花木长到一定程度之前

根本不知道上当受骗有多深

待到花木长大

早已过了电商平台的维权期限

多半只能自认倒霉

网购花木像开“盲盒”?李子苗“变身”荔枝苗......

网购花木像开“盲盒”?李子苗“变身”荔枝苗......

网购花木像开“盲盒”?李子苗“变身”荔枝苗......

网购花木像开“盲盒”?李子苗“变身”荔枝苗......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是著名的“花木之乡”,今年年初,沭阳县资规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邮政管理局联合查获一起货不对板不诚信经营案件,嫌疑人在家中通过电商平台用便宜的李子苗冒充榴莲、荔枝等名贵水果树苗销售,涉案金额较大,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属地检察院批准逮捕,案件正在提起公诉中。

网购花木像开“盲盒”?李子苗“变身”荔枝苗......

互联网销售渠道方便消费者购物

也给执法带来了困难

江苏省沭阳县林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电商平台能与相关部门配合打假,但小平台或小网店难以联系。有些商家没有经营场所,只是转卖货品的中间商,有的不断开新店“打游击”,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找到责任方。

网购花木像开“盲盒”?李子苗“变身”荔枝苗......

淘天集团鲜花园艺行业小二茱榆表示,部分商家利用花木幼苗不易辨别、生长期长的特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买家精心培育一年半载,等到开花结果才发现被骗。这部分商户从线下进入线上平台后,受害消费者范围更广。

网购花木像开“盲盒”?李子苗“变身”荔枝苗......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林草部门无法依据《种子法》对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的、用于家庭园艺的绿植、鲜切花、盆景、盆栽花卉等成品进行查处。电商平台会审核商家的种苗类商品,并查询国家林草局官网或中国农药信息网核实真实性,但需要注意部分地区所发证照资质未接入官网。目前,电商平台和普通质检机构缺乏花木品种知识体系和鉴定能力。

记者了解到

在假种苗网络销售的治理上

相关各方均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沭阳县林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沭阳县推出了花木种苗经营“诚信标签”,将失信企业或自然人列入“黑名单”,定期公开曝光,并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此外,加强与电商平台的沟通对接,深化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对花木电商、企业违法线索的监测。加大对微信等网络平台的巡查力度。

淘宝平台于2022年10月修订了《淘宝网种子种苗行业管理规范》,在加强对商家的资质审核的同时,强化了对不法商家的处罚力度。针对货不对板的问题,平台将花卉绿植的售后时间从15天延长到180天。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假种苗的辨识需要一定专业能力,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该负责人提醒消费者,购买种苗的时候要注意查验商户是否具备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生产经营备案信息,同时注意索取种苗的标签及使用说明;在直播间购买种苗的,还是要以商品详情页面信息为准,页面信息不完整的,建议先行询问客服并保存好聊天记录。

记者手记

网购花木还需多留心

当下,不少商家通过直播的形式销售花木,消费者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实物。对于合规经营的店铺来说,直播间里主播不仅可以更加更加形象、立体地介绍自己的产品,分享自己的养护经验,而且由于直播带货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便于主播更清晰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为店铺引流。

不过,与标准化生产的工业制品不同,每一种植物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生长特性,对阳光、温度、水和肥料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来自远方的花卉绿植时,需要更加认真地做功课,详细了解产品的特性、运输的条件等,特别要对店铺或者主播的承诺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保存相应的证据以备日后的维权之需。

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过于便宜的,特别是成批的产品,不论卖家如何解释低价的原因,都应谨慎下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