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新村这个“妈妈厨房”暖胃更暖心

2024-07-12 00:50:57 - 媒体滚动

转自:沈阳晚报

和平新村这个“妈妈厨房”暖胃更暖心

7月11日10时30分,距离和平区南市场街道和平新村社区食堂营业还有1个小时,住在太平里小区的李阿姨早早就赶了过来,“周四食堂做酸菜馅包子,好吃又放心,我得早点儿来排队。”后厨里,6位妈妈志愿者当值,她们头戴厨师帽,扎着围裙,正忙得热火朝天,和面、拌馅、擀皮、包包子……这场景像极了自己家中冒着腾腾热乎气儿的厨房。自2023年4月19日“妈妈厨房”开张至今,运行已有14个月。社区居民1万余人次享受到了来自“妈妈厨房”里家的味道,其中60余名困难群体和高龄老人获得了免费餐食。而这些从62岁到78岁的居民志愿者们,虽然没有获得金钱上的回报,但老有所为、无私奉献带来精神上的富足托举起每个人内心满满的幸福感。

社区食堂历经两次尝试,居民提议“咱们自己上”

和平新村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26个楼院的平均房龄超过30年,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达到居民总数的22%。该社区或独居、或空巢、或残疾、或高龄的居民有67位。

在该社区工作近20年的社区党委书记张明伟表示,这些年社区想了各种如志愿者上门提供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一对一帮扶、对接公益组织等办法帮助他们,但“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对这些居民来说,一日三餐始终是最大的难题。此外,和平新村社区教育资源丰富、流动人口较多,进而也产生了大量的刚需。

起初,和平新村效仿其他社区,引进第三方专业厨师和服务团队,可由于食堂设在小区院内,流动客源少,社区食堂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厨师和团队的支出,入不敷出,和平新村社区食堂“1.0版本”只运行了一个多月就黄了。经过调研考察,和平新村社区又选择与一家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可运行一段时间后,社区食堂“2.0版本”的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微信订餐对于部分老年人使用起来并不方便,有时送餐不及时导致饭菜到了之后不热了,盒饭吃时间长了大家觉得都是一个味儿。久而久之,订餐的人越来越少,配餐的质量也难以保障。两次尝试的失败,并没有让和平新村社区带头人灰心。张明伟多次组织居民召开协商议事会进行头脑风暴,发动群众的智慧。“咱们社区居民关系好,热心志愿者多,人多力量大。既然不能靠外力,咱们就自己上。”一次会议上,社区居民王永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妈妈厨房”吃出家的味道,好评从社区四面八方传来

依靠居民志愿者来支撑起一家社区食堂是否可行?最后大家决定先试着在微信群里发布一条有时间、有厨艺、有爱心的阿姨组建社区食堂志愿者“大厨”的“招募令”。没想到,通知刚一发出,微信群里就炸了锅:“我做红烧肉拿手”“我烙馅饼好吃”“包饺子谁也包不过我”……一瞬间近三十人报名加入到没有一分钱报酬的志愿服务中。

由于先期报名的志愿者都是60余岁的妈妈,社区食堂想要像家里的厨房一样给人温暖的家的味道,“妈妈厨房”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志愿者妈妈们按照居住的小区划分为“和平新村妈妈团”“振玉里妈妈团”“迎宾妈妈团”“合居妈妈团”四个志愿服务队,上灶之前,社区还先组织妈妈志愿者们体检、办理健康证、购买意外险。

2023年4月19日“妈妈厨房”第一次营业,妈妈们做了整整20斤面粉的大包子,很快被抢购一空。当天中午,社区食堂的10张桌子,坐满了吃饭的居民,10元一份4个大包子,还赠送小咸菜和汤。现场的一声声“真香”和社区群里一个个点赞的大拇指,让妈妈们体会到了“首秀”成功的幸福。随着运行得越来越顺畅,今年春节后,食堂又增设了套餐服务,一荤两素或两荤一素送汤,12元一份。

“‘妈妈厨房’解决了我的生活难题,就餐太方便了。”“这饭菜健康好吃。连晚饭都解决了,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这手艺太好了,有妈妈的味道”“感谢这群志愿者们,让我们到‘家’就能吃上热乎饭”……好评从社区的四面八方传来,让妈妈志愿者们干劲儿十足。

莫道桑榆晚,甘愿奉献为霞满天

慢慢地,“妈妈厨房”的名声也传出了小区。有多家单位找上门,想在“妈妈厨房”搭伙解决员工午餐问题,都被社区一一婉拒了。“我们的食堂是为了服务社区居民、解决百姓就餐难问题才开的,并不以营利为目的。居民志愿者们平均年龄70岁,我不能把大家伙儿累着,所以不能扩大经营规模。”在这一点上,张明伟的态度很坚决。

记者在“妈妈厨房”公布的健康检查合格证明上看到了妈妈们的年龄,一群花甲、古稀的老人来做志愿者,让社区食堂运转得井然有序,在全市所有社区食堂中“独一份儿”。

而看到厨房里热气腾腾的场面,社区的一些“爸爸”也坐不住了,纷纷加入到“妈妈厨房”的志愿者队伍,如今,这个团队已有56名志愿者。

王大舜、董艳菊是一对夫妻组合,董艳菊是厨房里的“大厨”,今年67岁的王大舜则是一颗“螺丝钉”,跑腿、扛煤气罐、和面样样都行,哪组临时缺人他马上顶上。

目前“妈妈厨房”每周售卖五天午餐,每顿午餐固定份数。在有盈余的条件下,除了全部投入到食堂运营中,今年春节之前,“妈妈厨房”将每周经营两天的盈余全部补贴给了养老服务机构;春节之后,每周经营五天账上的盈余还用作每位志愿者新一年的意外伤害险和体检。

和平新村社区通过“妈妈厨房”这样以居民服务居民的志愿服务,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在实际中为社区食堂运营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金丹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