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当随时代

2024-07-12 06:00:05 - 媒体滚动

转自:黑龙江日报

艺术当随时代

□杨勇

艺术当随时代,这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相同境遇,都是人类真实需求。活在当下,艺术创作肯定是当下的事情。因而要反映什么?这不是问题,因为你的所看、所思、所想,也是“当代”的,“当代”要靠“当下”完成。但相对来看,“当下”不一定“当代”,很“当代”也不一定很有“当代性”。

“当下”是短视的,随心而无心。“当代”有着相对恒定的此在性。对于艺术创作,“当代”,这个词语意义,如何界定廓清很重要,因为当代所生产的艺术品并不都能成为当代性的。所以,谈到“当代”必然要谈到“当代性”问题。否则强调“当代”也是吃力不讨好的。我以为,很多艺术作品只是具有了“当代”价值,却无“当代性”价值,因而它们流行一阵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我想,“当代”的最高指向应是“当代性”。而真正的“当代性”,一定要具有过去性和未来性指向。当代性复活了过去,也展现出未来的趋势。艺术品的“当代”如何才能具有“当代性”,这里要考验艺术家们的眼力,判断力,思想力,审美力等多种才艺。归根到底来讲,终归是考验作家们的境界问题。

当代艺术家戴翔花费近三年时间“自拍自导群演”的影像作品《清明上河图·2013》,又名《新清明上河图》,模仿张择端的画作,用长达25米的拼合影像,将当下各种社会问题和世相隐喻其中,很有时代感和批判的张力,这个艺术品因而也就由当下升华到了当代性上。影像艺术家王庆松的《跟我学》《跟你学》《跟他学》等影像艺术,也正是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安迪·沃霍尔这位波普艺术家,他用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创作的《玛丽莲·梦露》《金宝罐头汤》等狂欢式的多联单作品,不但打破了摄影和绘画界限,接近大众消费的艺术品位,又对应印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时代商品物质的铺天盖地和洪水猛兽状态。人,或许被商品征服和物化了。这样的艺术品,从“当代”很是顺理成章地有了“当代性”的特征。安迪·沃霍尔独特的艺术存在、艺术价值不只是标新立异,而是来自对时代准确的判定和批判性。

欣赏一件好的艺术品,我们会看到其内在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和价值共存的状态。这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秘密之一。此外,谈到“当代性”,我相信艺术现实主义坚守,将永远会是艺术创作的力量源泉。

编辑:莫晓亮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