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大写的人

2024-07-12 06:36:57 -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他们是大写的人

他们是大写的人

他们是大写的人

■记者许金艳陈苏实习生陈如嫣摄影记者冯玉坤

在过去的一百余年里,嘉兴出现了一大批声名赫赫的大家,王国维、李叔同、丰子恺、蒋百里、陈省身、徐志摩、巴金、茅盾、朱生豪、张元济、张乐平……他们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也对脚下这块土地充满热爱,而名门之后传承的家风,更是跨越时空,不断回响。

7月7日下午,由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旗下嘉兴日报·江南周末团队出品的《名门家风》新书首发式,在新开张的嘉兴书城滚烫举行。

张乐平之子张慰军、蒋礼鸿之子蒋遂、丰子恺嫡孙丰羽、王国维曾孙王亮等,都对书的创作和出版赞誉有加。

作为一本跨越十年、由副刊专栏成就的书,《名门家风》的出版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名门家风又是如何代代相传影响今天的?

当我们将眼光放到嘉兴媒体人在四十年的时间长河里,会发现,新闻人对名人领域的报道,既在记录这座城市的美好星光,也在整理着这方水土的精神谱系。

2012年2月,嘉兴日报·江南周末开启了重磅文化专栏“名人之后”系列采访,与以往的名人报道视角不同的是,这个专栏追踪嘉兴名家后代,探寻书香之家的家风传承、文脉流传。自项目启动到本书出版,已过十个春秋。

书的主编沈秀红,曾主持《嘉兴日报》品牌副刊“江南周末”多年,她也是这本书的策划和作者之一。在首发式上,她为大家讲述《名门家风》的采写和出版历程。

江南周末主创团队一共分两季完成了“名人之后”这个系列的采写,采访团队的足迹到过京、津、沪、杭、穗等城市,采访邮件直抵海外,还原了一段段或被湮没或被扭曲的历史,收集了不少珍贵的图片和音频影像资料。跨度长达八年的寻访,一共采访到33位近现代嘉兴籍文化名家的后代。进入这个专栏视野的嘉兴籍文化名家,最长者为出生于1850年的清末“硕学通儒”沈曾植,最小的是出生于1921年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所有的采写稿件都在嘉报《江南周末》头版上首发。“我记得有些读者还珍藏了每一期的报道。而其中一部分内容还曾入选李辉老师主编的‘副刊文丛’,以《名人之后》书名在2018年出版。”

从去年6月开始,沈秀红和主创团队对这部书稿作全面修订。他们一起分头回访名家后人,增补名家后人近况,同时进一步增加家风传承内容,并正式将书名定为《名门家风》。“所有的后人都对家乡媒体的回访热情回应,给力配合,有的还亲自修改校阅文稿,让我们得以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完成了所有文稿的修订,使这本书从标题到内容比原书稿都有了质的提升。因此,这是一本重获新生后的全新之书。”

在华文出版社总编辑余佐赞看来,通过一本书探寻书香门第家风,在当下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

余佐赞在首发式提到两副流传深远的对联:世上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是清代嘉庆年间的姚文僖所说,后被张元济先生推崇而传播甚远;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副来自民间的对联说“读书让整个家族繁衍更长”。

两副对联说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归结起来,忠厚积德读书形成了书香氛围,不论是言传还是身教,都能让我们的家风正,让家里的孩子走正路,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名门家风》的出版为我们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提供了素材和借鉴,我认为出版得及时又有必要。”

出版短短十多天,《名门家风》先后登上《光明日报》五月书榜和《中国新闻出版报》六月好书榜,在当当网历史随笔类新书排行榜名列前茅。

当《名门家风》还在创作阶段,嘉兴市作协主席杨自强也在报社工作,在他看来,这本书也像一个孩子一样,“从报纸上的一篇篇稿子,成长为这么一本厚重、漂亮的书,真的很感慨。”

杨自强认为,《名门家风》的视角开拓了嘉兴名人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新的范式,更体现了名人研究的当代价值。

杨自强谈起中国古人有个概念,叫“家国同构”。国家是在家的基础上不断放大形成的。每个家庭,都会渐渐地沉淀下一种道德、一种文化、一种力量,这种延续下来的立身处世的原则和方法,我们就叫做“家风”。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生态下,将家风推而广之,这样一层层地像水上涟漪一般扩散开去,由家庭伦理而形成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这就是家风的意义。

最朴素的家风家教,也是最悠长的文明传承。“从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来说,这种家族史的记忆,也是整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的一种个性化表达,能够让我们在家族记忆中探寻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由‘慎终追远’而致‘民德归厚’。这本《名门家风》出版的意义也正在这里。”

很多嘉兴名人后裔散居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名人的文化精神早就走向全国,“名人之后”“名门家风”系列像是一根纽带,以名人后裔的角度重走“先贤之路”,探寻他们的家风,追忆先人更是激励来者。

来到首发式的张慰军、蒋遂、丰羽、王亮,是书中33位“名人之后”的代表。

1910年,张乐平出生在嘉兴海盐,张慰军和他的儿子每次填籍贯,也都是写海盐。嘉兴对张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也是因为张乐平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把全家迁到了嘉兴,并在嘉兴完成了部分的《三毛从军记》和大部分的《三毛流浪记》。

“父亲一直教导我们要善良,要有正义感。”张慰军谈起父亲张乐平对自己的教育,这也是祖父母对他的教育,“我的祖父母在当地,也是很善良的人,和邻里相处很好,与人为善。”而张慰军也把这种善良和美好传递给了他的孩子们,他觉得与人为善是可以永远传承下去的品质。

蒋遂的父亲蒋礼鸿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敦煌学家,1916年出生在嘉兴北门坛弄秀水兜62号,家境贫寒,蒋礼鸿靠借债、奖学金修完了在嘉兴秀州中学和之江大学的学业。秀州中学孕育了他语言文字学的启蒙。

“父亲一辈子钻研在语言文字学中,最重要的著作是他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他夜以继日,从1959年起,36年间出版了6版《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两次受到人文学科的最高奖赏。”虽然蒋遂未进入语言文字学研究,但蒋礼鸿这种持之以恒的学术态度、做人诚实可信的品质对他起到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蒋遂说,他们家的家风,除了学术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传承。

1990年,蒋遂的父母亲商量百年后共同捐献遗体。这对学界伉俪成了浙江第一对共同捐献遗体的夫妇。

受父母的影响,蒋遂与妻子郭敏琍也一起签下了捐献志愿书,成了浙江省为数不多的两代人共同捐献遗体的家庭。2019年郭敏琍逝世,将遗体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代代相传的家风,传递无私的大爱。

丰羽则说起爷爷丰子恺一家曾在嘉兴生活过三年。1929年,丰子恺的母亲也就是丰羽的曾祖母过世,丰子恺为母亲的去世守孝三年,“从1930年到1933年这三年里,住在嘉兴杨柳湾。”

在丰羽看来,丰家的家风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严谨。“丰子恺深受李叔同和夏丏尊两位老师的影响,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首先教的是‘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所以他教导第二辈、第三辈首先要学会做人,再去做事,这是家风最严谨的一部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丰子恺写给了每个子女。“也许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天赋从事文艺,但先学做人是必要的。”

家风在当下的时代更有传承的必要,也需要以新的形式去传播名门家风和名人文化。“我们现在做很多弘扬丰子恺的活动,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知道自己有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太爷爷,他们喜欢这个人,才会尊敬他,尊敬他的作品。”

作为王国维的后人,王亮多年来致力于王国维乃至整个王氏家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安化王氏自宋室南迁以来,就在海宁传承生息,名士辈出。谈及家风,王亮“觉得主要还是身教,以自己处事的态度和行为规范给子女直接的提示或者指引”。王亮将之归纳为“守先待后”,继承前辈的精神和思想,希望下一代也有所作为。

“我们都有一种对家族传承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它为我们提供一种精神资源,当人生遭遇困境或者做重要选择的时候,家族传承的精神力量可以给我提供非常好的支持。当年龄和阅历不够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到,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感觉,我对下一辈也有这样的心,到了一定时候,他们会感知到家风或者说是家训对他们的精神支持。”

王亮也意识到,名人家风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后人个人的财产,“它是属于整个社会整个文化界的。”

名人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王亮觉得要聚合社会大众的力量,以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发他们的认知和共鸣,“比如曾祖王国维的诗词创作、对文学史的研究,很多人也许并不能从很专业的角度去认知,但他们根据自己的阅历,也能从他留下的经典中汲取需要的东西。”

而对主创团队来说,每一次采访,文化大家的家风让他们深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滋养。

尽管这些文化大家都是嘉兴籍的,但他们的影响却超越了地理之局限。沈秀红认为最为可贵的是,他们都有着相似的灵魂。那份家国情怀,那份包容担当,那份淡泊平易,愈经时光打磨愈加闪亮。他们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

“要在口口相传妇孺皆知的日常里,告诉读者最朴素的家风家教,最悠长的文明传承。嘉兴名门家风,传承的正是这一方水土的浩荡之风。”

“家风传承,中华文明代代延续,从家风中可以读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读到浩然正气养成中华儿女,读到许国心犹在的家国天下情怀。”

“在这块土地上,出现了很多名人名士。名门出名人,名门留家风,作为生活在嘉兴的本地人,探寻、传承它们,是我们的责任。”参加首发式的读者代表发出这样的声音。

嘉兴文脉鼎盛、人文璀璨。这些名人大家身上蕴含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江南周末团队采访所涉及的这33个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是非常璀璨深厚隽永的名字,这些名字共同构成了值得我们骄傲的嘉兴这个城市的文化基石,这是非常值得嘉兴人骄傲的。”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杨志勇当年做过文化记者,也采访了不少嘉兴籍名人,在他看来,还有更多名人文化新的课题和线索,值得以媒体的方式继续去发现、去报道、去推动。“作为我们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特别是从事文化报道的人,要有这么一份担当和自觉,发扬好的传统,把我们自己该有的责任和担当拾起来,无愧于我们这个美好城市的书香传承和文脉渊源。”

嘉兴日报的副刊在2005年《江南周末》创刊之前,经历过《星期专刊》《周末专刊》《周末版》《双休特刊》等,但无论名字怎么变化,对名人文化的报道一直深藏副刊血脉之间。

譬如对金庸的报道。1988年10月29日《嘉兴报》头版刊登了《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访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一文,署名是本报记者夏辇生。这也是有记录中的嘉报人首访金庸。

从1992年到2008年,金庸曾六度返乡,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每次回来,嘉报人都用心用情写报道,记录下了金庸与故乡的点点滴滴。

老副刊人丁燕也记得那些年对名人的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她就到北京采访过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刊登于1999年7月2日的《嘉兴日报》。媒体人同样关注本土文化人物,譬如1998年8月28日丁燕撰写报道《困居斗室的艺术伉俪》,为卞氏京剧世家第五代传人卞韵良、金艳霞夫妇呼吁解决住房问题。

今年是嘉兴人民广播电台、嘉兴电视台成立40周年,在纪念文集中,嘉兴电视台原台长张扣林回忆,嘉兴新闻史上第一个省级一等奖正是名人题材——广播录音专访《廿卷莎经生豪气独栖鸳湖清如水——访已故翻译家朱生豪的夫人宋清如先生》,获得了1984年浙江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选一等奖。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嘉兴电视台组建了专门的专题片(纪录片)创作团队,每年都会推出高质量的专题片(纪录片),其中不少题材涉及嘉兴名人。

再譬如《走过缘缘堂》(1988年)、《这里有一首诗》(1990年)、《茅盾》(1996年)等专题片,不仅社会反响好,也在业内获奖。

“好几次我们和大台同时做同一人物、同一题材。比如我们在拍《茅盾》的时候,浙江台也在拍摄同样题材,他们兵强马壮,我们的团队加上摄像只有三个人,我们在与大台做同样题材的时候,有一种心态,那就是:我要做,我就做我自己的。”

有这样的心态,正是因为嘉兴媒体人相信,我们对嘉兴这片土地的文化最为了解。

在文化名人之外,还有对引领社会风气的名人报道。

1986年,嘉兴电视台是第一个去海南陵水采访南繁团队的新闻单位,那是嘉兴电视台第一次跨省拍摄,《天涯海角育种人》播出后,获得了1986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优秀作品一等奖。这是嘉兴电视台获得的第一个省级政府新闻奖一等奖。

在2014年,嘉报联合市科协等部门推出“嘉兴院士”专栏,后结集成书,在2015“星耀南湖”精英峰会暨全球创客大会上首发。院士身上令人动容的淡泊名利、一心为国、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进入融媒体时代,名人报道如何与时俱进创新报道形式,既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增强我们城市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今天的嘉兴传媒人也在积极探索。

2020年七一前夕,嘉广集团历时三年半精心创作的大型文献纪录片《王会悟》,先后在央视和浙江卫视播放。

从去年开始,为讲好嘉兴文化故事,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和市社科联联合推出“社科知嘉”传播矩阵。

最近几年,嘉兴人文专题部相继推出“壬寅嘉禾星光历”“嘉兴群星闪耀时”“大师有约”等名人专题系列,联合社会力量,线上线下,溯古及今。

他们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人人称道的成就与功名,更是人文记忆和城市精神的赓续与传承。

为什么我们做名人报道?因为灵魂有光。他们从历史中走来,沉默着,启迪未来。而我们从现实中走来,漫行着,创造未来。

《名门家风》主创团队

王国维曾孙王亮(左一)、蒋礼鸿之子蒋遂(左二)、张乐平之子张慰军(右一)、丰子恺嫡孙丰羽(右二)

首发式现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