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河北射击

2024-07-12 07:00:26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日报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河北射击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河北射击

本报记者王伟宏

人工智能与射击运动,两个貌似“不沾边”的领域,在河北走在了一起。

6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在河北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挂牌,双方期望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与射击运动实现深度融合,推动这个河北体育乃至中国体育的优势项目进一步发展。

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射击运动?

“虽然基地今天才挂牌,但我们与河北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的合作在2022年就已经开始了,双方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多方面产生了成果。”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带队教师李旭告诉记者,两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师生在河北射击队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活动,对训练场地及步手枪、飞碟项目运动员的训练数据进行了采集,并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

其中在飞碟项目上,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发现了训练“盲区”。

与大部分射击项目不同的是,飞碟项目中不仅有飞速射出的子弹,还有在空中高速飞行的碟靶,运动员击中碟靶才能得分。在射击过程中,运动员的转体速度、角度、加速度等任何一个身体细微动作,都可能影响到射击精度和成功率。而在传统训练中,运动员的动作结构分析主要依靠教练员的肉眼观察和经验,这实际上并不十分“可靠”。

为了更科学地研究运动员身体姿态对射击的影响,李旭带着研究生团队在河北射击队的飞碟训练场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他们对场地进行了三维建模,还在场地内安装了摄像头,甚至在运动员的枪口都装上了微型摄像头,对运动员日常训练进行无感化识别,目前已经采集了大量的子弹与碟靶飞行轨迹、运动员身体姿态等相关方面的影像和数据。

“我们把这些影像和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分析,并把运动员整个射击过程进行了拆解,让他们可以更直观地明白自己这一枪为什么打得好,那一枪为什么打得不好。”李旭说。

河北射击队双向飞碟运动员郑朔对这项研究中的弹着点分析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碟靶和子弹飞行速度都非常快,它们的轨迹甚至可以说‘肉眼难辨’。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每一次射击时碟靶飞行速度和子弹飞行速度是不是匹配,弹着点高了还是低了,这样会更明白下一发射击应该注意什么。”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挂牌,是对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与河北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此前两年合作成果的一次总结,更是双方深入合作的新开端。接下来,双方将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射击运动的更多可能性。

据了解,基地挂牌后,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将选拔合适的研究生参与到基地的应用项目、创新课题、辅助实践教学等工作中,与河北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与体育运动深度融合为目标,通过“AI+射击射箭运动”为首行试点,实现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体育运动的深度融合。

此外,双方还将谋求打造具有标杆化的运动训练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有效应用,打造系列精品课程、教材、教学实践课题,建设服务学习认知与发展的智能服务平台。

“这对我们的项目发展肯定会有好的帮助,希望人工智能能给我们的训练带来质的飞跃。”郑朔对高科技助推体育训练充满期待。而李旭则期望研究生们可以通过体育和人工智能交叉结合的课程与实践,为自己毕业后成为中国体育交叉学科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