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生态环境经受住了极端天气考验

2024-07-12 07:08:39 -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 记者薛仁政,实习生李思雨、孙慧,通讯员粤环宣报道:7月11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广东省2024年上半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1-6月,广东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96.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在水源方面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全省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为93.2%,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

“广东蓝”继续保持!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5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其中广东省惠州、深圳、珠海、中山4市光荣上榜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深圳、惠州、珠海、中山、广州、东莞6市上榜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前20位,全省19个城市PM2.5浓度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广东蓝”继续保持。

2024年上半年,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不仅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达到96.4%,细颗粒物(PM2.5)浓度还同比下降8.7%(2微克/立方米),达到了21微克/立方米。

“目前广东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尚未完全摆脱气象条件的影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许技科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今年下半年极端天气气候条件偏多,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将提前做好污染治理和联防联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省生态环境部门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重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和面源污染防治,建设空气质量改善先行示范区,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工作。

同时,有关部门还将把握往年同期大气污染特点规律,组织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进一步提升广东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汛期水环境质量向好

极端天气不仅为大气污染防治带来挑战,也为水环境保护出了“难题”。今年上半年,广东省连遭强对流天气影响,东江、西江、北江、韩江先后多次发生编号洪水,特别是北江出现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给水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广东坚决扛起汛期水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统筹开展防汛救灾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克服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汛期水环境质量总体稳中向好。

1-6月广东各地级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全省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为93.2%,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在6月主汛期,广东水质优良率为81.8%,同比上升14.9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和6月份各项数据指标是近几年最好的。”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许培源介绍,广东汛期水污染防治取得较好成效,主要通过四方面工作得以保障。

首先,各部门提前部署,系统推进汛期削峰,年初便制定印发2024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汛期工作总体要求;其次,落实落细,常态化抓好汛期水环境监管,每日发布重点断面水质红蓝表,定期通报预警汛期污染问题;多措并举,汛前全面开展沿河箱涵、排口等风险隐患排查,加密监测重点关注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切实加强汛期应急值守;最后,各部门强化保障,加强试点示范、加强资金保障、加强科技赋能、加强规范化管理,保障河湖水质平稳安全度汛,让南粤大地人水更和谐、河湖更美丽。

近岸海域水质好于预期

广东是海洋大省,近岸海域水质受降雨和入海径流等自然因素影响明显,呈现出波动大的特点。

今年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雨量为1162毫米,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在此极端不利自然条件下,2024年春季广东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87.6%,高于“十四五”规划86%的水质目标。

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张宇铭介绍,有关部门将多措并举,深入推进近岸海域水质达优攻坚。将大力推进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深入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不断完善入海排污口管理,健全完善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执法协作工作机制,紧盯重点海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强化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的违法行为。

为实现“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保护和建设目标,广东将“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开展海湾调查,编制省级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工作指南,全力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