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讲故事的方式 进入历史情景

2024-07-12 06:55:58 - 贵阳日报官方微博

以讲故事的方式 进入历史情景

进入历史的诸多方法中,公认较为理想的方式是“同情之理解”。这句话出自陈寅恪先生的一篇文章,原句是:“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抱着“同情之理解”的历史心态,才能进入历史情景之中,看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杂与多义。

那么,如何进入历史场景之中呢?历史专栏作家公孙策在《故事里的中国》丛书里,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了尝试。只要讲好了历史故事,读者喜欢听、喜欢看,自然而然就随之进入了历史之中。我们可以借由书中的一个典型段落,来洞察作者是如何讲故事的。

故事出自楚汉相争之际,韩信带兵平定齐地后,书信一封由使者带给刘邦。信中,韩信向刘邦索取“假王”的名号,以便名正言顺占领齐地。刘邦正出师不利且身负箭伤,看见书信后大怒,认定大业未成而韩信居功邀赏。话说到一半,张良和陈平几乎同时踩了一下刘邦的脚跟,低声耳语说:“我们正处于不利地位,哪有力量阻止韩信称王?不如顺势立他为齐王,更厚待他,至少让他中立,守住齐地就好。否则他可以自立为王,甚至可能跟项羽联合,那可后果严重。”刘邦一听,立刻改口,仍以开骂的口吻说:“没出息,大丈夫平定诸侯之地,当然就是真王,还当什么‘假王’!”随即封韩信为齐王。

在这个故事里,作者设身处地体会当事人的心境:韩信的意图是什么?刘邦开始在想什么,后来又为何转变了想法?由此出发,作者点明了楚汉相争的大局:即打败项羽只有一招——稳住韩信,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让韩信有丝毫不安的感觉。也正是这一决策,最终刘邦取得了楚汉相争的最后胜利。从中,我们看到作者还原历史的来龙去脉,琢磨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将故事讲述得入木三分而又引人入胜。

《故事里的中国》丛书共7本,分7个主题,讲了近400个历史故事。比如第一册《吴越春秋》,即以东汉人赵晔的史书《吴越春秋》为蓝本,讲述了春秋末期中国南方吴、越、楚三国的恩仇故事。我们知道,赵晔的《吴越春秋》虽被列为史书类,但是书中用了大量的文学笔法,甚至引用很多民间传说,使得书中人物性格鲜活、跃然纸上。公孙策在书中将之直译、改写为白话文。比如,我们在历史课本或语文课本里读过的“伍子胥过昭关”“卧薪尝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孙策的《吴越春秋》这本书里面,这些典故被放回它们发生的情境中,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经验,重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把人性的微妙之处凸显出来。我们会看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贪婪或愤怒,最终竟然导致连年征战、生灵涂炭,很有教育意义。

此外,作者又本着阐释历史的使命感,在写作中加入了《史记》《左传》《吕氏春秋》等典籍的内容作为补充。整本书从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中总结历史规律,以史为鉴。

总之,通过这套书,历史人物、典故、知识点都变得有血有肉,让蕴于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郑文丰文/图

(《以讲故事的方式进入历史情景》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