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幸福道——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十年回眸

2024-07-12 08:50:12 - 每日甘肃网

“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幸福道

——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十年回眸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幸福道——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十年回眸

张家川县龙山镇至马关镇农村公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张佳琪

一条条产业路、旅游路、生态路依山而建,一道道村组路、搬迁路、致富路傍水绵延,“四好农村路”将农民、农业、农村紧密连接,陇原大地上路美、景美、农村更美。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十年来,全省上下一心,共同丰盈“四好农村路”发展,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了硬化路,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91.22%,基本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交通网络。昔日习近平总书记踩着泥泞探望乡亲们的一条条村道蜕变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

道路通,百业兴。合水县瓦岗川,曾是深度贫困村,交通条件差,仅靠一条羊肠小道维系着与外界的交往,出川、上塬,是群众最大的梦想。2019年,新修了砂石路,建起过水桥,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农机也开到了田间地头。

崎岖变坦途,蓝图变通途。陇原大地上,一条条崭新的柏油路,打通了一个个村子与外界的联系。在渭源县,元古堆村从“烂泥沟”变身“美丽乡村”,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东乡县布楞沟村从“悬崖边”迈入“幸福庄”,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坚实;古浪县黄花滩从“移民村”转向“产业村”,瓜果蔬菜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销往五湖四海,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十年来,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每年将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列为10件民生实事之一,先后出台《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管理办法》《甘肃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多项制度办法,率先在全国出台《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技术标准》。累计投资939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7万公里、建成自然村组路6.2万公里,改造危桥875座,实施安防工程9.8万公里。

“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铺下的是路,连起的是心,通往的是富。从“一路美”到“全域美”,从“交通线”到“致富线”,是“四好农村路”带来的美好嬗变。

“农村公路+产业”,有力支撑经济增长。十年来,我省按照公路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公路发展的思路,建成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3343公里,一大批富民产业、美丽村庄、乡村企业因路而建、因路而兴,农民在现代农业的田野里大展拳脚,奔向增产、增收,农业高效集约发展的春天。

“农村公路+运输”,有力支撑百姓致富。十年来,我省整合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部门物流优势,联合农业农村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快“交商邮供”融合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实现建制村100%通客车,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4A级以上县区比例达98.82%,皋兰等3县创建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建成278条客货邮融合线路、883个客货邮综合服务站点。

“农村公路+生态”,有力支撑环境美丽。十年来,我省持续推进陇原“最美农村路”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完善农村公路沿线停车区、充电桩、观景台等服务设施,让乡村因路而美。

“农村公路+旅游”,有力支撑乡村振兴。十年来,我省结合乡村旅游资源布局,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旅游公路,有效促进了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涌现出敦煌市鸣沙山景观大道“全国美丽乡村路”、清水县X307线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渭源县C276线“全国最具人气的路”等典型案例,临夏州X015线太子山旅游大道入选“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实现农村公路管养全覆盖

农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这样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我省积极开发农村公路公益性岗位,仅2021年至2023年,农村公路实施以工代赈项目663项,吸纳劳动力2.09万余人,发放劳务报酬3.42亿元,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省在农村公路应急突发事件处置方面经历了实战考验,取得了突出成效,总结出“以快制胜”工作机制,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率先实现全覆盖,该项工作机制入选交通强国试点。2023年,先后在夏河山洪泥石流和积石山6.2级地震抢险工作中,发挥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保畅力量支援农村公路优势,第一时间打通“生命线”,为农村地区受灾群众争取宝贵救援时间。

十年来,我省以“路长制”实现“路长治”,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路长制”管理体系,形成“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管养格局,全省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良路率60.5%,34个市县建成农村公路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比例达63%。县乡村三级路长人数达1.85万名,护路员公益性岗位稳定在3.4万人。2024年1月1日施行的《甘肃省公路条例》,明确农村公路主体责任、养护资金筹措等,首次将农村公路“路长制”以地方性法规形式确定,农村公路养护决策更加科学、资金监管更加透明、管理更加精细。

通讯员张佳琪

责任编辑:曹旭(见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