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手中废弃塑料瓶制的丝巾火了,我们联系了“原产地”……

2024-07-12 09:53: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部长手中废弃塑料瓶制的丝巾火了,我们联系了“原产地”……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珊南沙报道

7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向记者展示了一条由废弃塑料瓶制成的漂亮丝巾。

“这些塑料瓶都是来自广州南沙区的公益净滩行动。我们努力争取到2035年,能够把全国283个海湾都建成美丽海湾,让这条丝巾上描绘的‘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愿景成为现实。”郭芳说。

塑料瓶怎么制成丝巾?

带着这个问题,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联系到了这条丝巾的“原产地”——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

在坦头村,留存有广州面积最大的一片天然红树林。今年5月,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科普行动项目(简称坦头村项目)顺利收官,两年内补种了红树林约300棵,并且建立起红树林协同保护长效机制。

坦头村天然红树林面积达45.5亩,占广州市现存天然红树林面积的70%以上。除了外层无瓣海桑之外,这里绝大部分是本地红树品种,包括秋茄、桐花树、水黄皮等。

2022年,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指导和支持下,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创建了坦头村项目,还获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共5万美元资金支持,以及中环宇恩(广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约41万元人民币的配套资金支持。

“我们会去到红树林里面,把这些潮汐带来的海漂垃圾清理掉。它们都藏在了红树林的根系里,会导致红树林慢慢死去。”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简称研究会)副秘书长杜宇燕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我们收集回来的塑料瓶统一清洗好,之后寄到合作单位去。他们把塑料瓶进行消毒分解,压成聚酯颗粒,然后再重新拉线、纺纱,最后就会织成一条丝巾。”

杜宇燕介绍,研究会通过在坦头村开展系列红树林生长环境垃圾清理活动,向参与者直观地展现了海洋垃圾对红树林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保护意识。自去年7月起,研究会分批将红树林中捡到的塑料瓶制作为丝巾文创产品,在活动中赠送给参与者,累计送出了约300份这样的纪念品。“参与科普活动的亲子组合比较多,丝巾很受妈妈们的喜欢。”

2023年至今,越来越多的公众积极报名参与红树林与生态环境相关志愿行动,研究会累计在南沙组织开展了类似垃圾清理活动15次,超过800人次参与。海水更清、海滩更净、海鸟更多、滨海湿地也更美,南沙各处的红树林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游客。

发布会当天,郭芳副部长展示丝巾的视频报道在网络上被广泛转发。杜宇燕也在朋友圈积极转发链接,推广自己坚持了多年的公益行动。

研究会是一间由广州地区涉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其相关从业人员自愿组成的学术性的非营利社会团队。杜宇燕告诉记者,研究会还与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合作,成立了一支“美丽南沙”志愿服务队,“我们还会将这些活动推广到南沙更多区域。在政府支持下,公益机构发挥的作用,就是通过一些好的设计、好的模式,让各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去参与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

部分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视频剪辑:陈梦璇、柳润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