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2024-07-12 11:43:00 - 澎湃新闻

北川是华夏始祖大禹的诞生地、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这里有茶马古道、禹羌古韵、高山溶洞,这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底色——禹羌文化、红色文化、抗震文化、感恩文化,在这片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相辉映。

尤其新世纪以来,这里出现了几个关键性的事件:2003年成立羌族自治县,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受灾,2018年7月31日退出贫困县序列,2021年2月21日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进入到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途之中……

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从2021年到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刘大先从北京来到了北川,挂职副县长。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他亲眼见证并深度参与了北川在新时代以来的山乡巨变之路。他以一部21万字的《去北川》,记录下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个很好的样子”。

今年4月,《去北川》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7月11日,“一个很好的样子——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去北川》座谈会”在北川举行。

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今年4月,《去北川》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行动”充盈于整部书的叙事

“第一,这是一部书写新时代北川山乡巨变的好书;第二,这是一部 ‘两个结合’的好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新时代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第三,这是一部多彩文化的表达之书。”

在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的北川大地上得到弘扬,生生不息、多彩丰富的民族文化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呈现,《去北川》已经给予我们特别丰富的内容,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

中宣部原副秘书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以“质朴”“鲜活”“真实”“深刻”高度评价了《去北川》。“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乡村振兴、灾后重建、脱贫攻坚的简单故事,而是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更多地从社会层面、文化意义来书写山乡巨变。个体性格与社会性格、私人情感与公共情感在这本书里交相辉映,学者的沉淀与思考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它的文化性和深刻性,让我们非常感动。”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表示,去年,总书记在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北川石椅村干部群众时称赞道:“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时隔一年,大家带着《去北川》来到北川,实地学习、感受北川人民如何一步步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在阚宁辉看来,《去北川》也是一本行动之书,“行动”充盈于整部书的叙事。“刘大先以清晰明亮的笔法记录了北川的人们如何行动起来,如何在千百年深厚的文化积淀中自强不息,如何用绵绵不绝的文脉锻造出新时代雄起的精神内核,这是《去北川》独树一帜并打动广大读者的关键所在——北川的好样子,正是中华民族的好样子由内而外最生动最鲜活的写真。”

以当下北川为中心,上溯过去、瞻望未来

2008年5·12汶川地震,北川老县城遭受了灭顶之灾。因老县城已经被确认不再适合居住,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再造一个新北川”,在30公里外原属安县黄土镇和安昌镇的一部分的土地上,异地整体重建了新县城。新县城被命名为永昌镇,寄寓着永远繁荣昌盛的意思。

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作家卢一萍说,北川在5·12汶川地震中广受关注,十几年后,再次因为《去北川》受到文学界的瞩目。这部作品从“重建家园”开始,写到了北川各个方面新的面貌。“作为一位四川人,我觉得北川应该有这样一部作品,应该有这样一种有力的、情深义重的书写。这部作品体现了非虚构的力量,写出了北川浴火重生的一个 ‘很好的样子’。使北川在文学地理的版图上有了一个新地标。”

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在刘大先看来,十几年了,几乎有一代人的时间过去了,对于受创惨重的北川而言,如今的时代主题不再是抢救与自救,而是如何在重新建起的家园上繁衍繁盛、壮大生息。

“我当时就想象,外界知道北川,客观地讲,肯定是在2008年之后,但也就仅此而已,对于北川内部的地理沿革、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其实并没有了解得特别深入。北川经过震后十五年,它已经完全蝶变了,发生了非常根本性的一个变化,北川的通用机场都快要投入使用了。我想整个时代、整个国家都在发生一个变化。我要写的是这个东西。而北川恰恰也需要外界了解。”

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所以我想写一个以当下北川为中心,上溯过去、瞻望未来的立体的北川。”刘大先说,“我希望最终呈现的是一部有趣、有情、有思,有用,然后对于他人来讲可读、可感、有意义的作品。”

而这份作品,也是对自己生命中十二个月的一份交代。

“当你真的在那里观察过、工作过、生活过、思考过,你会感觉到那里已经同自己融为了一体,它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空间、一块模糊的地域、一个远离自身的群落,而是鲜活的血肉,人们的音容笑貌、忧愁与欢欣、顽强与勇气都融化为自己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在北川获得了滋养,同它一起成长,自己也努力变成 ‘更好的样子’。”

北川的故事也必将被反复表述

在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刘琼看来,从老北川到新北川,《去北川》既有史志特点,又有知识分子对当代县域文化和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深入思考,既有写法上多个文本和形式的融合创新,又有朴素文风和广博视野背后的“民本”情怀。“无论是在信息量的呈现、思想深度的表达,还是对于时代命题的关注,《去北川》都有自己独特的破发点。”

《中华读书报》副总编王洪波表示,《去北川》是一部独特、丰富、饱满的作品。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融入了民族文学的内容,也融入了文化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和视角,还融入了作者自身的人生经验和“精神顿悟”,不但是对时代主题的真诚书写,也可谓一部个人的心灵史。

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此次参观禹王广场,大屏幕播放的一个镜头让他印象深刻。镜头始于一个近似废墟的地方,画面是类似黑白的调性。慢慢的,仿佛有光开始照耀在废墟上,黑白的调性慢慢变得色彩鲜艳,废墟也变成了林立的楼房和宽广的道路。

“我忽然意识到,这个镜头展示的,是现实的北川,无数人的力量让这座城市完成灾难后的重建,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一印象,符合昨天晚上我跟朋友散步时北川给我们的印象,更符合刘大先这本书中大篇幅对北川现实的关照。”

黄德海说,除了传统和现实中的北川,更需要认识到的或许是——《去北川》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不断被书写的北川。“一个地方并不是天然为人所知的,需要不断有人书写和讲述。只有这样,一个地名才能真正变成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类栖居之地,变成我们每个人的家园。大先的《去北川》,就是这样一本让地名变成家园的书。有了这本书,北川的样子就更加丰富了,而北川的故事也必将被反复表述。”

刘大先《去北川》:从“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本次活动由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现场也举行了授书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刘大先与上海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毕胜向北川县教体局、县图书馆赠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