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三量”齐驱,扬州向新提质勇争先

2024-07-12 14:08:25 - 南京广播网

一块面积2.5平方米的TOPCon光伏电池板,一年可以产电约800千瓦时。“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近日来到位于扬州的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该企业在短短半年内突破激光烧结等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光伏电池板转换效率。在扬州,像这样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小型企业不断涌现。

当前,扬州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全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之以恒建设产业科创名城,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在6月12日召开的中共扬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上,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对扬州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他表示,要找准切入点、下好先手棋,向新而行、提质奋进,加快走出具有扬州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子。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三量”齐驱,扬州向新提质勇争先

接力创新,激发城市含新量

位于江都高新区的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新鲜出炉的白色伺服压力机整齐摆放,等候下一阶段的调试。“这一产品由公司自主研发,具备高柔性高精度、节能节材等特点,相较于传统压力机,效率提升30%,能耗减少40%。”该公司钣金激光装备事业部销售管理部部长郑发元说,亚威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7%以上,逐渐形成“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接力模式。

亚威股份主要生产数控机床,而数控机床产业是扬州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调研过程中,记者发现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创新强度”“转型升级”等热词被频频提及。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扬州将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城市创新浓度与贡献度与日俱增。

把解决企业创新难题摆在“C位”,扬州连续4年开展科技人才“揭榜挂帅”助企专项行动。尝到这一“甜头”的扬州日精电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淮鑫深有感触,“我们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薄膜电容器产品的企业,随着对产品有了更高要求,亟须在材料耐高温性能和能量密度上实现技术突破。”张淮鑫告诉记者,在他们一筹莫展时,扬州市“揭榜挂帅”专项行动党员先锋队成员来到企业,建议他们面向全球发布技术需求。自去年发榜以来,10余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关注到这一项目,日精电子很快找到应对之策。

这仅是扬州聚焦“613”产业体系“卡链处”“断链点”,深化“揭榜挂帅”攻关机制的生动案例。3年来,“揭榜挂帅”行动直接服务本地企业535家,征集技术创新需求874项,相关项目实现销售收入近40亿元,专利申请超500件……

6月6日,仪征市第八届凤来仪·精英人才创业周开幕,南京·仪征大学生创业园项目正式启动。作为扬州跨江融合的“桥头堡”,仪征与周边17所高校牵手,把大创园作为承接宁镇扬乃至长三角区域人才、科技、教育等资源的一块“飞地”。扬州“留才率”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近年来吸引包括近百名两院院士在内的3300多名“高精尖”人才来扬创新创业,累计106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467人入选省“双创人才”、38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这些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强大的要素支撑和良好的环境支持。

生态优先,厚植发展含绿量

今年年初,《扬州工业能效指南(2023版)》出台,发布扬州市34个大类行业和151个中类行业的能源消费产出平均水平,包括该市工业分产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产值能耗等。该指南的编制,旨在从源头上提高项目能源产出效率,推动城市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扬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

扬州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扬州市工信局局长钱峰介绍,该市近年来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淘汰落后低端产能,大力发展“613”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方面,扬州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2年降低10%。大力开展创建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园区和构建绿色供应链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光伏+”、氢储能及加氢站试点、便捷充换电基础设施、二氧化碳捕集和高值化利用试点等绿色低碳示范项目,每年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

扬州位处江淮生态经济区重要地带,正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主动参与南京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联动、创新协同、人才交流、金融对接,力争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构建永续发展的“绿心地带”。

被誉为“江苏绿心”的宝应县是一座没有燃煤电厂的县城,全县能源供给都来自“绿电”,风力发电机鳞次栉比,渔光互补光伏电板覆盖大片河塘湖泊。作为宝应县创新招商载体,“绿电厂房”可以为入驻项目配置屋顶光伏电组等绿色能源生产系统,既为项目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基础设施,也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目前,宝应已在多个镇区启动“绿电厂房”建设,总占地面积达上千亩。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宝应县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培育节能环保、生态循环等绿色低碳产业,逐步建立宝应特色生态产业体系。

近年来,扬州设立3只百亿母基金,扬州绿色产业发展母基金位列其中。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重点支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投资项目、绿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符合战略规划的转型升级项目。

绿色低碳是生产方式,更是生活方式。瘦西湖风景区内随处可见光伏路灯、光伏椅、光伏伞等诸多光伏储能产品。该景区加快探索建设全电气化碳中和生态景区,积极打造“零碳景区”示范样板。通过优化景区能源体系,实施电能代替、电气化改造等方式,推动景区用能方式向绿色、节能、低碳方向转变,预计景区一年可减少3500吨左右碳排放。

建强体系,提升产业含金量

氢能具有清洁低碳、高效安全、储能丰富等特点,是扬州重点培育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位于广陵产业园的江苏耀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去年成功研发并投产了国内最大功率300千瓦氢燃料电池电堆。如今,扬州已集聚涵盖氢能产业上游的制氢与供应、中游的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下游的燃料电池汽车等应用的全产业链相关企业,具备燃料电池电堆、系统集成、整车、电力系统总成等技术创新能力。扬州还专门出台《扬州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明确提出“氢能相关产业总产值到2035年达800亿元”的远期目标。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去年,扬州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确立“6群13链”先进制造业体系,巩固提升“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攻坚突破“航空、工业母机及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等13条新兴产业链。王进健表示,要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

新兴产业同样在高邮大地上熠熠生辉。今年年初,高邮市两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分别是总投资30亿元的双鹏新能源年产35GWN型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项目和总投资25亿元的金刚石新材料项目。两个项目均由上市公司投资建设,将对光储充产业和新材料产业起到强链补链延链的作用。伴随着扬州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到2025年,扬州力争形成2至3个规模超2000亿元的地标产业,总量过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链达到10个以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发展新兴产业,更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汽车及零部件是扬州传统支柱产业,也是重点培育集群之一。走进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只见机械手臂“琳琅满目”,组成一条条复杂而又充满机械美感的自动化生产线。该公司2021年就入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其生产效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等相关数据正节节攀升。

纵观整个扬州,传统企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今年,我们将以‘千项改转、百企示范、百景应用、十链提升’为主线,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以科技的‘含新量’提升产业的‘含金量’。”钱峰表示,目前扬州累计获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含5G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36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10个。

扬州将今年确立为“实干争先年”。锚定“奋进万亿之城”和“两快两争两提升”目标不动摇,扬州正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更好为江苏“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的扬州答卷。

【责任编辑:杨旭】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