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深海发现幽灵蛸目新种

2024-07-12 14:22:43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叶青通讯员谢文燕

7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邱大俊等联合上海海洋大学,近期在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动物分类学报》上发表成果称,该团队对2016年在南海采集到的一个类似幽灵蛸标本进行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基因的比较分析,明确其与幽灵蛸存在明显差异,确定其是幽灵蛸目新种,并将之命名为“拟幽灵蛸”。

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深海发现幽灵蛸目新种

早在1903年,德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楚恩最先在深海发现了幽灵蛸。该物种常生活在热带与亚热带大洋水深600至900米之间,此深度的水体中,氧气含量很低。在生物分类上,幽灵蛸属于幽灵蛸目幽灵蛸科幽灵蛸属,也是此前唯一一个被大家所认可的现存物种。

2016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海南岛东南海区800至1000米水深采集到一个标本。研究团队将其与幽灵蛸进行形态比对,发现二者在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包括尾部形态、下角质颚形状、发光器位置等。同时,通过基因分析,团队发现它与幽灵蛸在进化树上是两个遗传距离较大的分支,最终确定采集到的标本属一个新物种,其成为幽灵蛸目已知的第二个现存物种。

“拟幽灵蛸与幽灵蛸二者形态特征的区别在于:拟幽灵蛸具有尖尾、下角质颚翼宽长、发光器位于鳍与尾尖的中点,而幽灵蛸无尾、下角质颚翼较短、发光器位于鳍与身体末端的三分之一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邱大俊表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