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被造谣的韦东奕:学者真不需要这份毒流量

2024-07-12 17:47:56 - 媒体滚动

转自:荔枝新闻

近日,湖南水灾牵挂着万千国人的心弦,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份挂念,亦被逐猎流量者盯上,视之为流量富矿。这不,“北大韦东奕为洞庭湖水灾捐款1600万元”的消息,这几天便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不少关注。

7月9日,韦东奕的堂姐回复记者称,已经向弟弟求证此事,“纯属瞎扯博流量”。岳阳、华容等地的慈善机构也表示,未查收到有1600万元的单笔捐款。

频被造谣的韦东奕:学者真不需要这份毒流量

一场无底线博取流量的闹剧,在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谣言大行其道,消费灾情、误导公众、浊化舆论场,浪费社会的注意力资源,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造谣者进行追惩,是监管部门和平台的应有之义。

但值得深思的还有,为什么这一事件能够广泛传播?首先,湖南灾情是近来牵动全国人心的大事件,而韦东奕又是自带热度的人物,将两者结合必然有可观的流量效益。

“良苦用心”之处远不止如此,“为灾区捐款”是一件好事、善事,而“捐1600万”则是大好事,更是符合互联网传播爽点的正能量叙事。当谣言冠加上正能量的名头,便具有了一种道德上的传播正当性,使传播更加畅行无阻。此外,也如此前一段时间引发热议的“无主谣言”一样,这种正能量谣言往往会削弱公众的质疑感和辟谣动力:感动了,泪奔了,点赞了,也就划过去了,很少人愿意去较真。

即使谣言被戳穿,造谣者也能理直气壮地反驳道:“即使我造谣了,又有谁受损失了吗?”这便是正能量谣言叙事的迷惑性:叙事建立在谣言上,便毫无道德性、正当性可言了。

可以看到,自从2021年以一段校园采访走红,韦东奕便就是热搜榜上的常客。“一晚上解决博士团队4个月难题”“韦东奕不适合教书离职北大”“带领奥数队夺金”……到最近的“计算月球采样轨迹”,或捕风捉影,或凭空造谣,韦东奕深受网络谣言之害,以至于出门都要戴口罩。

频被造谣的韦东奕:学者真不需要这份毒流量

在不少公众看来,我们的热搜和舆论场上充斥着流量明星、网红的八卦逸闻,而那些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学者、专家、科学家,却鲜有关注。从根本上,这种观点与正能量叙事是同质异构的,都将为谣言传播增添正当性:造谣又怎么样,起码让韦东奕这样的科学家受到关注了,善莫大焉。

许多逐利者大可不必把自己收割流量的目的包装得如此高大上。科学家与明星网红赛道不同,如果都以关注度为尺度,可能会给科学家带来“毒流量”——科学家不需要这份娱乐化的关注,也不需要过多的打扰。以韦东奕为例,做数学基础研究需要超人的定力与安静的研究环境,有一个稳定的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才能沉下心去,毫无旁贷,做出成果来。

流量高低与知名度高低,以“学术为天职”的学者们也许并不在乎,他们有自己的同行评阅,有学术共同体的认可,有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他们期待的与公众发生的联系,是自己的研究在推广应用后,改善公众生活、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是时不时被“绑架”着登上热搜,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从韦东奕的故事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关注,早已成为了负担和困扰。尊重学者们的意愿,少一些“我以为对他们好”的自以为是,还他们一份宁静吧。

公众也不妨擦亮眼睛,好好想一想,正能量谣言能有几分正能量?我们能否承担这种正能量的后果?打着“关注科学家”旗号泼向科学家的“毒流量”,真的是科学家想要的吗?不管是“正能量谣言”还是“毒流量”,撕开其伪装,我们不难发现,其内核依旧是“无底线博流量”这个老熟人。(陈自强南京师范大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