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文脉•最闽南丨向海而生行万里 锦绣刺桐是吾乡

2024-07-12 17:59:27 - 政府网站

转自:泉州发布

刺桐文脉•最闽南丨向海而生行万里 锦绣刺桐是吾乡

刺桐文脉•最闽南丨向海而生行万里 锦绣刺桐是吾乡

核心提示

故乡,对于一个族群而言,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生命原点,更是文化层面上的精神原乡。

敢于拼搏,勇于开拓的闽南人足迹遍天下,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文明互鉴的同时,不忘反哺家乡。“重乡崇祖”的泉籍华侨华人是其中的“主力军”,在教育、医疗、科研、工农业生产、社会福利等方面,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这不仅得益于故乡泉州为游子留住乡愁的努力,更彰显了闽南文化强大的“磁吸效应”。

纵使远行万里又何妨?纵使相隔重洋又何妨?故土、家国以及生生不息的文脉犹如巨大磁场,牢牢吸引着世界闽南人的心与魂,众心所向,归去来兮!

刺桐文脉•最闽南丨向海而生行万里 锦绣刺桐是吾乡

向外开辟发展新路闽南族群走向世界

闽南人有着悠久的移民传统,闽南地区多山地丘陵,耕地不足,加之人口众多,向外迁徙已成历史必然。深受海洋文明影响的闽南人,向海而生,沿水而行,具有向外开辟发展新路的胆识;他们依仗航运优势远渡重洋闯世界,成为这个族群迁徙的重要特点。

唐朝以后,潮州生存环境转佳,闽南移民前往潮汕地区,带去了较先进的经济文化,为潮州注入新鲜血液。闽南人同样在讨海中往返海南岛,一些渔民因种种原因滞留岛内就地而居;古代海南岛汉族绝大部分人均为闽南后裔,海南话由闽南方言演变而来;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基本也都是福建移民。溯广西西江而上,在桂东南柳州一带也有几百年前由闽南迁徙而去的移民。

明清之际,闽南渔民溯福建海岸线扬帆北上直达浙南,定居在洞头、玉环、平阳、苍南以及舟山群岛一带,在浙江南部沿海形成闽南方言区。闽南人在北上途中沿途都有停泊处,因此福建境内闽东和莆仙方言区的滨海地带也都存在着不少流行闽南方言的村庄,江苏、江西等地也有闽南方言的印迹。

闽南人向东跨海进入台湾的历史更令人耳熟能详。闽南人最早徙居台湾是在北宋末南宋初,南宋时期,已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加强对澎湖、台湾岛的行政管理。据《诸蕃志》记载:“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而闽南人大量的迁台则始于明末。从明末至清嘉庆年间,出现了三次移民高潮,使得台湾人口爆发性增长,闽南方言成为台湾岛内的通用语。

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让闽南人的脚步走向了更远的远方。随着刺桐港的崛起,泉州人成为向海而行的迁徙“主力军”。唐以来,海商贸易兴起,泉州港成为南方大港,闽南商人由此出发,频繁往来海路。五代时,泉州与东南亚、阿拉伯、非洲等地的海外贸易,逐渐进入繁盛期,闽南人远航番国,经商者更众。宋代,闽南商人足迹已经遍及东南亚。他们从刺桐港出发,向北到达新罗、高丽(朝鲜)。海船由泉州起航,穿过琼州海峡,到达占城(越南)、真腊(柬埔寨)和阇婆(爪哇),还到过凌牙门(新加坡)、三佛齐(苏门答腊)和大食(古代阿拉伯帝国)。近代,移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等国的闽南人更是大量增长。

千百年来,闽南族群迁徙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仅泉籍华侨华人就遍布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上千个侨团组织和250多家异地泉籍商会。无论是在欧美,还是东南亚,都有泉州乡音。

远行归乡周而复始交流文明繁荣文化

远离故土的闽南人依然执着地保持着与故乡一致的文化认同,为迁移地带去了独具特色的闽南风俗。在他们返乡之时,带回的异地文化元素也进一步丰富了闽南的多元文化。

江西玉山县紫湖镇是闽南移民后裔聚居地,当地的玉山紫湖花灯源自古时福建闽南灯会。广东潮州人世代传承的清明节吃“薄饼”、冬至节吃“冬至丸”等民俗,与闽南人无异;潮汕与泉州的传统民居多为三进以上的大厝。闽南的城隍庙在我国台湾、东南亚有众多分炉,信俗文化成为乡愁的重要载体。

刺桐文脉•最闽南丨向海而生行万里 锦绣刺桐是吾乡

闽南传统习俗随着闽南人祖辈“下南洋”而传到了马来西亚马六甲,“送王船”习俗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与泉州的“送王船”渊源颇深。

在泉州,闽南古大厝是街头的一道风景,其建筑技艺随着闽南移民流传到了我国台湾、东南亚等地,当地亦能看到令人惊艳的“闽南红”。

迁徙扩散的闽南人在传播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带回了异域文化元素,为闽南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20世纪20年代初,由华侨投资改造,泉州中山路建成独具南洋风格的南北大街。沿街廊柱式骑楼既有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南洋式的建筑精华,是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建筑典范,也是至今全国少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骑楼屋顶为平顶,门窗采用圆拱、尖拱等形式,是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特点;屋顶上的葫芦形“儿女墙”围护、以本地产胭脂红砖砌成的外墙及骑楼廊柱,则有浓郁的闽南传统气息。

泉州各地的闽南洋楼,许多是由华侨修建或出资修缮的,被称为“番客楼”,海外文化对泉州的深远影响在建筑上得到了体现并得以保存下来。有的番客楼仍在楼体打上闽南传统的衍派名号,彰显闽南人对自己祖脉源流的探索和追寻,让闽南传统建筑风格韵味依旧保留。鲤城区的王宫社区、晋江五店市和梧林传统村落、台商投资区龙苍社区……番仔楼群在泉州不一而足。

此外,来自海外的胡椒、肉豆蔻等香料,在泉州餐桌上演变出了泉州牛排、沙嗲肉串等别具一格的闽南味道。

海的儿女情系故土拳拳之心反哺家乡

心胸宽广、重义、追求共赢的闽南人在侨居地,与当地居民共同奋斗,成为行业翘楚。海风吹拂,乡音难忘,“重乡崇祖”的闽南人将反哺家乡视作与生俱来之责任,泉籍华侨华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刺桐文脉•最闽南丨向海而生行万里 锦绣刺桐是吾乡

祖籍南安的新加坡华人李光前有“星马橡胶、凤梨两大王”之称,被誉为“星马一代完人”“南国之光、华社先贤”。从1934年起,他捐赠巨资在家乡创办医院和中小学,其哲嗣李成义、李成智、李成伟昆仲又捐资上亿元建设光前医院和光前学村。

有“银行大王”“烟草大王”“啤酒大王”“航空大王”之称的菲律宾华侨陈永栽祖籍晋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泉州捐建了多处医院门诊大楼、中小学、图书馆、体育场;1991年,他捐资268万元兴建了当时晋江唯一的图书馆;2001年起,连续资助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文夏令营在泉州和厦门的活动。

祖籍南安的印尼华人黄仲咸自20世纪50年代捐款资助家乡兴建仙都小学开始,坚持了近半个世纪的捐资公益善举。他将一生积攒的资产奉献给故土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福利事业,被家乡人民誉为“南安陈嘉庚”。

此外,祖籍安溪的新加坡华侨李陆大先生捐巨资扶助贫困地区,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3609号小行星命名为“李陆大星”;从清源山到威远楼,从华侨大学到泉州市第一医院,在泉州许多名胜古迹和医疗教育机构,都可以看到祖籍泉州的实业家陈守仁先生捐建的项目……泉州许多中小学校都受到侨捐资助,泉州地面高校如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黎明职业大学等也都接受过侨捐资助。

这样的例子,在泉州灿若繁星,不胜枚举。

固守游子精神原乡凝聚血脉亲缘力量

山海看似远,千里心相连。950多万名泉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泉州给予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融入血脉。这座千年古城,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固守着游子的“家”,为他们留住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记得住的乡愁。

刺桐文脉•最闽南丨向海而生行万里 锦绣刺桐是吾乡

一键可寻根,泉州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官方综合性寻根服务平台,开启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目前平台已征集、扫描族谱近1万册(涵盖100多个姓氏),总量居全省各收藏机构前列,成为海内外乡亲联谊联络、互动交流的崭新载体。

泉州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是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随着两岸融合不断扩大,信息化手段不断完善,泉州帮助很多台胞在福建成功寻亲。泉州还持续推动“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抢救性保护和活化利用,让两岸家书等涉台文献资料重回大众视野。

在闽南,“厝”不仅是“家”,更是旅途上的灯塔,是游子的原乡眷念,是血缘情感的皈依。《泉州市“刺桐侨厝”保护利用三年专项行动方案》的出台,力争通过三年专项行动,打造“刺桐侨厝”保护品牌,更好地延续泉州侨厝、侨居、侨村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构建系统性、整体性华侨建筑保护体系。

常走动,多交流,维系血缘深情。依托春节、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以各类座谈会、联谊会、招商推介会,邀请海内外泉商来泉考察交流,共谋家乡发展;聘请侨商作为“泉州优品”推广大使,实现以侨架桥、以商招商,共筑深情厚谊,共促家乡发展。

为侨办实事暖侨心,泉州推动设立“侨+政务服务”“侨+健康服务”“侨+公证服务”系列便侨利侨服务“绿色通道”,为持有合法有效证件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以及持有各级侨联颁发的委员证、代表证等证件的侨界群众,提供优先、优质、便捷的服务。上线“刺桐侨汇”新平台,泉籍海外侨胞可在线上办理侨务事项,即便身处异国他乡,也可足不出户远程办理。

今年6月,“故土家园”海内外泉侨泉商联络总部正式启用,打造便捷服务主阵地,成为助推“侨”与“乡”双向奔赴的又一创新之举。

刺桐文脉•最闽南丨向海而生行万里 锦绣刺桐是吾乡

刺桐文脉•最闽南丨向海而生行万里 锦绣刺桐是吾乡

闽南人在行进之路上演绎的闽南文化,以其强大的兼容性,在同其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文化特性为泉州、为闽南地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海内外闽南人坚定地走向未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