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江苏徐州:奔跑向“新”,老工业基地涅槃重生焕发新动能

2024-07-12 20:08:24 - 南京广播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徐州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今起推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专栏,展现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成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落实“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和“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

徐州,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困。从“黑色”煤城到“绿色”新城,这座老工业基地如何自我革新、重焕生机?

2022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徐州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同年,重点围绕“四大行动”,《徐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2—2024年)》正式发布。

在徐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启动建设大会上,市委书记宋乐伟指出,徐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抓住用好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战略机遇,着力打造全国同类地区转型示范样板,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

两年来,徐州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同时,也精心描绘出一幅可持续发展的美丽画卷,高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在好风景里布局可持续发展。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江苏徐州:奔跑向“新”,老工业基地涅槃重生焕发新动能

从“一抹绿”到“连片绿”

生态修复治理入画来

从泥泞小路到宽敞大路,从一片荒芜到郁郁葱葱,从0.8平方公里到2平方公里,大龙湖这方土地发生了怎样的蝶变?

七月的大龙湖畔,游人如织,绿树与碧水相映成趣,荷塘与公园错落有致,处处散发着醉人的绿意。

“自打我记事起,就住在大龙湖附近。”在大龙湖附近生活了几十年的刘化政,对这片湖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从四周一片荒芜,变成了美丽的度假区,我亲眼见证了它的改变。”

曾经的大龙口水库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和雨水收集,滋养一方居民,是徐州地区较大的水库之一,仅仅只有0.8平方公里。

自2004年开始,这里开启了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

土方工程、驳岸工程、绿化工程……经过十几年大刀阔斧地改造,如今大龙湖横跨故黄河、奎濉河两大流域,水面面积达2平方公里,生态风景区总占地面积共4.5平方公里。

大龙湖治理修复仅仅是徐州从“一抹绿”到“连片绿”蜕变中的小小一环。

截至2023年,全市造林面积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林木覆盖率达31.6%;实施废弃宕口修复40处、采煤塌陷地治理5000亩;完成绿化造林3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省级绿美村庄42个……一个个绿色蝶变的背后,徐州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江苏徐州:奔跑向“新”,老工业基地涅槃重生焕发新动能

生态“重生”,不仅能改善一座城市的人居环境,更能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

按照《徐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2—2024年)》中关于开展生态修复绿色低碳开发行动的主要目标,到2024年底,徐州市将完成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2万亩,历史遗留采石宕口的修复治理63个,城市建成区(鼓楼、云龙、泉山)废弃采石宕口全部得到治理,基本建立关闭搬迁工业遗留污染地块名录,完成5个工业污染地块修复,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基本建成山水相融的园林城市和“无废城市”。

从“链”到“集群”

产业涅槃重生焕“新”姿

走进徐工汉云,产业地图显示出这朵“云”所释放的产业动能。

徐工汉云互联网平台已经和80多个行业的7万多家企业建立合作。最远的合作在一万八千公里之外的巴西,最深抵达了地下一千多米的矿井,最高去到了青藏高原。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云平台可以为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也能提前预判风险,保证生产安全。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6个、星级上云企业1777家,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7家。

传统产业是徐州工业发展的根基。徐工汉云的“惊艳操作”,是徐州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的一个缩影。

涅槃重生焕“新”姿正在徐州机械、化工、建材、农产品等“老家底”行业不断上演。

来到江苏华美热电公司“花园式”厂区,迎面看到一片光伏板列阵在前,与路旁风电、茂密农田、如茵绿草相辉映,构成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

这里的分布式光伏工程建设一期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后,为淮海大数据中心供给了源源不断的纯绿电动力,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00余吨。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和技术。如何让传统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迸发新活力?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江苏徐州:奔跑向“新”,老工业基地涅槃重生焕发新动能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徐州着力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提高工程机械、集成电路与ICT、精品钢材等十大集群综合竞争力。2023年集群规上工业产值达5505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87%,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数字经济三个集群规模过千亿元,徐州市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2位。

从“0”到“1”

科技创新突破无止境

从徐州城西卧牛山脚下,沿着一段约百米长的小道向上走去,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洞口便出现在面前。

这里便是徐州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实践阵地——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走入洞口,内部别有洞天:长长的廊道两侧,布满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硐室”,科研人员正在一台台精密仪器前开展各项实验。

向地球深部要资源、要空间、要安全。目前,实验室一期四大综合科研平台和七个科研子平台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基础实验研究与原位应用测试,累计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深地随钻探测、深地智能盾构、深地空间热能储用等五个二期科研平台正加速推进建设。

徐州举全市之力,跨区域、跨领域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获批筹建江苏省实验室,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建成安全应急装备、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等省级创新中心5家。

一个个创新平台动能澎湃,一个个创新产业集群攀高逐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工程机械单项冠军企业与产品居行业首位,5“大”标志性产品全国或全球第一,65类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影速光电光刻机、鲁汶仪器磁存储刻蚀机等一批半导体自主研发设备填补国内空白……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江苏徐州:奔跑向“新”,老工业基地涅槃重生焕发新动能

从0到1到10到100,科技创新突破无止境。

去年以来,徐州市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坚持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一体部署,前瞻布局了“5+X”未来产业体系。

徐州将深入实施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密切关注前沿科技动向,努力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设“徐州科创圈”,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从“有”到“优”

答好社保治理“必答题”

位于新城片区潇湘路以北、新元大道以东,新城区高级中学项目主体已经完工,施工团队正在进行外立面装修,确保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徐州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21所;三甲医院增至13家,三级医院实现县域全覆盖;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3.74万人……一个个数字是民生工程的生动注脚,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2023年,徐州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8.2%。

服务群众方法对不对、效果好不好,群众是最有发言权的。

“如今家乡变化大、发展好,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理想工作。”睢宁县睢城街道返乡人员陈炳润之前在外地从事数控机床维修工作,今年过年回家,在县人社局举办的2024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公益性招聘会上,成功找到了一份心仪工作。

徐州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年初,徐州各级人社部门积极部署落实各项服务举措,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风行动”。

书写群众满意新答卷。截至2023年底,徐州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3.74万人,年内发放稳岗返还等各类补贴14.1亿元、就业创业贷款90.4亿元;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群达543.89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8%。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江苏徐州:奔跑向“新”,老工业基地涅槃重生焕发新动能

徐州立足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生态、产业、城市和社会转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将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持续增加技术创新供给,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破解了一批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难题,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江苏经验、作出徐州贡献。

【责任编辑:杨旭】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