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咋样?

2024-07-12 20:59:04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旅游报

今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咋样?

又逢毕业季,新一批学子即将走入职场,长期存在“招工难”的酒店将喜迎一批新人。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有大量酒旅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会进入酒店行业。这些毕业生对行业的期待和顾虑在哪里,酒店又该如何招到年轻人、留住年轻人,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如何同时契合酒店与学生的需求?中国旅游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学生:既有期待又有担忧

“酒店行业很有意思,我相信坚持下去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6月底,刚从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毕业的陈茜文入职了一家杭州的高端酒店,担任餐饮总监秘书。

陈茜文告诉记者,她毕业后没有犹豫,坚定地选择进入酒店行业。“因为毕业前就有两次在高端酒店的实习经历,共一年时间。在实习过程中,我接触过餐饮和客房的工作,对酒店的整体工作流程相对熟悉。酒店行业的组织架构非常明晰,只要遵守规章制度、勤奋努力,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就可以一步步获得理想的职位。”

同样就读酒店管理专业的黄妮珺去年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毕业,已经在北京一家高端酒店的预订与通讯部门工作一年。在黄妮珺看来,一年来,这份工作在她眼中的“加分项”越来越多。“帮客人预订,提供合理的出行规划,消除客人的不满情绪……这让我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很有成就感。人们外出旅游、出差离不开酒店,从事酒店行业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不过,也有一部分毕业生有不同的想法。黄妮珺坦言,去年,与自己同专业的同学选择入行的比例不足5%,大部分会选择继续深造。“我在找工作时发现,酒店行业在招聘时对学历没有过高要求,但却更注重经验,这对于大部分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生来说是有门槛的。此外,酒店对应届生开放的岗位大多是基础性岗位,比如餐饮服务员、礼宾部行李员、客房服务员等,会有部分同学认为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工作流程固定,存在抵触情绪。”

这些想法恰恰暴露出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间的人才供需矛盾。酒店希望招聘到有从业经验的年轻人,而尚未接触过行业的应届生却认为入职后从事的工作过于基础,不愿入行,由此形成人才缺口。

“我经历过实习,了解从酒店一线岗位做起的重要性,打好基础,今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我目前的职位是餐饮总监秘书,也会到餐厅‘端盘子’,为客人提供领位和咨询服务。酒店总经理会每天早上到餐厅与客人沟通,及时掌握酒店的基本运营状况,更好地优化服务标准。所以一线工作是必要的,但往往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是相对辛苦和繁重的,可能部分小伙伴就不太愿意留下。”陈茜文说。

学校所学与工作所需存在不少差距,也是求职者们发现的问题。黄妮珺告诉记者,在学校学习的管理知识,确实可以全面地了解酒店行业,开阔视野,但与岗位所需存在差距。“我们学到的财务、房务、企业管理等内容,涉及酒店行业的方方面面,但这些知识更偏向于理论,更多是站在酒店管理者的视角,但当我们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却是执行者层面,更需要掌握的是待客技巧等一些更具体、更有实操性的技能。”

一年的工作经历让黄妮珺了解了酒店对新人的期待和要求。“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要在正式进入行业前多多实践,了解酒店的实际情况,做到心里有底。此外,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这对求职有很大帮助。”黄妮珺说。

酒店:渴望留住复合人才

可以看出,毕业生对行业既有憧憬,也有些许担心,当他们真正走向岗位,进入“实操环节”后,酒店的反馈是怎样的?什么样的人才才能与酒店进行更好的适配?

业者的共识是——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特别需要对行业感兴趣、热情洋溢、团队凝聚力强、乐于学习、语言技能强的年轻小伙伴加入。”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人力资源总监韩娟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盼,她希望年轻人在入行前就对行业有相对深入的了解,这样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融合度才会更高。

还有多位业者提到,年轻人要对酒店有更为客观、真实的认知,清楚知道酒店需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

“了解行业竞争的真实现状、职场环境很重要,避免其真正走入工作岗位时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部分学生可能对行业认知不够清晰,想法不够接地气,渴望在短期内成功,忽略了想要立足必须经过艰难的‘爬坡期’。新入职学生该做的,是降低对于品牌属性的期待,专注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到有耐心、能吃苦,提升对职业的认同感,机会来了才能抓住。”北京西南华邑酒店总经理刘硕说。

韩娟也有同样的感受,在她看来,不少年轻人认为自己刚上手就可以担任领导岗位,但其实酒店的职位设置类似于金字塔,往往是基层岗位人才缺口更大。“酒店很看重员工是否能够掌握基础岗位的工作技能。比如酒店设置了管培生项目,新入职员工通过层层筛选,符合要求后,将成为管培生,酒店会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对于新人来说,至少要在基层扎根一年的时间,才能申请管培生项目。通过实践,我们才能辨别高下,找到真正适配的人才。”

如今,各酒店也在为留住人才、稳定员工队伍而努力,比如建立更加完善的新员工福利体系、培训体系和晋升体系等,尽可能提升人才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年轻人有韧劲,他们只要找到目标,就会全力以赴地学,并且完成度很高。为了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我们在房务、餐饮等运营部门设置了专职培训师岗位,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共同抓好人员培训。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让年轻人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酒店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欢迎会、城市漫步等活动,让新员工尽快和同事熟络起来、对工作环境熟悉起来。此外,完善的晋升机制也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比如,有岗位空缺时,酒店要优先考虑内部员工,让员工感受到只要能力足够就有机会。”韩娟说。

在不少酒店中,至今仍保留着老带新的“师徒制”传承。北京饭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忠介绍,在这种机制之下,年轻人可以沉下心来学一些东西。“我们还联合其他饭店开展人员互动计划,让人员流动起来。此外,年轻人从业3至4年后,如果足够优秀,酒店会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将其推荐至集团旗下其他高端酒店,让他们不断地挑战自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过,当下的应届生与酒店岗位所需尚存在差距。韩娟举例道,现在部分年轻人并不重视语言能力,有的面对外国客人会“怯场”,还有的认为仅掌握英文日常沟通就足够了。但其实,酒店常常会接待讲德语、西班牙语等其他语言的客人。如果年轻人对此并不重视也就无法提供优质的服务。

北京国贸大酒店人力资源总监祁悦提到,当前虽然毕业生基数大,但其实真正符合要求的人才数量并不多。当招聘的人员与岗位要求存在差距时,酒店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本也会加大。“酒店要精准定位用工需求,建立更为有效的招聘渠道,吸引与酒店文化和服务理念相符的高质量人才。”

院校:持续改变注重实践

为了更好解决应届生就业难题,适配企业的用人需求,部分院校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发现行业相较于此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酒店希望学生走上岗位后能够尽快上手,做到一专多能,及时根据岗位需求发挥自身优势。为此,我们非常注重教学实践环节,打造了管培生项目,让学生毕业前就与行业紧密联络,提高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酒店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实习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石敬颖说。

石敬颖介绍,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前会有至少一年半的工作经验。“在学生初入校时,就会进入到教学酒店工作半年,一学期中的16个实操模块对应着酒店的16个部门,在这个学期内学生能够真实接触到酒店的全部流程。此外,我们还与130多家高端酒店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两次为期半年的实习机会。带领他们真正走进酒店,到一线岗位进行实操,做到入行就能够‘轻车熟路’。我们每年有30%的学生一毕业就被各酒店集团录用为管培生,一般在12至18个月后,他们就会晋升到管理者岗位。”

可以看出,院校与企业的密切联动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我们与开元旅业集团合作开设‘M36开元精英班’,从大一开始,在校生就可以参与实习,由企业导师来教授课程。实习期间,在校生工作时间累计达36个月,毕业后基本可成为酒店的管理储备人才,担任主管或部门经理。将人才培养周期前置,可以缩短毕业生工作后的成长周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晶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谷慧敏提到,学校会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加强与行业的联系,比如深化酒店产业实践基地合作,开展定制班,聘请行业专家进课堂,组织多元化实习实践、虚拟仿真教学和学科竞赛、校园直聘等,让学生对酒店职业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增强职业认同感。通过校企双向奔赴,打造从培养到就业一条龙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学生顺利就业与快速成长。

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人才,除了教授学生各项技能之外,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也不可或缺。石敬颖介绍,学院会开设一学期的实习就业指导课,课程中包含案例分析、规章制度解读等内容,邀请成功校友、行业客座专家进入课堂。

还有专家建议,建立酒店和高职院校之间的持续反馈与改进机制。定期沟通、了解行业需求和教育效果有助于院校适时调整和改进课程。双方合力探讨和挖掘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协同培养能力更全面的酒店服务人员,让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目标一致、齐头并进,进而提高就业质量。

今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咋样?

原题:《毕业季求职者与酒店能否实现双赢》

编辑:徐晓

审核:邓敏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