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印冀|日土山羊绒产业:“纤维宝石”托起农牧民新生活

2024-08-12 07:54:13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新闻网

西藏印冀|日土山羊绒产业:“纤维宝石”托起农牧民新生活

“1355元,成交!”

2023年第四届中国日土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产品竞拍活动现场,经过激烈角逐,超细羊绒以每公斤1355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了近几年羊绒竞拍价格的历史新高。

高成交价格的背后,凝结着河北省援藏干部人才的智慧和汗水。

30年来,他们与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干、一起拼,在原种保护、良种推广、产品销售等方面下了一番实功夫、苦功夫,让日土县羊绒质量越来越高,能与“羊绒之王”藏羚羊羊绒比肩,成为名副其实的“纤维宝石”。

抓好种业这个农牧业“芯片”

持续提升羊绒质量

6月19日清晨,日土县多玛乡多玛村39岁的村民普琼次仁吃几口糌粑、喝几口酥油茶,之后便将自家200多只羊赶进夏季牧场。

千百年来,生长于斯的农牧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赶着羊群、牛群,在牧场上放牧。不一样的是,这些年,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日土县曾是西藏4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农牧民辛勤劳作,一年到头却挣不了几个钱。

如何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河北省第十批援藏干部,日土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果爱宾认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提高收入的主要途径。河北省第一批援藏干部人才进驻日土县开始,克服高原反应,深入乡镇、村庄和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晒黑了脸庞,也摸清了情况。

日土县自古就有饲养绒山羊的传统。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日土绒山羊毛色较杂、产绒量低,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

立足这一实际,河北省援藏工作队依托河北对口支援,谋划白绒山羊产业发展规划,致力于将日土打造成为阿里乃至整个西藏优质羊绒购销集散地。

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抓好种业这个农牧业的“芯片”。1997年,他们与当地专业人才共同推动白绒山羊原种场建设,2020年协调资金900万元完成原种场改扩建工程;建设乡村选育点9个,培养科技示范户408户。此外,积极对接河北农业大学相关专家,向原种场提供技术支持。

6月17日下午,记者在日土县白绒山羊原种场看到,这里有生产区、配种室和冻精室,各种精密的仪器可以精准检测羊绒质量。经过多年技术积淀,原种场已成为一个集保种、育种、科研、推广、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研单位。目前,场里拥有白绒山羊1049只,人工输精受胎率达90%左右。

多年来,原种场每年通过人工授精出产大量白绒山羊,并通过乡级选育点、科技示范户进行推广,逐渐将不合格的种羊淘汰,形成遗传性能稳定的群体。

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有白绒山羊15万余只,占绒山羊比重85%以上,比30年前提升了7个百分点,羊绒平均直径为14微米左右,个体年平均产绒量达到300多克。

在河北省援藏干部人才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日土县白绒山羊羊绒细密、单根纤维粗细均匀等优势愈发明显,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

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西藏日土第六届白绒山羊种公羊大赛中,普琼次仁拿到了特等奖,获得12000元奖金。去年,他家总收入在25万元左右。

西藏印冀|日土山羊绒产业:“纤维宝石”托起农牧民新生活

推动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实现标准化养殖

6月18日,记者来到热帮乡龙门卡村专业合作社。

此时,合作社工作人员正看着吃草的羊群。巍峨的雪山脚下,青青的草场上,一群白绒山羊,宛如一颗颗白珍珠。合作社整齐划一的羊舍内,温暖明亮,在这里,羊儿可以安全度过日土寒冷且漫长的冬天。

推动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户放牧,是河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会同日土县委、县政府推进白绒山羊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与个人养殖相比,专业合作社在饲料、管理、防疫、销售等方面具有优势。”河北省第十批援藏专技人才、日土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康冬冬说,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互相合作的原则,他们与当地干部提出了草场共用、放牧轮流、解放劳力的畜牧业改革思路。

但2018年龙门卡村专业合作社刚成立时,大多数村民都在观望。他们的顾虑是,草场、牛羊入股后,还会是自己的吗?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头干。村党总支部书记达瓦元旦和村里的党员率先加入合作社,达瓦元旦家155只羊放到合作社,年终分红,仅羊绒销售这一项就有两万余元。

见党员干部带了头,不少村民放下顾虑,纷纷加入合作社。“党员干部见识多,我们跟着干,不会吃亏。”他们认为。

羊儿换个养法,农牧民换了活法。热帮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洛桑晋巴说,入股的农牧民除了年终分红之外,有些人还在合作社工作,每月都有工资,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让农牧民感到日子有了奔头、有了底气、有了滋味。

谈到当前村里的情形,达瓦元旦咧嘴一笑,龙门卡村有285户1219人,已有146户加入合作社,分红时按照项目纯收入的80%比例给入股农牧民分红,20%为合作社预留资金。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了1.3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3%以上。

成立合作社、实施联户放牧的,不止龙门卡村。

近年来,多玛村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重要工作抓好抓实,加强各类资源统筹,实现了反季节销售畜产品,增加了农牧区畜产品附加值。

通过在合作社务工,村民阿旺多吉每年工资收入大概有8万元,加上合作社的年终分红和其他收入,一年算下来,总收入接近20万元。“我入股合作社已经五年了。这些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帮我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我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我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信心。”阿旺多吉说。

截至2023年底,日土县已有各类农牧民合作经济社39个,入社牧户达761户2265人,入股牲畜为73569只(头)。

西藏印冀|日土山羊绒产业:“纤维宝石”托起农牧民新生活

实施羊绒“集中收集、规模销售”

实现农牧民养殖效益最大化

在日土县苍茫的牧野上,藏着这样一个“富民故事”。

龙门卡村村民桑白旺久的祖辈都在高原上放牧。他家有500多只白绒山羊,在2020年以前,羊绒都是卖给羊绒商贩,没有准价,每年也就卖个两三万元。

“甚至,几只羊的羊绒,羊绒商贩拿一箱啤酒就换到手了。”洛桑晋巴说,那时候,羊绒销售市场特别混乱,农牧民卖羊绒的收入很低。

河北省援藏工作队发现了这一问题。果爱宾说,受自身市场意识不强、销售渠道狭窄、零散销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牧民收入一直提不上去,导致群众养殖积极性不高、产业发育慢。

为杜绝羊绒商贩零散取货、掺杂售卖对农牧民利益的损害,从2020年开始,河北省援藏工作队推动实施全县羊绒“集中收集、规模销售”,举办以“天际日土·绒耀世界”为主题的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产品竞拍活动,实现农牧民养殖效益最大化。

2023年8月26日,第四届中国日土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产品竞拍活动在日土县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交易中心举行,超细羊绒成交价高达每公斤1355元。

当年,日土县共生产并拍卖羊绒40.18吨,实现销售收入1298万元,惠及93%的农牧民,平均每户增收5500余元。桑白旺久仅羊绒这项收入,就将近8万元。

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赢得“中国优质山羊绒供应基地”称号……30年来,在河北省援藏工作队推动下,我省先后投资援建了白绒山羊养殖基地、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交易中心等,为日土白绒山羊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稳稳托起广大农牧民的幸福新生活。(河北日报记者赵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