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主编走进宿迁学校,畅谈诗歌写作

2024-08-12 15:55:04 - 江苏经济报

8月10日、11日,一批著名报刊的主编来到宿迁学院附属学校(南师大附属中学宿迁分校城北路校区),为该校远航文学社百余名同学授课,本报和宿迁学院附属学校利用暑期推出的“名主编与文学少年面对面”公益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宿迁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卢耀东在活动致辞中说,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写作可提升自身素质,培养爱好,甚至可以走上文学之路,学校一向重视文学教育,成立文学社,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尝试和探索。任课老师、一些家长和诗人曹伯高、孙尤侠等参加了讲课活动。生动的讲课内容,深入浅出的表达,让文学少年们听得如痴如醉。在问答环节,文学少年们踊跃提问,气氛热烈。

名主编走进宿迁学校,畅谈诗歌写作

上排左起:刘川、桫椤、李自国,下排左起:吴剑飞、卢耀东、龚学明

刘川:

首先要阅读,写作才会有方法

著名诗人、辽宁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潮》主编刘川讲课的题目是《少年诗歌写作的基本路径》。他说,不希望同学们人人都去创作,成为诗人,但写诗可提升写作的能力和质量,有了诗歌的创意思维,对于同学们将来步入职场有好处。他从学会阅读入手说起,指出首先要会阅读,这是写作能力提升的保障和前提。

他畅谈了阅读的四个方法。一是触类法:在阅读中学会比较。二是广览法:广泛阅读,诗歌思维是突破性、发散性思维,通过广泛阅读,打开思维。三是在场法:同龄孩子同读一本书,是不行的。必须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坐标系”,阅读不同的书,从现场去找,小说、诗集一年要读三至五本,形成差别写作。到文化和文学的现场去。四是拆解法:大多数人从读者角度阅读,要转化成作者思维,思考为什么这样写?站在作者的角度,掌握真正的技巧,背后的秘密等。

对诗歌写作方法,他归纳出这样五类。

立象法:立出意象,让读者通过象而展开理解。因为象的存在,一首诗可以有无数种答案。读者根据自己人生经验阐释这个象,获得独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样就会使诗多元、立体。好的诗就是一个完整的象富含着丰富多元的意。

陈事法:用自己的方式陈述事情。作者一定要有陈事的能力。他举例短诗《炎夏》,“爷爷的茶杯里/总是养着/两朵菊花”,一首三行诗,一个“养”字,有画面感、趣味感,同样陈述一件事情,因为增加了一个小小的创意思维,而马上就有了活力和生机。陈事法中多用比喻手法,诗歌生动要有形象的比喻,也可多在作文中试验、应用。陈事法让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诗。

变形法:通过变形,形成特殊性,给读者不同的感受。在一首诗中写道,晚上举着手电筒,累了手电筒垂下,像拄着一束光走路。手电的光柱因为朝前方而转变为朝下方,就成了一束光的手杖,这是物象变形。物象变形,可形成感受变形,感受变形可以带来价值变形。

运思法:运用思想,通过象而不是概念来言说。诗歌《漏洞》,讲买菜,买有洞的蔬菜,得出“也许幸福的生活总要有些破洞”,有破洞才是安全、真实的。

嫁接法:也是整合法,将前面的几种方法整合在一起,进行任何整合。

最后,刘川讲到诗歌如何找到有自己风格、有自己气息的语言。他说,诗歌要重复利用自身经验,尤其善于通过观察与挖掘生活的大量细节,通过真实感受去写作,语言会有生活气息和现场感,这样写诗形象可感。同时,对于少年,正是思维没有定式、写作没有格式的时候,要重复调动想象力,天然而神奇的联想能力、无理而有趣的创意思维,都会使语言表达天马行空,摆脱现实语言的束缚。善于运用童话思维正是少年写作的一大优势。

桫椤:

写作是可以与人相伴一生的爱好

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诗选刊》杂志主编桫椤以《在诗歌中创造和发现自我》授课。他说,在现实中得不到的自由,可以到文学、诗歌中获得。当说到诗歌的时候,首先想到古体诗,古诗词像宝石一样坚固。但古典诗词缺少我们作为现代人的生活内容,不能完全表达我们身在现代生活中的内心感受。因此,呼唤现代诗的写作。

如何看待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每个人少年时都有文学梦,但文学不是职业,绝大多数作家、诗人不能靠写作养活自己。写作是可以与人相伴一生的爱好,我们可以不当专业作家,但不可以不喜欢文学,文学阅读和写作可以提高人的生命境界,提高人生的幸福感。写作是完全个性化的创造,每个人笔下的作品都是不同的。

写诗前首先要阅读。需要训练才能写得更好,当然写作还要天赋。如何判断有无天赋?就是看喜欢不喜欢主动阅读。写书的人首先是读书的人。养成阅读习惯,阅读陪伴人的一生。阅读是因为对自己不满意,看书是想让自己更好。阅读可以让自己有能力把握文字表达方式,是写作的第一准备。

要多读诗。什么是诗?大多数人没有必要通过理论定义去理解,而应该通过读诗来体会诗是什么样子的。刘大白的诗歌《秋晚的江上》,写江边秋天的黄昏,倦鸟归巢、夕阳点染江面和芦苇的景象,充分发挥出了诗人的想象。鸟在归巢,斜阳仿佛是鸟儿驮着的,用了拟人的写法。从诗中看到写诗诀窍,写自然而赋予诗人的情感,这就是诗意。这样的诗作与日常生活相当接近,诗中要有我们自己的生活,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读诗歌,有利于保持语言的活性。推荐读优秀诗人的诗集,但功夫在诗外,要博览群书,还要在人生历练中提升自己的思想。

谈到写作,则要多写、多思考。写和思考是一回事,没有一个人能通过腹稿完成作品,要在写的过程中完成创作。要把灵感记录下来。多写,熟能生巧。我们要让自己的写作像使用筷子一样娴熟,这样一定能取得成功。

名主编走进宿迁学校,畅谈诗歌写作

听课现场

李自国:

星星点亮诗意的人生

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星星》诗刊编审李自国以《星星点亮诗意的人生》为题作了讲座。他首先从《星星》诗刊入题:“天上有三颗星星最美丽,一颗是青春,一颗是爱情,还有一颗是诗歌”,三颗星汇聚成诗歌的火炬,点亮又一代人的诗意。接着,李自国介绍了《星星》诗刊创办67年来的风雨历程与发展现状。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本新诗歌刊物,它一直是了解中国诗歌现场、把握当代中国诗歌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发掘诗歌新人,推动中国新诗发展的重要阵地。

李自国在整个讲座中,就“诗歌的本质”“怎样欣赏诗”“如何写诗”“当前诗坛现状”“新诗的创新与无限可能”五个方面逐一展开剖析,“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活动现场诗意弥漫。

诗是什么?他说,诗最早是庙堂的音乐。首先要捕捉诗歌的意境美,首尾相连,以感动人。其次,含蓄美。小说靠细节,诗歌不要说出来,要把想说的话藏起来。要注重意象,1980年《星星》发表顾城的诗《一代人》,“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这里意象是黑夜、眼睛,形成很大的张力和冲击力。再次,诗要构思。现代诗还叫新诗,还没定型,因此要包容,好诗的标准是相对的。朦胧诗刚出现时认为大逆不道,但现在完全能接受,能读懂。《星星》鼓励探索,创新。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标准来看21世纪出生的孩子所写的诗。中国诗歌的精神是创新的精神,是真善美的精神。没有构思,就很平常,口水化,感想式写诗,读后感一样写诗,人云亦云不行。写作要有四种能力:知识储备的能力,热爱诗歌;生活积累能力;表达语言艺术的能力;情感的储备能力,诗歌是情感的艺术。

他指出,诗歌同质化严重,许多诗人没有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闭门造车。出现废话诗,如“大海全是水,骏马四条腿”。诗歌是通灵的艺术,不能随意写作。要有新意和想象力。没有想象,诗歌飞不起来。后人读这个时代的诗,要看这些诗反映这个时代有多少,有多深刻。

吴剑飞:

副刊,文学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副会长,高级记者,江苏经济报社社长、总编辑吴剑飞以《副刊——文学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为题,向同学们介绍报纸副刊情况,让这些文学少年了解到了文学作品刊登,除了专业刊物之外的又一平台——副刊的历史和现状。

面对孩子们稚嫩脸庞,他忆及自己的少年时代的一件事情。他说,在上中学时,参加作文比赛,获得一等奖,奖品是一套春夏秋冬的诗集,至今还放在书房内,这使他对文科很感兴趣,最终报考了与文学相近的新闻专业。他指出,诗歌很重要,懂诗写诗,锻炼自己的笔头功夫。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有用。

他说,新闻与文学的结合点是副刊。同学们都读过报纸,尤其应该读副刊。许多家长让孩子读报纸副刊,增加知识,有些副刊内容甚至成为学校考试的素材。副刊是报纸传播文化艺术知识的专版,文学作品的专门版面。

他向孩子们介绍,副刊原来叫附刊,20世纪初,北京有一张报纸《晨报》办有学术版,鲁迅为其取名附刊。但篆字里没有附刊两字,便改成了副刊,流行后被认可。鲁迅的重要作品《阿Q正传》就发表在《晨报》的副刊上。副刊可以刊小说、散文、诗歌,甚至绘画。报纸副刊同样吸引大作家去编辑、写作。他以《新华日报》为例,《新华日报》副刊最早叫《团结》,矛盾、老舍、郭沫若等都做过编辑。改革开放后,《新华日报》副刊叫《钟山》,现在叫《新潮》。著名作家周梅森1979年在徐州煤矿工作时,在《新华日报》发表处女作,从此成名。作家鲁敏早年也在《新华日报》发表过文章。

他说,副刊是文学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与专业刊物相比,报纸副刊内容要有时间性,贴近性,要求刊登大家感兴趣的内容。《江苏经济报》创办文学副刊“诗情画意”(诗歌)和“吴韵汉风”(散文),为广大文学初学者和作家们提供腾飞平台,要求内容生活化,写新鲜的事,生活中的事。投稿时,要知道报纸副刊上的文学作品怎么写,一是与报纸风格一致;二是要有特色,与地方特色相匹配。写东西有所侧重,有角度、有文采,写得短小。一张对开报纸只能发七八千字,因此每篇文字以不超过千字为宜。

名主编走进宿迁学校,畅谈诗歌写作

文学少年在提问

龚学明:

少年是最适合练习写作的阶段

著名诗人,高级记者,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扬子晚报》副刊“诗风”主编龚学明以《我是怎样走上文学之路的》为题,向文学少年们介绍自己走上文学之路的过程,想以自己的经历启发同学们努力进行文学创作。

他介绍,自己年幼时家境贫困,经常吃不饱饭。父母长年辛勤劳作,起早贪黑,母亲时常因生活之苦不解流泪。小时候的经历给他影响很大,使他变得敏感多愁,经常会陷入思考,从小他就有写作的冲动。年幼时的一桩桩事情让他记忆深刻,成为他日后写作的重要素材。

贫穷的农村,却有着非常美好的自然环境。自然之美和生活的清贫一起影响着他的心灵。小学、初中,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成绩一直优秀,作文经常被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在中学教室外的走廊里,学校放置了报架,上面夹有一些报纸,上海的《青年报》在副刊上发有一些现代诗,引起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很认真地阅读,有时感觉到,这样的短诗自己也能写。真正写诗是在17岁。1981年,他考上了南京大学,大学的写诗氛围很好,他加入了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和同学们一起出版油印诗集,在大学生必经地段的大学黑板报上发表诗歌。20岁时在报刊上正式发表第一首诗歌,那是1984年10月20日在安徽《诗歌报》上,发表了诗歌《你说,你要一个广袤的世界》,共24行。

他认为,少年的年龄是最适合练习写作的年龄。这时候,孩子们的经历逐渐丰富,身体和心理开始发育,追求独立的意识增强,但仍不成熟,这时候文学写作成为成长中的一种工具,帮助自己释放情绪,减少压力,抒发对未来的希望,增加人生的信心。许多诗人都是在少年阶段启动文学之梦的。现存白居易的最早作品是他15岁时写的《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16岁时写的另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有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可以猜想,白居易实际所写的诗歌肯定比这两首要早。同学们可以先将作文写好,同时,可尝试写作诗歌等容易抒发个人情绪的文体。

他告诉同学,其实诗歌对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写诗,可以化解情绪危机,让人的心情逐渐获得平衡。一首诗完成后,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诗歌从灵感开始,进行语句的构思和主题的确定,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次智力和情感的开发。诗歌思维是一种有别于日常思维的灵感思维,其实是在利用大脑闲置的部分,对开发大脑大有好处。一首优秀的诗歌发表,是获得社会的承认,证明创作质量较高,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从他几十年来的写作看,写诗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生命的一部分。

他提醒,写作题材要以身边的内容为主,要写最打动自己的内容,可以写写身边人和跟这些人相关的事。可以练习写亲情诗入手,通过写一些具体的事情,以细节体现父母、爷爷奶奶对自己在成长中的关心,等等。写作时一定是要真情实感,这样的内容,容易入手,能够写下去。

江苏经济报记者王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