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女儿行丨为这片林种树50年 榆林“治沙女将”助力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2023-09-12 16:05:33 - 西部网

黄河女儿行丨为这片林种树50年 榆林“治沙女将”助力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西部网讯(记者郭佳欣马晴茹)1974年5月,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青年听从党的召唤,在风沙肆虐的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大水湾黑风口开启了治沙造林的艰难征程。近50年来,姑娘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跟着一代学、一茬续着一茬做,终于将昔日的荒漠变成了林带成网、田地成方、渠系配套、粮食自给、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新绿洲,助力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9月12日,黄河女儿行——讲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巾帼故事全媒体采访活动来到了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听女子民兵治沙连连长高艺玲讲述治沙女将们在荒沙上挥洒汗水的青春故事。

黄河女儿行丨为这片林种树50年 榆林“治沙女将”助力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治沙连展览馆的陈列柜里,展示着治沙姑娘们使用过的药箱、长枪、军号等物品。在微观打机井模型前,高艺玲向采访团讲述那段用青春和血汗铸就绿色丰碑的珍贵岁月,“打机井需要沙子和石子等原料,但是在这明沙遍地的荒漠却找不出制管需要的沙子。治沙姑娘们在农闲的冬季南边拉石子、北边拉大沙,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气温里,每一粒石子都是一颗冰球,每一次站在风口处的扬沙,都能让寒风灌遍全身。”高艺玲说,“可以说,治沙连的每一个小小进步,都需要治沙姑娘们付出巨大努力。”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补浪河乡80%以上的土地都是荒漠,为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建起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补浪河公社“长城姑娘治沙连”。“洒尽浑身千滴汗,走进沙漠战恶狼”,姑娘们自此开启了治沙造林的艰难征程,不仅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治沙的好办法,也将治沙的接力棒一代代传递下去。

黄河女儿行丨为这片林种树50年 榆林“治沙女将”助力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队伍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誓把黄沙变绿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治沙精神薪火相传。今年3月,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迎来了新民兵入队及全连全建制重建,54名新一代女民兵来到了这里。曾是补浪河乡政府宣传专干的高艺玲接任第十五任连长,她和新民兵一起开展讲解、林木管护、大棚管理、植树劳动、军事训练等工作,致力于将治沙连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我在翻阅这群‘治沙女将’历史资料时,越了解越感动。看到她们留在这片土地上吃了这么多苦,我觉得自己有责任继续讲好她们的故事。”高艺玲说。

“每次老民兵回到这里都会拉着我的手感慨,‘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种这些树可不容易了。’”高艺玲表示,作为新一代的治沙人,她们会扛起治沙连的旗帜,学习好新时代的治沙精神,让治沙精神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在新时代书写新的辉煌。

如今的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基地已成为集红色教育、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以及农、林、牧业、治沙科技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观光旅游基地,每年有超过1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最近的教育训练营活动一直没断过,每天我都会接待五六个来参观学习的团体。”高艺玲说。

黄河女儿行丨为这片林种树50年 榆林“治沙女将”助力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修引水渠35公里、打机井36眼……昔日茫茫荒沙变为今天片片林区,是一手一土累积、一草一木相续的生命绿洲,更是400多名治沙姑娘用青春和汗水在大漠深处筑起的一座座绿色丰碑。

补浪河乡女子民兵治沙连不仅是全国治沙造林的典型,也是延安精神见诸实践的重要成果、榆林治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连队先后荣获“新长征突击队”“绿化祖国突击队”“三八红旗单位”“治沙英雄女民兵连”“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单位”等23项省(军)级以上表彰。

编辑:王瑜

今日热搜